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红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4H指数:6
- 供职机构:石河子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银杏叶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观察银杏叶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多奈哌齐治疗;试验组给予银杏叶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蒙特利尔认知测试(MoC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后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④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片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多奈哌齐组。
- 赵鸿雁徐超郑玉刚苏俊红
- 关键词:银杏叶多奈哌齐
- 帕金森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
- 2009年
- 帕金森病(PD)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常见的变性性疾病,因1817年詹姆斯·帕金森首先描述了本病的症状群而得名,临床表现主要为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与平衡障碍,以及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嗅觉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 苏俊红杨新玲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电生理检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中枢神经系统
-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电位及视觉诱发电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s disease,PD)患者认知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的改变。方法:对40例PD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ERP和VEP进行分析。结果:PD患者ERP N2、P3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1),VEP的P100、N145潜伏期较对照组延长(P<0.01)。结论:ERP和VEP作为一种电生理检查,可客观反映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视觉传导通路的电生理改变,对PD的诊断及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 苏俊红杨新玲
- 关键词:帕金森病认知电位视觉诱发电位
-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ERP)P300成分检测在对评定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潜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多发性脑腔隙性梗死的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ERP的P300和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检查。结果:急性脑梗死组MMSE评分降低,P300电位的潜伏期延长和波幅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的P300成分可用于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的评估。
- 张庆梅韩静苏俊红李华周明江
- 关键词:脑梗死P300
- 帕金森病患者伴发抑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帕金森患者(PD)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确诊的帕金森患者70例,依据有无抑郁将其分为帕金森病伴抑郁组(37例)和帕金森病不伴抑郁组(33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行帕金森量表测定(H-Y分期和UPDRS评分)和HAMD量表测定。结果:(1)37例PD伴抑郁患者中,抑郁症状所占比率较高的为:精神性焦虑86.48%,抑郁情绪83.78%,入眠困难81.08%;(2)70例PD患者:HY1~2.5期患者共37例,其中伴抑郁者16例,所占该组43.24%;HY3~5期患者共33例,伴抑郁者21例,所占该组63.63%,两组抑郁患者所占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D合并抑郁组和PD不伴抑郁组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性别、年龄、病程、左旋多巴使用率、异动发生率、UPDRS-I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Y分级、UPDRS-I评分、UPDRS-III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4)相关分析显示:PD伴抑郁者HAMD评分与H-Y分期、UPDRS-Ⅰ、UPDRS-Ⅲ评分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H-Y分期越高抑郁症发病率越高;PD合并抑郁患者抑郁的严重程度与H-Y分期、UPDRS-Ⅰ评分、UPDRS-Ⅲ评分密切相关。
- 赵鸿雁徐超司慧丽苏俊红
- 关键词:帕金森病抑郁UPDRS评分
- 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22年
- 神经病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及骨骼肌疾病的病因、病理、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防、诊断和治疗,具备非常强的实践性,病例导入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在过去真实发生过的病例中分析、探讨相关疾病的病理、病因及诊疗方法,有利于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提升。本文简述病例导入式教学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优势,指出当前神经病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如何借助病理导入式教学优化神经病学教学质量。
- 司慧丽张庆梅苏俊红
-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策略
- 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认知电位N400的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高级语言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利用事件相关电位N400探讨15例脑卒中后失语患者(观察组)及15例正常人(对照组)图片-词语语义一致(匹配)与语义不一致(不匹配)时的语言加工过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卒中后失语患者N400潜伏期有统计学差异,但相关性分析N400的波幅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1.卒中后失语患者存在语言加工过程的延迟2.额叶以及顶叶可能在语义生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3.是否能将认知电位N400作为评估卒中后语言障碍的一项指标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 李辉李华苏俊红倪文曹辉
- 关键词:失语ERPN400
- 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其认知障碍特点。方法:选取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215例,依据有无认知障碍将其分为腔梗伴认知障碍组(105例)及腔梗不伴认知障碍组(110例)。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并行MMSE及MoCA量表测定。结果:(1)腔梗伴认知障碍组患者认知及情感量表评分(MMSE、MoCA、HAMA、HAMD)、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脑白质病变程度、吸烟比例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病率均高于腔梗不伴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MoCA量表比较提示腔梗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回忆等领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脑白质病变、HAMD、高同型半胱氨酸是认知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689(95%CI:1.395-9.751)、2.742(95%CI:1.063-7.077)、2.763(95%CI:1.077-7.085)、2.975(95%CI:1.120-7.902)、3.216(95%CI:1.942-5.324)、1.474(95%CI:1.227-1.770)及1.261(95%CI:1.131-1.405)。结论:无症状腔隙性脑梗死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抑郁、脑白质病变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且主要损害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延迟回忆等方面。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抑郁等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危险因素,有助于延缓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 苏俊红司慧丽张庆梅
-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
- 孔洞脑1例报道
- 1998年
- 李华苏俊红展群岭王济源张新民王蕾
- 关键词:脑畸形
- 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在发病不同时间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625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08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hs-CRP及LDL水平(其中脑梗死组只根据发病时间不同又分为<24 h组、24~28 h组、49~72 h组),分析各组检验结果 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hs-CRP为(7.36±4.64)mg/L,脑梗死发病<24 b组为(8.54±7.98)mg/L,24~48 h组为(10.87±11.47)mg/L,49~72 h为(11.17±8.33)mg/L;对照组LDL为(2.37±0.71)mmol/L,脑梗死发病<24 h组为(2.73±0.76)mmol/L,24~48 h为(2.71±0.88)mmol/L,49~72 h为(2.70±0.82)mmol/L,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脑梗死组hs-CRP及LDL的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hs-CRP作为独立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预测脑梗死危险性优于LDL.
- 张示渊苏俊红
- 关键词:脑梗死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