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添华
- 作品数:33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尿道筛状切开治疗小婴儿输尿管膨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2025年
-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镜下筛状切开术治疗小婴儿输尿管膨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23年5月山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8例输尿管膨出患儿的病例资料,男16例,女12例。年龄(5.7±3.5)个月。术前所有患儿均行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静脉肾盂造影和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VCUG)检查,17例行泌尿系磁共振水成像检查,对输尿管膨出明确诊断。膨出位于左侧8例,右侧15例,双侧5例。单系统型输尿管膨出(单系统组)12例,其中7例单侧,5例双侧;重复肾输尿管膨出(重肾组)16例,均为单侧。临床表现:13例为泌尿系感染,11例为产前检查发现输尿管膨出或肾积水、输尿管扩张,4例为出生后检查发现输尿管膨出。所有患儿均接受经尿道输尿管膨出筛状切开术,于膨出底部穿刺切开1~2 mm,依据萎瘪情况穿刺2~4个点,使其呈筛状。双侧膨出者同时穿刺切开。术后行尿常规、泌尿系彩色多普勒超声、VCUG等检查了解有无泌尿系感染、肾积水、输尿管扩张及膨出变化情况,判断是否需要二次手术。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8.4±10.3)min,术中出血量均<3 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4(32,36)个月。6例术后行VCUG检查。单系统组12例中,11例恢复良好;1例出现Ⅳ级膀胱输尿管反流(VUR),且合并膀胱憩室,术后6个月行开放式憩室切除并输尿管再植术。重肾组16例中,9例恢复良好;6例出现感染,其中2例于术后1个月内感染1次,4例术后6个月仍伴间断感染,此4例行VCUG检查示1例出现下位输尿管Ⅲ级VUR,予保守观察,另3例未出现VUR,但膨出增大,行上半肾切除术,术后恢复好;1例随访10年发现膨出变大,但不伴VUR,再次行经尿道输尿管膨出筛状切开术,效果良好。单系统组和重肾组的术后感染例数、术后新发VUR例数、二次手术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膨出
- 孙玉芳张旭辉罗添华孟庆明陈柏峰孟称心王玮杨天成刘潇任祯涛王东席红卫
- 关键词:输尿管膨出微创
- 单纯附睾扭转1例报告
- 2021年
- 单纯附睾扭转非常少见,其症状体征类似于附睾炎,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附睾梗死,术前确诊困难。本文报道1例单纯附睾扭转伴睾丸附件扭转病例资料,为临床诊治附睾扭转积累经验。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11岁,因"左侧阴囊疼痛伴红肿4d"2019年6月16日入院,无发热、呕吐、腹痛等,大小便正常。发病后3d曾于我院门诊就诊,以附睾炎给予口服抗生素治疗无效,疼痛加重,故收住院。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外伤史。第2胎第1产,生长发育正常。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传染病史。查体:体温36.6℃,血压102/59 mmHg。左侧阴囊红肿、触痛、皮温高,左侧睾丸肿大、质硬、触痛,以左睾丸上极为著,抬举试验阳性。
- 罗添华张旭辉孙玉芳
- 关键词:儿童
- 二肽基肽酶Ⅳ在梗阻性肾积水婴儿尿液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 2022年
- 有研究结果表明尿液中二肽基肽酶Ⅳ活性和丰度与慢性肾脏病肾功能的变化明显相关[1]。本研究旨在探讨梗阻性肾积水婴儿尿液中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 Ⅳ, CD26/DDPⅣ)的浓度变化及其在肾功能损害评估中的作用。
- 罗添华张旭辉张华屏王彩红高景波
- 关键词:梗阻性肾积水肾功能损害CD26尿液婴儿
- 梅干腹综合征1例报告
- 2015年
- 患儿,男,10 h。因产前检查发现双肾积水5月就诊。患儿系双胞胎长子、胎龄35W +3周,顺产。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家族遗传病史。彩超提示双肾重度积水、双侧输尿管全程扩张、腹腔积液。考虑后尿道瓣膜收住院。入院体查:面色红润,发育正常。体重3300 g。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并向两侧膨出似蛙腹,腹壁松弛多褶皱(图1)。腹软,无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正常。肛门、阴茎外观正常。双侧阴囊发育差,未触及睾丸。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肝、胆、胰、脾彩超未见明显异常。住院后留置尿管失败。腹部磁共振扫描加泌尿系水成像显示腹壁菲薄,双肾积水,双侧输尿管扩张,膀胱形态异常。膀胱尿道造影提示膀胱形态异常,双侧膀胱输尿管反流,前列腺囊。排尿时尿道全程显示,未见明显扩张或狭窄。结合腹部皮肤表现诊断为梅干腹综合征。诊断明确后家长放弃治疗出院。术后3个月患儿因肾功能衰竭死亡,其双胞胎弟弟目前生长发育正常。
- 罗添华张旭辉王计文孟庆明张小学陈柏峰
- 关键词:梅干腹综合征膀胱尿道造影双侧输尿管膀胱输尿管反流后尿道瓣膜双肾重度积水
- 腹腔镜技术在腹阴囊鞘膜积液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腹阴囊鞘膜积液临床少见。以往常规检查诊断困难,容易漏诊。且手术大多通过腹股沟区或腹部切口完成,创伤较大。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回弹球现象"明确诊断腹阴囊鞘膜积液,同时在腹腔镜下切除腹腔内肿块、闭合内环口,使腹阴囊鞘膜积液获得治愈。本文总结分析山西省儿童医院2015年2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5例腹阴囊鞘膜积液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腹腔镜技术对腹阴囊鞘膜积液的诊治价值。
- 孙玉芳罗添华张旭辉王计文孟庆明张小学陈柏峰孟称心王玮
- 关键词:阴囊腹腔镜
- 膀胱自体扩大术在神经性膀胱患儿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评价逼尿肌部分切除、膀胱自体扩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髓脊膜膨出患儿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8个月至9岁。患儿均口服索利那新和行清洁间歇导尿3个月后无好转而行逼尿肌部分切除、膀胱自体扩大术,术后予清洁间歇导尿,手术前及术后1年行泌尿系超声、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并行尿动力评价,评价指标为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和充盈末逼尿肌压。结果术前尿动力学检查显示6例患儿膀胱容量减小、膀胱顺应性下降及逼尿肌压升高,其中5例膀胱容量低于预期容量的50%。排泄性膀胱造影4例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其中左、右侧Ⅳ°反流各1例,双侧Ⅳ°反流2例。6例患儿手术后恢复顺利,无穿孔、感染发生。术后1年尿动力学检查显示6例患儿膀胱容量略有增加,但膀胱容量与预期膀胱容量(年龄×30+30)、膀胱顺应性及逼尿肌压力无明显变化,VCUG显示4例输尿管反流无减轻。结论对于膀胱容量明显变小的神经性膀胱患儿,逼尿肌部分切除、膀胱扩大术不能有效增加膀胱容量和顺应性,降低逼尿肌压,临床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 孙小兵李殿国罗添华孙小刚吕利利
- 关键词:脊髓脊膜膨出神经性膀胱
- 神经性膀胱的评价和治疗
- 孙小兵罗添华吕丽丽王润香安果仙
- 冲击波对膀胱癌T24细胞阿霉素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膀胱肿瘤细胞耐药是膀胱灌注化疗失败的原因之一。我们应用冲击波作用于体外培养的膀胱癌T24细胞,观察其对T24细胞内阿霉素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 王东文罗添华高俊萍张利
- 关键词:膀胱癌T24细胞阿霉素浓度冲击波通透性肿瘤细胞耐药化疗失败
- 15例小儿围手术期非热性惊厥临床分析
- 2017年
- 目的:总结围手术期非热性惊厥患儿的发作类型,分析围手术期患儿非热性惊厥的发作原因。方法:收集15例围手术期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列表分析所有病例的惊厥发作类型,发病原因,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中毒性脑病和低钠血症是围手术期小儿惊厥的主要原因,大部分患儿年龄小于8月,发作类型多数为阵挛型。结论:小于8个月的围手术期惊厥患儿其病因要首先考虑中毒性脑病及低钠血症。
- 孟庆明罗添华
- 关键词:围手术期惊厥中毒性脑病低钠血症
- 尿道下裂手术方法选择
-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总结2008—2009年2年间治疗106例尿道下裂的临床经验。无阴茎下弯或轻度阴茎下弯通过阴茎背侧白膜折叠矫正后的尿道下裂手术方法,包括:尿道口位于舟状窝患儿选用尿道口前移、阴...
- 张旭辉王计文孟庆明罗添华
- 关键词:尿道下裂阴茎下弯手术方法选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