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峰
- 作品数:81 被引量:42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 上海市市售中华绒螯蟹抗生素和性激素的筛查与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筛查与评价上海市市售中华绒螯蟹中抗生素和性激素的残留水平.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4年在上海市徐汇区和长宁区收集56只中华绒螯蟹后,用同位素稀释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分别筛查蟹内脏和蟹肌肉中13种常见抗生素(4种喹诺酮类、3种磺胺类、2种四环素类、2种酰胺醇类、1种大环内酯类和1种磺胺增效剂)和7种性激素(4种内源性激素和3种合成性激素)的残留水平.结果 蟹内脏和蟹肉中共检出7种抗生素,包括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3种磺胺类抗生素(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嘧啶和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蟹内脏中抗生素总检出率为32.1%,质量浓度总和最大值为23.8 μg/kg,第75百分位数浓度为1.45 μg/kg.蟹肉中抗生素总检出率为39.3%,质量浓度总和最大值为40.5 μg/kg,第75百分位数浓度为1.75 μg/kg.7种性激素均未检出.结论 上海市市售中华绒螯蟹中抗生素和激素残留水平满足我国现行规定的相关残留标准,处在健康风险安全范围之内.
- 王和兴王斌周颖赵琦王娜付朝伟江峰姜庆五
- 关键词:抗生素性激素中华绒螯蟹
- B超测定上海市闵行区学龄儿童甲状腺容积及甲状腺肿判定的可靠性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分析不同操作者问,B超所测得甲状腺容积(thyroid volume,TV)值以及甲状腺肿判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及可靠性。方法选定上海市闵行区某班级学生,由两名具多年B超经验的医生进行甲状腺B超检查,测定其TV,并判定甲状腺肿大与否。分析两名医生所测得’rV的差异、计算其甲状腺肿判定结果的一致性、Kapa值。结果共纳入46名研究对象,其尿碘中位数为161.55μ/L,处碘适宜水平。两名医生B超测得的TV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4.19(3.84,4.97)ml及4.26(3.63,4.92)ml,无统计学差异(x^2=0.17,P=0.678)。甲状腺肿的检出率分别为13.04%和8.70%,两医生判定结果一致性为86.96%,Kappa值为0.41。若将TV取一位小数,则相应的一致率与Kappa值分别为93.48%及0.77。两医生对左右叶上下径及左右径的检测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用B超法开展人群碘缺乏病的监测,不同操作者之间测得的TV值存在差异,但整体水平相近。对甲状腺肿判定结果的一致性尚可。单次B超检测可相对真实地反映群体的甲状腺肿状况。
- 王娜赵燕萍赵琦方红付朝伟许慧琳王和兴严玉洁江峰周颖姜庆五
- 关键词:儿童甲状腺肿可重复性
- 中国汉族人ATM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点突变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共济失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ed,ATM)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和点突变。方法首先用PCR扩增ATM基因第39、61和63外显子的靶片段,然后用单链构象多态性(singlestran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SSCP)技术进行筛选,选择典型带型经全自动DNA测序证实。结果在ATM基因第39外显子以及第61和63内含子发现6个新的单核苷酸多态,它们分别是第39外显子第5689位和第5691位的A/T多态,第61内含子第+69位的T/G多态、第+94位的A/G多态和第+99位的T/G多态,第63内含子第+17位的G/C多态。在ATM基因第61外显子、第62内含子和第63外显子发现5个新的点突变,它们分别是第61外显子第8618位的T/G颠换、第62内含子第-13位的T/G颠换、第63外显子第8793位的T/G颠换、第8816位和第8848位的G/A转换。证实了ATM基因第39外显子第5557位G/A、第61内含子第+104位T/C和第62内含子第-55位T/C多态在中国汉族人中的存在。结论中国汉族人ATM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与白人存在较大差异。
- 汤洪伟边建超江峰沈强朱虔兮张宏伟吴毅
- 关键词:ATM基因中国汉族人点突变单核苷酸多态DNA测序PCR扩增
- 易感基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中国长江以南汉族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及程序性细胞凋亡-1(PDCD-1)基因多态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单纯病例研究设计,收集258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cTLA-4与PDCD-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分别在显性、隐性、相加及相乘遗传模式下,选择Poisson对数线性模型估计基因一基因、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结果在PDCD-1基因的PD1.6位点,隐性及相加遗传模式下均存在GG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的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3.714(95%CI:1.235~11.179)和3.199(95%CI:1.023~10.004)。在CTLA4-1722位点,显性遗传模式下,存在TT或TC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的交互作用,OR值为4.874(95%CI:1.119—21.242);相乘遗传模式下存在PDCD-1基因的T等位基因与紫外线暴露史的交互作用,OR值为1.470(95%CI:1.047~2.065);而在相加遗传模式下,TT和TC基因型分别与紫外线暴露史存在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4.744(95%CI:1.037~21.737)和4.973(95%CI:1.110~22.287)。结论在中国长江以南汉族女性SLE患者中,紫外线暴露史分别与CTLA4及PDCD-1基因多态存在交互作用,提示基因一环境交互作用可能与SLE有关。
- 彭春林江峰王宝涛杨晓惠秦万章许爱娥孟炜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孕前体质指数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关系
- 2004年
- 欧阳凤秀沈福民江峰袁敏敏潘明明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血清瘦素孕前体质指数胰岛素抵抗
- 程序性细胞凋亡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系统z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凋亡基因(programmed cell death-1,PDCD1)第5外显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南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132例病例和160例对照,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PD1.6G>A和PD1.5C>T两个位点的SNPs,运用SAS8.2软件包进行基因型、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等的关联性分析。结果对照组PD1.6G>A位点突变基因型AA频率高于SLE患者(χ2=5.123,P=0.023),患者中的A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χ2=8.036,P=0.005);PD1.5C>T位点中,CT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比例较低(χ2=15.380,P=0.000),病例组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χ2=11.631,P=0.001)。同时,两位点等位基因间存在连锁不平衡(χ2=10.708,P=0.001),且病例组和对照组单倍型分布不同(χ2=18.821,P=0.000);其中,病例组A-C单倍型频率低于对照组(χ2=15.812,P=0.000),A-T和G-T单倍型频率高于对照组(χ2=4.119,P=0.042和χ2=6.621,P=0.010)。结论在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中,PDCD1基因PD1.6G>A和PD1.5C>T两个位点多态性与SLE具有相关性,PD1.6G>A的G→A突变可能是SLE的保护因素(OR=0.57,95%CI:0.39-0.84),PD1.5C>T的C→T突变可能是SLE的危险因素(OR=2.02,95%CI:1.35-3.02)。A-T和G-T单倍型可能是SLE的易感单倍型(OR=1.58,95%CI:1.02-2.46和OR=3.02,95%CI:1.30-7.02),A-C单倍型可能是SLE的保护性单倍型(OR=0.51,95%CI:0.36-0.71)。
- 孔令杰王宝涛杨晓惠许爱娥朱惠军孙秀坤顾伟鸣胡伟忠江峰付朝伟秦万章孟炜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单核苷酸多态性
- 华东地区乳腺癌散发病例BRCA1、BRCA2基因突变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华东地区乳腺癌散发病例BRCA1及BRCA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应用PCR SSCP Sequencing方法 ,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79例随机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的标本进行BRCA1和BRCA2部分基因的突变检测 ,共 6个外显子 (BRCA1中的第 2、11、2 2外显子 ,BRCA2中的第 9,14,2 2外显子 ) 2 3对引物。结果 :发现在BRCA1的cDNA 2 430碱基处存在一个T→C的单个碱基的变化 ,应用RFLP方法在人群中证实为一单核苷酸多态。此SNP的分布在病例及对照中等位基因频率存在差异 ,但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结论
- 崔静沈福民沈坤炜沈镇宙江峰
- 关键词:乳腺癌BRCA1BRCA2基因突变单核苷酸多态
-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对红斑狼疮易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β基因突变及其单倍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性影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对99例SLE患者、116例健康对照进行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基因分型,进行分层分析,同时进行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在我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与未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TNFα1-TNFβ1基因型相比,TNFα1-TNFβ2和TNFα2-TNFβ1突变基因型患SLE的危险性均有所升高(OR=2.31,95.0%CI=0.99~5.57;OR=2.60,95.0%CI=0.47~13.86),而TNFα2-TNFβ2突变基因型个体患SLE的危险性升高接近10倍(OR=9.53,95.0%CI=1.88~61.17)。同时,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患SLE的危险性随着携带突变基因增加明显增加(χ2趋势=10.16,P=0.001)。两位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00),病例和对照中TNFα2-β1和TNFα1-β2以及TNFα1-β1单倍型分布不同,TNFα2-β1和TNFα1-β2可能为SLE的易感单倍型(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β基因突变及其易感单倍型可能增加了SLE的易感性。
- 付朝伟孟炜江峰沈福民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狠疮单倍型
- 一种污水中抗生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中抗生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前处理:向污水中加入内标溶液,混合均匀后,将水样过滤,并调节pH值;(2)样品萃取:将固相萃取小柱活化,将水样在固相...
- 王娜臧金鑫付朝伟江峰姜庆五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出生顺序分析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的出生顺序效应,探讨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与PACG的关系.方法应用Greenwood-Yule和Haldane-Smith的出生顺序方法,对来自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200例PACG患者以及18例同胞患者进行出生顺序研究.结果Greenwood法分析结果显示,出生顺序为1~3的子代中PACG患者实际分布大于期望分布,而出生较晚的子代中则实际分布小于期望分布,提示PACG多发生于出生较早的子代.Haldane法结果显示,∑6A实际值为3 310,∑6A期望值为3 610,两者相差两个标准差(S=121.91)以上,且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提示PACG同出生顺序有关,且出生顺序越早越容易发生PACG.结论PACG的发生与出生顺序有关,好发于出生顺序较早的个体.
- 严新凤郭文毅孟炜江峰孙兴怀
-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家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