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翠英

作品数:5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光谱
  • 3篇红外
  • 3篇红外光
  • 3篇红外光谱
  • 2篇络合物
  • 2篇晶体
  • 2篇晶体结构
  • 1篇性信息素
  • 1篇性引诱剂
  • 1篇引诱
  • 1篇引诱剂
  • 1篇诱蛾
  • 1篇诱蛾效果
  • 1篇食心虫
  • 1篇酸酯
  • 1篇铜络合物
  • 1篇配合物
  • 1篇膦酸
  • 1篇膦酸酯
  • 1篇烷基铵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苏省激素研...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5篇王翠英
  • 4篇曾广赋
  • 3篇李涵
  • 2篇林永华
  • 2篇郭鑫
  • 1篇郭宁
  • 1篇王泽华
  • 1篇辛保民
  • 1篇宋凤瑞
  • 1篇马爱增
  • 1篇李来明
  • 1篇席时权
  • 1篇徐建伟
  • 1篇刘建

传媒

  • 3篇应用化学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3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双-(磷酸二甲酯)合锌的结构与光谱
1992年
由四圆衍射仪收集标题化合物Zn(DMP)_2的衍射数据。用直接法解出其单晶结构为:空间群Pc,a=0.9361(2),b=1.0519(3).c=1.2028(2)nm. β=91.01(2)°,Z=4.锌原子与4个配体的非酯氧原子形成ZnO_4四面体。具有近似的T_d对称性。相邻锌原子由“O—P—O”桥相连,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红外光谱证实O—P—O基的形成。对某些重要的谱带进行了解释,说明了Zn—O振动与配位阴离子振动的混合情况。
曾广赋郭鑫王翠英林永华李涵
关键词:晶体结构红外光谱锌络合物
[n-C_(12)H_(25)NH_3]_2ZnCl_4配合物相变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6
1991年
通式为[C_nH_(2n+1)NH_3]_2MX_4(M=Cu,Mn,Zn…、X=Cl,Br)(简写C_nM)四卤合金属酸二烷基铵系列化合物一般具有二维层结构。它是由薄的无机层阴离子MX_4^(2-)和厚的烷基铵阳离子[R-NH_3]^+组成的碳氢层规则交替构成的“夹心面包”型体系。这类化合物常存在固-固相变,并且有较大的相变潜热。
郭宁曾广赋王翠英席时权
关键词:烷基铵相变
稀土HEH[EHP]固体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被引量:24
1989年
本文制备了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Y等十五种稀土与2-乙基己基膦酸单(2-乙基己基)酯的固体配合物,测定了4000-100cm^(-1)的FT-IR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带进行了归属。指认150cm^(-1)为Ln-O键的伸缩振动带,250cm^(-1)附近的谱带为COPO,CCPO骨架扭曲振动与Ln-O键的耦合振动带。结果表明配合物为多聚体系,PO_2与稀土离子可能为桥式配位形式。Ln-O键基本上为离子键。
马爱增李来明曾广赋王翠英李涵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膦酸酯红外光谱
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触角电位及田间诱蛾效果被引量:15
1992年
用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证明反-8,反-10-十二碳二烯醇醋酸(B)是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性信息素的组分。通过触角电位(EAG)测试,发现反-10-十二碳烯醇醋酸酯(A)、B 和反-7,顺-9-十二碳二烯醇醋酸酯(C)对该虫雄蛾触角有强烈刺激作用。大量田间诱蛾试验表明,由 A 和 B 两化合物组成的性引诱剂,对该虫雄蛾有很高的引诱活性。其中 A 和 B 按5∶2混合,剂量50μg/诱捕盆,单盆每日最多诱捕雄蛾达776头,诱捕雄蛾总数是1头活雌蛾的16.8倍。顺-10-十二碳烯醇醋酸酯(D)和反-10-十四碳烯醇醋酸酯(E)降低 AB 的引诱活性,甘油作为缓释剂,能延长诱芯的有效期,即诱蛾活性。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不同于日本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小面积防治应用试验效果明显。
王翠英刘建宋凤瑞辛保民郭守桂周正平徐建伟王泽华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性信息素性引诱剂
双-(磷酸二甲酯)合铜的红外光谱与晶体结构被引量:1
1992年
合成了单元化学式为-Cu[(CH_3O)_2PO_2]_2-的铜(Ⅱ)与磷酸二甲酯的配位聚合物。测定了4000—100cm^(-1)谱区内的红外光谱,讨论了某些谱带的归属,解释了配位化合物形成后的光谱变化。由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此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晶胞参数a=1.0704(4),b=0.5093(2),c=1.9737(6)nm;β=96.23(3)°;V=1.0696(6)nm^3;Z=4.M=313.5,F(000)=636e,D_c=1.943g·cm^(-3)。铜与五个配体中的五个非酯氧配位成四角锥体,相邻两铜原子以对称的“O—P—O”桥和不对你的“O—P—O”桥相连,形成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
曾广赋郭鑫王翠英林永华李涵
关键词:红外光谱晶体结构铜络合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