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

作品数:90 被引量:262H指数:9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农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青海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9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多态
  • 17篇牦牛
  • 14篇多态性
  • 14篇黄牛
  • 11篇蛋白
  • 10篇血清
  • 10篇线粒体
  • 9篇血液
  • 8篇基因
  • 8篇海拔
  • 8篇柴达木黄牛
  • 7篇淀粉酶
  • 6篇血红
  • 6篇血红蛋白
  • 6篇生化遗传
  • 6篇绵羊
  • 6篇骨骼肌
  • 6篇红蛋白
  • 6篇红细胞钾
  • 5篇等位

机构

  • 87篇青海大学
  • 3篇西宁动物园
  • 2篇青海省农牧厅
  • 2篇海西州农牧局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同仁县兽医站

作者

  • 87篇王勇
  • 41篇张才骏
  • 30篇卢福山
  • 17篇张勤文
  • 16篇李莉
  • 14篇常建军
  • 12篇林伟山
  • 10篇荆海霞
  • 9篇沈明华
  • 5篇胡佩莹
  • 4篇孙应祥
  • 4篇张寿
  • 4篇李莉
  • 3篇俞红贤
  • 3篇文英
  • 3篇王凯
  • 2篇张海峰
  • 2篇魏青
  • 2篇莫重辉
  • 2篇雷增萍

传媒

  • 27篇青海畜牧兽医...
  • 10篇畜牧与兽医
  • 7篇青海大学学报...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动物医学进展
  • 3篇中国兽医杂志
  • 3篇中兽医医药杂...
  • 2篇四川畜牧兽医
  • 2篇中国畜牧杂志
  • 2篇动物科学与动...
  • 2篇中国养羊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中国兽医科技
  • 1篇青海科技
  • 1篇中国奶牛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10篇2001
  • 9篇2000
  • 4篇1999
  • 8篇1998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欧拉羊血清淀粉酶同工酶酶谱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179只欧拉羊的血清淀粉酶(AMY)同工酶酶谱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了不同AMY2表型欧拉羊的15项血液指标。结果发现:①欧拉羊的AMY有AMY1,AMY2和AMY3三种同工酶;②AMY2同工酶有显现酶活性的AMY2 A和不显现酶活性的AMY2 0两种酶谱而呈现多态性,以AMY2 0型为优势表型(73.8%)。AMY2A和AMY20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283和0.8717;③不同AMY2表型欧拉羊的15项血液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
张才骏王勇卢福山
关键词:欧拉羊血清淀粉酶同工酶血液指标
青海省小尾寒羊羔羊心电图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对青海省繁殖的25只小尾寒羊羔羊的心电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被检小尾寒羊皆为窦性心律;平均R-R间期的时限为(0.399±0.120)s;心电轴显著右偏(+184.2±80.9°);在Ⅰ,Ⅱ,aVL,aVF,C1和A-B导联心电图上,QRS综合波以QS,rS或Qr为主要波型;在Ⅲ,aVR,C2和C3导联心电图上以qR或R为主要波型;Ⅱ导联心电图上各波和间期的时限(s)为:P波(0.031±0.007);QRS综合波(0.039±0.005);T波(0.047±0.014);P-Q间期(0.089±0.016);Q-T间期(0.226±0.040);Q-Tc间期(0.312±0.031);Q-Tr(0.937±0.092)。在被检小尾寒羊中发现窦性心律不齐(20.0%)、二度房室传导阻滞(4%)、室性期前收缩(4.0%)、双峰P波(8.0%)以及R或S波波峰分叉(12.0%)5种异常心电图。
张才骏王勇
关键词:小尾寒羊羔羊心电图
青海本地黄牛乳蛋白的多态性被引量:5
2000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 84头青海本地黄牛的 4种乳蛋白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 1 )α -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αs1-酪蛋白和 β-酪蛋白等 4种乳蛋白都存在多态性 ;( 2 ) 4种乳蛋白的平均基因杂合度为 0 .2 0 0 8;平均基因均质度指数为 0 .62 82 ,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 1 .2 869;( 3 )
张才骏王勇卢福山龙成林
关键词:乳蛋白多态性等位基因
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红细胞钾型的研究被引量:3
2000年
采用火焰光度法对 2 38头柴达木黄牛和 2 6 3头青海东部黄牛的红细胞钾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柴达木黄牛全部为低血钾型 ,而青海东部黄牛有高血钾和低血钾两种表型 ;2青海东部黄牛的 KL 和 Kh 基因频率分别为 0 .82 6和 0 .1
张才骏王勇卢福山马忠清
关键词:柴达木黄牛红细胞钾型基因频率
奶牛胎衣不下血清离子水平和机体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进一步探讨青海地区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原因。[方法]选择胎衣不下和胎衣正常排出的奶牛各15头分为两组。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两组奶牛分娩时和分娩后12h血清中8种金属元素K、Na、Ca、Mg、Cu、Fe、Zn和Mn的含量,同时用日产UV-16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两组奶牛分娩时血清中的抗氧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胎衣不下组血清中Mn、Zn、Cu、Ca和Mg含量显著降低(<0.01),Fe含量显著升高,K和N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胎衣不下组奶牛血清中抗氧化酶总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降低(<0.01),而MDA含量显著提高(<0.05)。[结论]奶牛的胎衣不下与其血清中金属离子水平和抗氧化指标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寿王勇卢福山李跃云李龙
关键词:奶牛胎衣不下金属离子抗氧化指标
青海本地黄牛的遗传变异性及基因分化被引量:3
2000年
通过对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 HB,KE,TF,PTF,PA,AMYI,ALP A,ALP B,RBC-LDH1,S-LDH 1,α-LA,β-LG,αs1-CN和β-CN 14个生化遗传基因座多态性的分析,研究青海本地黄牛的遗传变异性及两个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结果发现:(1)青海本地黄牛14个生化遗传基因座的Ppoly为85.7%,H为0.2662,Ne为1.4861个,H.I.为0.5798;(2)柴达木黄牛与青海东部黄牛两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058,基因分化系数为0.0071,表明青海本地黄牛两群体间的基因分化程度极小。
张才骏王勇卢福山
关键词:柴达木黄牛基因分化
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COX酶活性与亚基COX-Ⅰ、Ⅱ mRNA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探讨"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COX活性与亚基COX-Ⅰ、ⅡmRNA表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对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线粒体COX活性进行测定;绝对定量荧光PCR(Real-time PCR)检测组织中COX-Ⅰ、Ⅱ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大通犊牦牛心肌、骨骼肌、大脑、肝脏组织线粒体COX活性高于乐都犊牦牛;大通犊牦牛组织间COX-Ⅰ基因拷贝数明显高于乐都犊牦牛(P<0.05);大通犊牦牛组织间COXⅡ拷贝数以及乐都犊牦牛COXⅡ拷贝数均差异显著(P<0.05),大通犊牦牛不同组织中的COX-Ⅰ、Ⅱ的表达量与乐都犊牦牛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含野血的大通犊牦牛组织线粒体COX的氧化磷酸化作用要强于家犊牦牛;线粒体COX两种亚基mRNA变化与组织和品种有关;COX活性变化可使COX-Ⅰ、ⅡmRNA发生失调。
胡佩莹林伟山李莉张勤文常建军王勇
三种鹿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电泳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26头白唇鹿、41头马鹿和11头梅花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谱及其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三种鹿的LDH都有LDH1、LDH2、LDH3和LDH5四种同功酶;LDH3同功酶具有1~3条亚带,LDH5具有显现酶活性和不显现酶活性两种表型而呈现多态性;白唇鹿的LDH同功酶酶谱及其多态性有较明显的种的特征。
马睿麟张才骏王勇赵青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白唇鹿马鹿梅花鹿
不同海拔地区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标志酶的比较研究
2012年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比色法对青海省泽库、海晏县牦牛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和三磷酸腺苷(ATP)活性进行测定,并与甘肃黄牛进行对比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泽库牦牛心肌、骨骼肌线粒体SDH、ATP活性显著高于海晏牦牛和甘肃黄牛(P<0.05),而海晏牦牛和甘肃黄牛差异不显著(P>0.05);
李莉王勇荆海霞张勤文沈明华林伟山
关键词:骨骼肌线粒体酶联免疫分析法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有氧代谢能力
“大通牦牛”胎盘-胎儿组织线粒体SDH、CCO和ATP酶活性的测定被引量:4
2014年
为探究牦牛发育早期低氧适应的生物学机制,以"大通牦牛"(海拔3 200 m左右)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和比色法对妊娠期4月龄牦牛胎盘、胎儿及出生1日龄牦牛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及三磷酸腺苷(ATP)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胎儿和犊牦牛骨骼肌、心肌、肝脏及大脑各组织线粒体SDH、CCO活性差异均不显著(P>0.05);妊娠4月龄胎盘组织和胎儿肝脏组织线粒体中Na+-K+-ATP、Mg2+-ATP、Ca2+-ATP和Ca2+-Mg2+-ATP 4种ATP酶活性均高于心肌、骨骼肌、大脑组织,差异显著(P<0.05);出生1日龄牦牛骨骼肌、心肌、肝脏及大脑各组织间4种ATP酶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织中Ca2+-Mg2+-ATP酶活性均高于其他ATP酶活性。研究表明牦牛在发育早期组织线粒体中SDH、CCO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而ATP酶在物质运送、能量转换以及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林伟山李莉张勤文常建军王勇荆海霞
关键词:胎儿组织线粒体SDHCCOATP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