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蓝江华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岩溶
  • 2篇天然气
  • 2篇科技期刊
  • 2篇古岩溶
  • 1篇灯影组
  • 1篇岩溶储层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系
  • 1篇震旦系灯影组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系
  • 1篇四川盆地
  • 1篇天然气勘探开...
  • 1篇盆地
  • 1篇气田
  • 1篇威远气田
  • 1篇淋滤
  • 1篇淋滤作用
  • 1篇勘探
  • 1篇古岩溶储层

机构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局

作者

  • 5篇蓝江华
  • 1篇邓礼正
  • 1篇郭东晓
  • 1篇匡建超
  • 1篇罗啸泉

传媒

  • 1篇矿物岩石
  • 1篇成都理工学院...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质科技管理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编辑的素质及创造力的培养
1998年
怎样在科技期刊编辑的日常工作中积累知识和能力,提高工作效益,适应时代,本文试图通过对编辑素质的分析,使编辑工作有的放矢,不断提高水平。另外,要使科技期刊的质量更上一层楼,编辑的创造力的培养和开发亦是不可或缺的。
蓝江华
关键词:科技期刊创造力
四川盆地大池干井构造带石炭系古岩溶储层成因模式被引量:15
1999年
根据26口井的岩心观察和大量的薄片分析,再结合研究区石炭系沉积古地貌特征及其他地质资料,提出四川盆地川东石炭系应属于海湾陆棚环境沉积。通过对储层的电子探针、同位素等特征研究,建立了石炭系的成岩演化模式。大量资料和分析结果表明,石炭系储层应为古岩溶白云岩储层,并提出了这类储层的成因模式。
蓝江华
关键词:四川盆地古岩溶储集层天然气
提高科技期刊校对质量的对策被引量:1
2000年
校对工作关乎科技期刊质量的大事,不论是期刊的管理者还是编者都希望不断提高期刊校对质量,经过多年编辑工作的实践认为博学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是搞好校对的先决条件,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提高校对质量的保证,另外还必须熟悉出版行业的知识和法规政策,相信经过不懈努力,一定能提高校对质量,从而提高期刊的质量。
蓝江华
关键词:科技期刊出版
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三种模式
1998年
本文根据川东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历史,系统归纳和总结了成组气田整体勘探开发、多高点滚动勘探开发和多产层立体勘探开发三种模式的勘探程序、勘探部署以及开发特点和原则。以供后续天然气勘探开发决策时参考。
蓝江华匡建超邓礼正
关键词:天然气
威远气田震旦系灯影组古岩溶与成藏探讨被引量:30
2001年
四川威远震旦系灯影组为一套浅海相潮坪环境下沉积的藻白云岩沉积 ,其发育的古岩溶特征具有纵向上的多期性和横向上的不均性。根据古岩溶的特征 ,笔者将其划分为成层间岩溶 ,风化壳岩溶和缝洞系岩溶三种类型 ,并对其不同的判别标志进行了详细研究和论述。层间岩溶为碳酸盐岩地层在沉积期或成岩早期因抬升暴露地表 ,受到大气淡水渗入淋滤所发生的岩溶作用 ;风化壳岩溶系指碳酸盐岩地层长时间受到大气淡水的淋滤作用 ,由于淡水的渗入和循环 ,使地表被改造为岩溶型地貌 ,并伴随着风化壳形成而发育的岩溶 ;缝洞系岩溶是指碳酸盐岩地层进入埋藏期后 ,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 ,在地层中不断排出压释水作用下 ,碳酸盐岩中发生的岩溶。威远构造的灯影组的震四1顶的层间岩溶和震四2 顶的风化壳岩溶 ,成为威远气田气藏的主要储集层。尤其是震四2 顶风化壳岩溶发育时 ,形成一个古潜丘 ,孔洞发育的潜丘属于古圈闭类型 ,有利于油气的早期聚集成藏。
罗啸泉郭东晓蓝江华
关键词:威远气田灯影组古岩溶成藏作用淋滤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