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铮
- 作品数:12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 浅议输煤与输电问题
- 2011年
- 我国一次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与全国各地区的发展情况更不匹配,多数经济发达地区的电力需赖远距离送煤,就近建煤电厂供应,或需从外地区输电解决,因此出现了输煤与输电何者更优的问题。
- 潘家铮
- 关键词:输煤输电地理分布能源资源
- 水电与中国
- 一、中国到底有多少水电资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主要河流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奔流入海,蕴藏着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中国到底有多少水电资源可以开发, 随着普查的深入,数据不断更新。过去有两个数据经常为人引用,即: 全国技术...
- 潘家铮
- 关键词:水电基地可持续发展水利年发电量冲淤平衡可再生清洁能源水电资源
- 文献传递
- 重新思考 重新认识——祝《人与自然》杂志创刊
- 2001年
- 《人与自然》创刊出版了,我表示热烈的祝贺。究竟什么是人与自然间的正确关系?是我们过去经常说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吗?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 潘家铮
- 关键词:创刊出版
- 中国的能源问题和出路被引量:13
- 1997年
- 本文扼要回顾中国能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形势比较严峻。主要问题是人均资源不足,条件不利,一次能源以煤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能源开发受资金和环境保护的制约,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供需缺口较大。并提出以下解决措施:1.切实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励行节约,提高效率,使在有限的能源供应下实现现代化;2.因地制宜开发多种能源,优化结构,降低煤的比重,节约油气资源,以保障能源最低需求;3.增加科技投入,解决能源生产和利用中的重大问题,特别是环境保护和新能源开发问题;4.利用外国的资源、技术和资金,作为辅助手段。为此,要在国家统一研究安排下,制定倾斜政策,坚决贯彻实施,以求走上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 潘家铮
- 关键词:能源节能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 全文增补中
- 在更高层次上解决好水电移民问题——为“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作
- 中国水电资源丰富。据调查,全国技术可开发的水电装机容量为5.402亿千瓦,平均年发电量2.474万亿千瓦时。本文指出移民是制约水电开发的首要因素,阐述了移民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提出解决移民问题的策略,分析了水电开发的总...
- 潘家铮
- 关键词:水电规划移民安置耕地保护能源供应
- 文献传递
- 三峡挑战“无坝不裂”行规
- 2009年
- 2006年5月20日14时,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三峡工程历时17载,投资达1800亿,累计移民127万,建成后的三峡工程年发电量可达1000亿千瓦时。从孙中山提出长江开发"实业计划",到毛泽东"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诗篇,无不寄托着一个民族的强国梦想。包含无数中国人奉献和牺牲的长江三峡大坝,不仅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也是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一座历史纪念碑。
- 潘家铮潘家铮潘家铮
- 关键词:三峡工程行规三峡大坝安全可靠专家组混凝土
- 潘家铮 韩其为 王浩:重视黄河的长治久安问题被引量:1
- 2010年
- 治黄是中华民族的神圣义务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黄河的水旱灾害又十分频繁严重,黄河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新中国建立以来,治黄已取得巨大成就:数千公里大堤加高培厚;60年来年年安澜;开发黄河水资源,支持了两岸广大地区的发展;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成投产,
- 潘家铮韩其为王浩
- 关键词:黄河流域小浪底水利枢纽黄河水资源新中国
- 汶川大地震和水坝安全
-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经常有人问我地震与水坝的关系,也有人认为在西南地震区建坝非常危险。故著此短文,再次阐述一下我的观点。
- 潘家铮
-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紫坪铺水库水库诱发地震
- 文献传递
- 垄断的电网能'三公调度'、'优质服务'吗?
- 本文首先讨论了自然垄断的电网企业做到三公调度和提供优质服务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其次,对强化电网的垄断性进行了探讨.
- 潘家铮
- 关键词:二滩水电站四川电网
- 文献传递
- 加快水电开发 减少燃煤污染被引量:3
- 2008年
- 最近联合国召开的巴厘岛会议说明:减少燃煤产生的污染.特别是碳排放量,已成为国际共识和各国不可回避的义务,这对一次能源以煤为主的我国来说,形成头号压力,除厉行节能减排外,尽量开发清洁的再可生能源是唯一出路,而在目前条件下,只有水电是可以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这也是明摆着的事。
- 潘家铮
- 关键词:燃煤污染水电开发一次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排放量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