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雄波
- 作品数:17 被引量:73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雷竹林鞭根系统的研究与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对崇阳县雷竹试验林的鞭根系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竹鞭平均值为:段数5.95段/m2,鞭长度10.80 m/4m2,直径1.42 cm.在11.00~30.00 cm深土层中,竹鞭分布量达54.7%,2~4年竹鞭占67.31%.②健壮笋芽主要分布在第1~15节之间,占80.8%,出笋率占85.1%;第16节以上仅占19.2%,出笋率占14.9%.③岔鞭集中在第1~10节,占66.4%,第11节以上岔鞭较少,仅占33.6%.④竹鞭延长伸展方向以沿坡面向上类型较多,占总鞭数56.8%,向下延伸仅占16.7%.⑤立地条件、土层深度、土壤肥力和排水状况,对竹鞭粗度、笋芽、发笋率、成竹率、岔鞭量至关重要,呈正相关关系.⑥合理的立竹密度,关系到竹林地上和地下部分的群体结构、鲜笋产量.在立地条件较好情况下,以立竹密度900~1 000株/666.7m2的竹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好.
- 吕昕江雄波向臻峰
- 关键词:雷竹
- 雷竹良种筛选与早出丰产栽培技术
- 肖创伟江雄波佘远国李春民周忠诚江建国杨裕振何利华韩木先汪新良杨杰峰
- 该项目研究属农业科学技术经济林领域。“雷竹良种筛选与早出丰产栽培技术”由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重点科研项目“丘陵岗地雷竹良种筛选”(鄂生态院字[2002]9号)及湖北省林业厅2011年湖北省林业科技支撑重点项...
- 关键词:
- 关键词:雷竹良种筛选丰产栽培技术
- 雷竹保护地栽培提早出笋试验初报被引量:10
- 2013年
- 通过比较9种不同覆盖处理对雷竹保护地栽培园的始笋时间、笋期长短、笋期延长时间、早期笋产量和早期笋产值等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使用后对雷竹园经济效益的提高效果。结果表明,9种不同覆盖材料处理均提早了雷竹始笋时间,延长了笋期,增加了笋产量和产值,其中以谷壳单独覆盖提早出笋的效果最优,提早了笋期55 d,延长了笋期35 d,早期笋产量达到564.8 g/m2,产值为8.47元/m2,总平均产量为903.4 g/m2,总平均产值为9.83元/m2,分别比没有覆盖的雷竹园总平均产量增加了40.1%、总平均产值提高了2.8倍,提高经济效益的效果非常明显。其次是稻草加谷壳的混合覆盖处理效果较好,并随谷壳比例的增加,始笋时间、笋期及其延长时间、早期笋产量和早期笋产值等也都表现不错。单独稻草覆盖处理在一定厚度范围内,随厚度的增加效果也明显。而腐烂玉米秆因含有机物少,不适宜做雷竹保护地栽培覆盖材料。
- 肖创伟章承林王少明江雄波江建国佘远国李华杨裕振
- 关键词:雷竹保护地栽培
- 当阳市省级森林城市规划及布局设计被引量:2
- 2020年
- 通过对当阳市自然概况、城市森林现状及城市特色分析和评价,明确了规划期限、范围、目标及指导思想,在总结以往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阳市生态环境及城市文化现状,最终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当阳”建设理念和“一核”“两轴”“双带”“三河”“多廊”“群点”为框架的的当阳市森林城市建设布局,以及森林网络、森林健康、林业经济、森林文化、森林管理5大体系建设重点和要求,以期为我国森林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 杨杰峰江雄波陈益娴文雅傅云罗友刚
- 集约经营雷竹林分结构特征被引量:4
- 2012年
- 以湖北省崇阳县雷竹林为研究对象,对集约经营雷竹林分结构及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集约经营雷竹笋用林立竹在林地上分布均匀,调查的雷竹林分平均胸径为2.55cm,通过胸径计算得到的适宜经营密度约为15 000株/hm2(1 000株/667 m2);林分中立竹处于年青状态,1年生、2年生、3年生及4年生、5年生立竹数依次为3 000、4 660、3 880、460、20株/hm2,所占的百分率依次为24.59%、38.20%、31.80%、3.77%及1.60%;钩梢有利于雷竹林分抗雪压,虽然钩梢后立竹留盘数减少,冠幅减小,但平均每枝叶面积指数增大;生产中每年通过在林地上均匀保留健壮的笋体而形成新立竹,因而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出现向右偏态;农事活动使枝下高也发生变异;雷竹林各器官生物量大小依次为杆>竹蔸>竹鞭>叶>枝,钩梢使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发生变化。
- 肖宋高陈明亮江雄波胡云张卓文
- 关键词:雷竹林分结构生物量钩梢
- 鄂东南早出丰产早竹种(品种)的筛选被引量:4
- 2014年
- 为了筛选出早出丰产早竹种(品种),在种质资源引进收集的基础上,按早出丰产筛选目标,对所引进的12个早竹种(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指标进行了分析评价,初步选择了4个早竹种(品种)。对4个早竹种(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优良雷竹‘细叶乌头’雷竹,在鄂东南地区进行区域性试验。结果表明:‘细叶乌头’雷竹笋期早,初笋期一般在2月下旬;丰产,正常经营水平下平均产量在9000—15000kg/hm^2;品质优,主要品质指标与原产地相差不大;抗性强,在鄂东南低山丘陵地区表现了很好的适应性;其综合性状的优异性十分明显。
- 肖创伟佘远国江雄波杨裕振汪新良章承林杨再鸣
- 关键词:早竹雷竹良种筛选种质资源
- 恩施不同红椿群落α多样性与种群分布格局相关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为研究恩施地区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群落α多样性与红椿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相关性,采用样方法对恩施4个不同红椿天然群落样地进行调查。对群落α多样性指数与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相关性分析表明,群落草本与灌木层α多样性指数相关性较低;草本与乔木层α多样性指数之间存在较强负相关;灌木与乔木层α多样性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红椿群落群层间α多样性与种群分布格局相关性表明,群落草本层的多样性与红椿种群分布格局间相关性较低;种群分布格局与灌木和乔木α多样性呈高度负相关。研究表明,群层间α多样性存在较为不同的相关性,可能是由于竞争中不平等的资源分配,影响红椿群落物种的演替方向;红椿群落乔灌层的α多样性指数越高,对红椿种群的分布格局影响越大,促使红椿种群分布格局趋于泊松分布。
- 江雄波张敏汪洋刘芳芳陈政
- 关键词:Α多样性
- 雷竹覆盖栽培技术被引量:20
- 2013年
- 为了探索雷竹笋早出丰产栽培技术,在湖北崇阳低山丘陵区分别进行了不同覆盖物、不同覆盖厚度、不同覆盖时间覆盖雷竹林的试验,研究覆盖对雷竹笋出笋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谷壳和稻草(2︰1)混合使用作为覆盖物的经济效益最高,提早笋期53 d,早期笋产量占58.5%,利润5.96元/m2。覆盖厚度以30 cm左右为好,提早笋期56 d,早期笋产量占69.1%,当年效益高,可留母竹多。覆盖最佳时间为11月下旬,提早笋期62 d,早期笋产量占77%。该套覆盖技术具有明显的提早出笋和增产效果。
- 佘远国江雄波肖创伟章承林杨裕振李华陈军向治波
- 关键词:雷竹丰产
- 湖北省园林行业发展与人才支撑策略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调查了湖北省园林行业发展现状,结果显示:近10年湖北省园林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存在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校企合作、分类培养、注重技能教学等有针对性的人才支撑策略,为湖北省园林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 杨杰峰江雄波李茜
- 关键词:园林行业校企合作
- 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被引量:11
- 2016年
- 自2013年以来,在湖北省全省范围内调查红椿Toona ciliata种质资源的基础上,对12个县市的红椿天然林进行优树选择。确定选优林分,将16~40年生红椿以5 a为龄级分组,利用优势木对比法,通过异龄林树龄校正,在各龄级组共选出候选优树52株。对候选优树材积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立材积(y),胸径(x1),树高(x2)回归方程y=-3.066+0.065x1+0.094x2,R2=0.961。通过材积实测值与理论值残差分析,将候选优树按生长量分为3级。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剔除特征根和贡献率小的形质因子,从6个形质因子中筛选获得冠高树高比、平均冠幅、干形和分枝角等4个因子建立形质分级标准,将候选优树按形质分为3级。对优选优树生长量和形质综合评分,筛选出1级优树7株,2级优树22株,3级优树11株,共40株,占候选优树的76.92%。可基本保证湖北地区红椿种质资源圃的建立和种源试验需求。
- 汪洋闵水发江雄波郑德国宋丛文章定青付秋生陈文学
-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红椿天然林优树选择材积形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