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玲泉

作品数:33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酸乳
  • 10篇发酵
  • 9篇添加量
  • 8篇增稠
  • 8篇增稠剂
  • 7篇搅拌型
  • 7篇搅拌型酸乳
  • 6篇饮料
  • 6篇乳酸
  • 6篇乳酸菌
  • 6篇乳饮料
  • 6篇发酵剂
  • 4篇黏度
  • 4篇稳定剂
  • 4篇离心率
  • 4篇复配
  • 4篇胞外多糖
  • 4篇EPS
  • 3篇调配型
  • 3篇调配型酸性乳...

机构

  • 20篇光明乳业股份...
  • 16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3篇罗玲泉
  • 14篇刘成国
  • 3篇周向荣
  • 3篇黄永锋
  • 2篇熊郃
  • 2篇马成杰
  • 2篇周跃斌
  • 2篇华宝珍
  • 2篇夏延斌
  • 2篇卜尔红
  • 1篇黄祥元

传媒

  • 4篇中国乳品工业
  • 3篇中国酿造
  • 3篇食品科学
  • 3篇乳业科学与技...
  • 2篇中国食品工业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技
  • 2篇中国奶牛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酿酒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饮料工业
  • 1篇四川食品与发...
  • 1篇中国乳业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第三届中国乳...

年份

  • 1篇2010
  • 4篇2009
  • 16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最陡梯度法确定搅拌型酸乳复合增稠剂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在对果胶、变性淀粉、明胶三种酸乳增稠剂增稠搅拌型酸乳的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基础上采用最陡梯度法进行复合增稠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三因素增稠搅拌型酸乳的最优复合配方为果胶、变性淀粉、明胶的添加量分别为1%、1.6%、1.5%,总的添加量为4.1%,此时酸乳的粘度达到0.397Pa·s。
罗玲泉刘成国周向荣
关键词:搅拌型酸乳增稠剂粘度添加量
DVS乳酸菌发酵剂研究进展
对DVS乳酸菌发酵剂制备中的优良菌株的选择、菌体的增殖培养技术、菌种的收集、菌种冷冻干燥、菌种包装放存等问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以期便为DVS乳酸菌的工业化生产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
罗玲泉刘成国
关键词:乳酸菌发酵剂乳品加工
碱性蛋白酶在酪蛋白磷酸肽生产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阐述了酪蛋白磷酸肽(CPP)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理,研究了在其生产过程中影响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的一些因素,包括pH值、温度等,探讨了乙醇浓度和酪蛋白水解度(DH)及分离方法对CPP得率和N/P(摩尔比)的影响。
卜尔红刘成国罗玲泉
关键词:ALCALASE酪蛋白磷酸肽水解
单纯形格子配料法复配搅拌型酸乳增稠剂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采用{3,2}单纯格子设计对果胶、明胶、变性淀粉3种酸乳增稠剂进行搅拌型酸乳复配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复配增稠剂配方中果胶、明胶、变性淀粉的质量比为2.1∶1.8∶1,按此种配方进行搅拌型酸乳增稠能在约0.2%总的添加量时使酸乳的黏度达到0.30Pa·s。
罗玲泉
关键词:搅拌型酸乳增稠剂黏度添加量
均匀设计法优化草莓发酵乳饮料配方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U12(12×63)均匀设计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草莓发酵乳饮料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在固定发酵乳含量为60%(质量分数,下同)条件下,草莓发酵乳饮料最佳配方为发酵乳60%,草莓汁14.2%,蔗糖11%,柠檬酸1.56‰,复合稳定剂添加量4.09‰。
罗玲泉
关键词:发酵乳饮料均匀设计
稳定剂的复配对酸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4
2008年
在对果胶、CMC(羧甲基纤维素)、PGA(藻酸丙二醇酯)3种稳定剂单体影响酸乳饮料稳定性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稳定剂的复配。试验结果表明,3种稳定剂在控制酸乳饮稳定性的单一临界添加量分别为0.2%、0.25%、0.25%;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6%、0.050%、0.055%,总的添加量为0.161%时,酸乳饮料的离心率得最小值为3.39%。
罗玲泉
关键词:稳定剂酸乳饮料离心率添加量
增稠剂的复配对酸乳乳清析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在对果胶、变性淀粉、明胶3种酸乳增稠剂控制酸乳乳清析出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3种酸乳增稠剂控制酸乳乳清析出进行复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控制酸乳乳清析出时的3种增稠剂最佳单一添加量分别为0.2%、0.2%、0.15%;复配时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45%、0.052%、0.036%,总添加量约为0.133%,此时的酸乳乳清析出量取得最小值约为30.41%。
罗玲泉
关键词:增稠剂乳清添加量
低脂肪高蛋白搅拌型酸乳的研制
2010年
在固定蔗糖含量8%条件下采用U12(12×63)均匀设计并通过感官评价方法对低脂高蛋白搅拌型酸乳的配方进行优化,优化的结果显示:低脂高蛋白搅拌型酸乳最佳配方为部分脱脂乳含量58.2%、浓缩乳清蛋白添加量0.67%、牛奶浓缩蛋白添加量1.29%、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36%、蔗糖8%,此时能得到较好的产品品质。产品的最终理化指标为脂肪0.6%、蛋白3.6%。
罗玲泉
关键词:低脂肪高蛋白搅拌型酸乳
单纯形格子配料法复配凝固型酸乳增稠剂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采用{3,2}单纯格子设计对果胶、明胶、变性淀粉3种酸乳增稠剂进行复配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增稠剂配方中果胶、明胶、变性淀粉的质量比8.22:5.81:1,按此种配方进行酸乳增稠能在约0.02%总的添加量时使酸乳的黏度达到0.29 Pa.s。
罗玲泉刘成国熊郃马成杰华宝珍
关键词:酸乳黏度添加量
YC-X11型直投式发酵剂菌种的分离及鉴定
2008年
对YC-X11型DVS发酵剂进行菌株的分离及初步的鉴定,研究发现,YC-X11型发酵剂由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德氏乳杆菌乳亚种及嗜热链球菌3菌株组成。其中德氏乳杆菌乳亚种镜检为一较特殊纤细型长杆菌。
罗玲泉
关键词:菌种菌株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