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继伟

作品数:59 被引量:663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生命
  • 11篇健康
  • 9篇生命质量
  • 8篇癌患者
  • 7篇乳腺
  • 7篇癌症
  • 6篇乳腺癌
  • 6篇乳腺癌患者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6篇腺癌
  • 6篇干预
  • 5篇生存者
  • 5篇肿瘤
  • 4篇影响因素
  • 4篇META分析
  • 3篇心理
  • 3篇乳腺肿
  • 3篇乳腺肿瘤
  • 3篇社会资本

机构

  • 44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市徐汇区...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 2篇上海市闵行区...
  • 2篇上海市徐家汇...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帝京大学
  • 1篇上海市徐汇区...

作者

  • 44篇王继伟
  • 33篇余金明
  • 9篇宫霄欢
  • 7篇陈学芬
  • 7篇孙丽
  • 7篇张庆云
  • 5篇张成钢
  • 5篇王现
  • 5篇石常宏
  • 5篇徐望红
  • 4篇姜庆五
  • 3篇赵根明
  • 3篇唐富荣
  • 3篇夏娟
  • 2篇付朝伟
  • 2篇薛晶晶
  • 2篇赵德余
  • 2篇陈其文
  • 1篇方红
  • 1篇蒋中平

传媒

  • 5篇中国健康教育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复旦学报(医...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肿瘤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2篇健康教育与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神经疾病与精...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6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蔬菜水果摄入量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蔬菜水果摄入与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关系,为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存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4—7月在上海采用整群抽样法对3344名女性社区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情况、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行为和生活方式(如蔬菜水果摄入量、体育锻炼等)等,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量表( EORTC QLQ-C30)第3版中文版》和《癌症治疗功能评价量表( FACT-G)第4版中文版》进行生命质量评价。以调查对象蔬菜、水果摄入量的不同分为两组,分析两组调查对象评分的差异,以及调整相关因素后用多元线性模型计算两组的得分差异。结果经调整相关因素后,使用EORTC QLQ-C30量表,每天摄入蔬菜量>250 g 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80.79±0.85)、(80.07±1.03)、(84.17±0.95)、(65.75±1.50)分]高于每天摄入≤250 g蔬菜的患者[量表得分分别为(79.34±0.82)、(77.84±0.99)、(82.76±0.92)、(62.92±1.45)分],t值分别为2.76、3.54、2.40、3.17,P值均<0.05。采用FACT-G量表,每天摄入蔬菜量>250 g的患者的社会状况、功能状况维度得分和FACT-G总分[分别为(17.92±0.40)、(14.86±0.42)、(74.78±1.01)分]高于每天摄入≤250 g蔬菜的患者[分别为(17.31±0.39)、(14.34±0.40)、(73.05±0.97)分],t值分别为2.49、2.05、2.90,P值均<0.05。经调整相关因素后,使用EORTC QLQ-C30量表,每天吃水果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分别为(80.40±0.82)、(89.81±1.00)、(79.78±0.99)、(84.43±0.92)、(77.95±1.25)、(65.48±1.44)分]高于没有每天吃水果的患者[分别为(79.22±0.87)、(88.06±1.05)、(77.11±1.04)、(81.56±0.97)、(
宫霄欢王继伟陈学芬石常宏孙丽张庆云袁正平余金明
关键词:乳腺肿瘤膳食生命质量
营养素养及其评价工具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8年
健康素养已经成为当今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与健康素养关系密切的营养素养研究方兴未艾。本研究从通用营养素养评价工具、健康素养评价中涉及营养素养部分的工具两个角度对营养素养评价工具的构成及内容、信效度及应用等进行了归纳和述评,其构成和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能力、计算能力、食物分类能力、食物份量估计能力以及基本营养知识等。此外,还对营养信息可读性测量工具进行了简要归纳。通过对营养素养及其评价工具研究进展的总结,以期为我国营养素养评价工具的发展及评价工作的实施及提供借鉴和参考。
赵杰王继伟邵春海余金明
关键词:营养评价
社会心理干预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综合定量评价社会心理干预影响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标准化均数差(SMD)为合并统计量,应用Stata11.0软件对干预后生命质量评分进行数据合并、异质性检验、敏感性分析。[结果]纳人6项研究,658例研究对象,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短期(〈1个月)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202,95%CI:-0.093~0.496.P=0.180),经敏感性分析显示此结果稳定性较差;干预组患者中期(1—6个月)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命质量提高(SMD=0.268,95%CI:0.101~0.436,P=0.002).且此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社会心理干预后,中期生命质量得到改善,短期效果不明确。社会心理干预可以作为乳腺癌三级预防的实施内容。
宫霄欢余金明王继伟陈学芬石常宏
关键词:乳腺癌社会心理干预生命质量META分析
美国和日本医疗与预防结合的便利诊所模式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便利诊所的发展背景、历程以及对日本康源诊在车站选址及其诊疗时间、诊疗范围和预防接种服务等特征的介绍,提出便利、高效、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诊所模式可作为我国诊所发展的借鉴。
王继伟津田健司谷本哲也久住英二上昌广余金明姜庆五
关键词:预防接种服务
社区全科团队模式下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评价被引量:28
2012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当今世界糖尿病患病率和患者数量呈急剧上升趋势,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简称IDF)统计,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2.85亿,我国糖尿病患者总数达9240万。
陈敏薛晶晶王稼颖王继伟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2型糖尿病健康管理
我国慢性病防治成功案例——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的分析及启示被引量:24
2013年
为降低糖尿病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以下简称“大庆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在大庆市启动,576例糖耐量受损对象被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干预组(包括运动干预组、饮食干预组、运动和饮食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6年干预期末及20年随访调查均表明行为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糖耐量受损对象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该项研究的实施表明糖尿病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成功预防,同时加强多部门合作、调整卫生服务方向、发展卫生专业人员队伍等是糖尿病等慢性病社区预防的关键。
王继伟徐望红付朝伟赵根明余金明姜庆五
关键词: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压力知觉量表应用于癌症生存者的效度和信度被引量:51
2018年
目的:评估压力知觉量表(PSS-14)应用于癌症生存者的效度和信度。方法:选取652例癌症生存者(已结束积极治疗,处于康复期的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检验PSS-14的结构效度,并分析量表两个维度的相关性(区分效度)以及压力与生命质量的关系来进一步验证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折半信度、复测信度和敏感性分析来检验其信度。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60.8%。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相关指数分别为:TLI=0.92,CFI=0.93,SRMR=0.07,RMSEA=0.08。量表两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16(P<0.001);压力得分与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24~0.55,P<0.001)。全量表及"应对能力知觉"和"压力知觉"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78、0.91、0.88;量表分半后两部分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66、0.60,Spearman-Brown系数为0.79,Guttman折半信度系数为0.79;每次删除量表中的一个条目后,剩余条目的Cronbachα系数在0.75~0.77之间波动;全量表及"应对能力知觉"和"压力知觉"维度的复测信度分别为0.89、0.86、0.85。结论:压力知觉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将其作为自评工具用于评估癌症生存者的压力程度。
邓青龙胡若瑜王继伟袁正平余金明
关键词:癌症生存者生命质量信度
百乐眠治疗焦虑症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评价百乐眠治疗躯体性疾病患者焦虑症的疗效、安全性及与疗程的关系.方法 检索截止到2016年12月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发表的百乐眠治疗焦虑症文献,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文献质量,用Stata 14.0和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文献12篇,患者共1060例,其中试验组536例,对照组524例.总体有效率RR(95%CI)=1.33(1.21~1.45),HAMA评分SMD(95%CI)=-0.36(-0.65~-0.07),不良反应率RR(95%CI)=0.42(0.26~0.70).治疗2,4,8,12周的有效率RR(95%CI)分别为1.34(1.16~1.54),1.24(1.07~1.45),1.36(1.15~1.60)、1.50(1.06~2.13);治疗2,4,8周HAMA评分的SMD(95%CI)分别为-0.96(-1.85~-0.06),-0.28(-0.70~0.14),-0.75(-1.36~-0.13);治疗4,8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RR(95%CI)分别为0.25(0.09~0.69),0.41(0.19~0.91).结论 百乐眠胶囊对于改善躯体性疾病患者焦虑症状的总体有效率疗效显著,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其治疗有效率优势越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夏娟陈其文邓青龙唐富荣杨忍忍王继伟余金明
关键词:META分析焦虑症疗程
百乐眠治疗失眠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百乐眠治疗失眠障碍的疗效、安全性及与疗程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学术会议论文数据库中截至到2016年12月的百乐眠治疗失眠的文献,用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用Stata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0篇,共计2235例(观察组1284例,对照组951例)。百乐眠组治疗失眠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R=1.20,95%CI:1.10~1.31),百乐眠治疗失眠的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亚组(RR=1.24,95%CI:1.07~1.44)及其他中药亚组(RR=1.13,95%CI:1.03~1.23)。百乐眠组治疗失眠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标准化均数差(SMD)=-0.53,95%CI:-0.81^-0.26]。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第2、3、4周),百乐眠治疗失眠降低PSQI评分较西药亚组的优势逐渐显现(SMD2=-0.50,95%CI:0.83^-0.16;SMD3=-0.60,95%CI:-0.97^-0.24;SMD4=-1.67,95%CI:-0.63^-0.05)。百乐眠组治疗失眠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25,95%CI:0.16~0.38)。百乐眠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亚组(RR=0.23,95%CI:0.15~0.36)。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第2、3、4、8周),百乐眠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逐渐低于西药亚组(RR2=0.45,95%CI:0.22~0.92;RR3=0.23,95%CI:0.04~1.33;RR4=0.16,95%CI:0.08~0.33;RR8=0.19,95%CI:0.06~0.59)。结论百乐眠胶囊治疗失眠障碍的总体有效率、降低PSQI评分均优于西药和其他中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但是否随着用药疗程的增加总体有效率及降低PSQI评分优势越显著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夏娟陈其文邓青龙唐富荣杨忍忍余金明王继伟
关键词:失眠中药西药META分析
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低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龋病严重影响低年级小学生健康,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能降低龋病风险,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实施干预已被表明是改善低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的有效途径。[目的]构建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基于该模型探究低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为相关干预研究提供线索。[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0年10月在上海市闵行区招募2所小学的全体二、三年级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社会学特征、TPB变量(包括直接和间接行为态度、直接和间接主观规范、直接和间接感知行为控制)、口腔健康知识、自我效能、预期社会结局。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确定本研究的TPB变量及测量条目。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人口学特征、TPB变量、口腔健康知识、自我效能、预期社会结局等变量与低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研究651名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1.0%,女生占49.0%;二年级学生占总人数的37.0%,三年级学生占总人数的63.0%。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本研究所采用的TPB测量问卷共提取出6个因子,分别归纳命名为直接行为态度、直接主观规范、直接感知行为控制以及间接行为态度、间接主观规范及间接感知行为控制。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预期社会结局外,直接行为态度、直接主观规范、直接感知行为控制、间接行为态度、间接主观规范、间接感知行为控制、口腔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等变量均与低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意向相关,各变量相关系数在0.085~0.762之间。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b=0.1644)、年龄(b=0.0207)、直接主观规范(b=0.0701)、直接感知行为控制(b=0.6012)及自我效能(b=0.1080)是低年级小学生口腔健康行为意向的相关因素(均P<0.05);上述变量可以解释口
王静雅施宏燕黄蕊赵杰赵杰蒋楠邵春海王继伟王继伟徐晓明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生自我效能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