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林艳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解放军8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清热活血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同时给予标准的现代医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清热活血中药,对照组用活血中药,疗程均为两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症状疗效、证候积分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的评定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血浆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下降(P<0.01),且试验组降幅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积极的现代医学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活血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从而可能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并抑制局部血栓形成,显示其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潜在治疗作用。
- 洪永敦汤林艳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清热活血中药
- 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本研究通过对126例因胸闷、胸痛拟诊为冠心病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检测,与临床诊断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相对照,探讨Fg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诊断和预测冠心病的危险程度提供有价值的检验指标。
- 阴彦龙刘永平杨敏清张爽尹培彦巩煜晓汤林艳王仰坤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纤维蛋白原冠状动脉造影
- 清热活血中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中药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进一步明确瘀热互结在胸痹心痛病病机中的地位。方法入选50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同时给予标准的现代医学治疗,...
- 汤林艳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清热活血中药
- 文献传递
-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肺内、外严重疾病导致的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加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综合征[1]。该类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起病急骤,发展迅猛,预后极差,病死率高达50%以上[2]。目前机械通气仍然是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或维持全身氧输送的重要手段。本文就两种不同气管插管方法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 林清暑汤林艳程树亮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劳力性热射病致多器官功能障碍22例被引量:7
- 2017年
- 中暑是以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表现为高热和意识障碍,死亡率可达20%-50%。热射病分劳力性和非劳力性两种类型。
- 林清暑汤林艳于松强程树亮
- 关键词:劳力性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
- 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26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0例,对照组40例。又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0例。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CRP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CRP升高明显(P<0.01);UAP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和UAP组(P<0.01)。MVL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VL组(P<0.01)。结论:CRP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检测外周血CRP浓度,在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阴彦龙刘永平杨敏清张爽尹培彦巩煜晓汤林艳王仰坤
- 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