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祖
- 作品数:111 被引量:230H指数:8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面上科研课题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 急诊室救治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分析急诊室救治措施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规范急诊室救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出院病历,统计急诊室救治措施,包括气管插管、给氧、体液复苏、使用甘露醇等。患者到达神经外科ICU时的收缩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预后指标包括住ICU时间和ICU死亡情况,出院时及伤后第6个月的Glasgow预后量表(GOS)分级。结果共1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46.4%)在ICU治疗期间死亡,其中行气管插管者病死率为65.0%(39/60),未行气管插管者为32.5%(26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体液复苏和使用甘露醇者病死率分别为44.7%(46/403)、51.4%(19/37)和49.2%(31163)、44.2%(34/7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ICU时间方面,上述三种救治措施实施与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时和伤后第6个月GOS分级方面,行气管插管者GOS分级4、5级所占比例分别为8.3%(5/60)和25.O%(15160),而未行气管插管者分别为27.5%(22180)和52.5%(4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体液复苏和使用甘露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室救治过程中应该慎重选择气管插管,可以不给予体液复苏和甘露醇。
- 谢江宁谢正兴许慧中蔡华忠常志英丁德群尹其翔梁亚鹏王存祖陈冬云王笃前樊永忠
-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
- 大鼠脑损伤后18000转运蛋白的表达及与小胶质细胞的关系
- 2014年
- 线粒体膜18 000转运蛋白(TSPO)因参与急慢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而备受关注[1],我们通过建立大鼠重型外伤性脑损伤(TBI)模型,检测TSPO和小胶质细胞标记Ⅲ型补体受体(OX-42)的表达,探讨TSPO的表达变化及其与小胶质细胞的关系.
- 卞晓星包卿王存祖方云涛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外伤性脑损伤线粒体膜补体受体
- 基于CT的三维颈内动脉瘤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颈内动脉瘤术后血流动力学因素对动脉瘤复发的影响,为临床了解动脉瘤术后复发机制提供帮助。方法应用计算机软件Mimics重建颈内动脉瘤术前、术后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与大型流体力学软件CFX进行非定常流动计算与分析,通过有限元方法获得颈内动脉瘤手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颈内动脉瘤瘤体内形成漩涡区,复发病例术后原载瘤动脉处压力明显降低,原载瘤动脉处剪切应力明显增大,血流速度明显增大。结论血管响应血流动力学变化,在功能与结构方面发生适应性反应,为分析研究动脉瘤生长、破裂、术后复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方法。
- 任国荣姜平曹枭强李玉生王冬青王存祖
- 关键词:颈内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复发剪切力
- miR-145对胶质瘤U251干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miR-145表达对胶质瘤U251干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从U251细胞中分离的CD133+细胞,分别转染miR-145拟似物和miR-145抑制物,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转染后U251干细胞中miR-145的表达水平。转染24 h后,Transwell试验评价U251干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转染48 h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侵袭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3,TIMP-3)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miR-145拟似物能有效提高U251干细胞中miR-145的表达,抑制U251干细胞侵袭能力,下调其MMP-2、MMP-9及上调TIMP-3的表达(P<0.05);转染miR-145抑制物能有效降低U251干细胞中miR-145的表达,增强U251干细胞侵袭能力,上调其MMP-2、MMP-9的表达并下调TIMP-3的表达(P<0.05)。结论:miR-145表达水平与胶质瘤干细胞的侵袭能力关系密切。
- 李晓良王存祖
- 关键词:MIR-145胶质瘤干细胞
- 经外侧裂-岛叶与经皮质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出血的比较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比较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入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纳入经外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质人路行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比较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以及术后3个月时的转归情况(改良Rankin量表评钔~3分为转归良好,≥4分为转归不良)和病死率。结果共纳入68例(经外侧裂-岛叶入路40例,经皮质入路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3个月时,经外侧裂-岛叶和经皮质入路组转归良好率分别为52.50%(21/40)和21.43%(6/28),前组显著性高于后组(,=6.642,P=0.010);经外侧裂-岛叶入路组和经皮质入路组病死率分别为2.50%(1/40)和21.43%(6/28),前组显著性低于后组(Fisher精确检验,P=0.017)。结论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采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进行血肿清除的临床疗效优于经皮质入路。
- 李宝东王存祖陈冬云李杰谢建勤殷桥
-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神经外科手术
- 高压氧对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高压氧 (HBO)对中、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 ,以提高临床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近 2年经HBO治疗的 79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情况 ,并将同期常规外科治疗的同类型患者 96例作对照组 ,比较 2个治疗组的疗效和患者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HBO组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1 ) ,HBO组患者部分主要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也优于常规治疗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HBO可明显提高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疗效 。
- 周宏图王存祖袁建国张雪春方景海赵竹青
- 关键词:高压氧颅脑损伤疗效
- 胶质瘤化疗耐药细胞与胶质瘤干细胞的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胶质瘤一直是神经外科领域的治疗难题,病理Ⅲ级以上的患者,即使综合治疗,其平均生存期也仅12~18个月。化疗是胶质瘤术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胶质瘤化疗首选药物是替莫唑胺,但研究显示替膜唑胺也仅能小幅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而不能改善其预后,主要是因为胶质瘤化疗耐药的存在,使得替莫唑胺的总体疗效欠佳,且治疗后易复发。
- 向定朝许慧中王存祖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化学疗法抗药性肿瘤干细胞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大鼠脑内后的迁移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植入脑内后的存活和迁移性。方法:分离大鼠MSCs体外培养、纯化,Hoechst33342标记后立体定向植入大鼠海马CA4区,1、2、4周后处死大鼠取脑,制作冷冻切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Hoechst33342阳性细胞。结果:原代、传代细胞贴壁生长,有较强的增殖能力;植入大鼠海马后沿针道及注射区可见多数存活细胞,散在分布,自植入区及针道向周围逐渐减少。结论:大鼠MSCs植入大鼠脑内后能够存活并具有向周围组织迁移的能力。
- 蔡宁欧阳琦王存祖
-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
- 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DC)患者并发硬膜下积液(SE)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S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颅脑外伤行DC 患者病历,分为SE 组和无SE 组,比较二组性别,年龄,损伤类型、部位,GC...
- 王存祖罗雨吴小明张恒柱施学强于波易盼
- 重型脑外伤患者院前评估指标与ICU死亡率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s TB)患者入院前评估指标与ICU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s TBI患者在ICU期间的诊治资料,统计患者入院前的血氧、血压、Glasgow评分(GCS)、瞳孔等四项评估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和χ2检验分析上述指标与ICU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140例中65例(46.43%)在ICU治疗期间死亡,血氧、血压、GCS评分、瞳孔四项指标与ICU死亡率分析,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指标进一步与ICU死亡率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CS评分项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1)。结论 s TBI患者入院前血氧、血压、GCS评分、瞳孔变化均为预后重要指标,其中GCS评分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许慧中颜庆华常志英向定朝王存祖
-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