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颗

作品数:44 被引量:2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弓形虫
  • 10篇弓形体
  • 9篇弓形体病
  • 9篇肝炎
  • 5篇血清
  • 5篇细胞
  • 5篇慢性
  • 5篇弓形虫感染
  • 5篇丙型
  • 5篇丙型肝炎
  • 5篇病毒
  • 5篇传染
  • 5篇传染病
  • 4篇蒿甲醚
  • 4篇纤维化
  • 4篇淋巴
  • 4篇酶链反应
  • 4篇弓形虫病
  • 4篇肝纤维化
  • 4篇虫病

机构

  • 35篇中南大学
  • 8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湘雅医院

作者

  • 44篇欧阳颗
  • 13篇谭德明
  • 12篇范学工
  • 10篇张铮
  • 7篇杨家芬
  • 7篇向选东
  • 7篇刘文恩
  • 5篇刘翠梅
  • 5篇鲁猛厚
  • 5篇谢玉桃
  • 4篇吴安华
  • 4篇胡国龄
  • 4篇翁绍纪
  • 3篇谢建萍
  • 3篇任培上
  • 2篇徐秀华
  • 2篇苏涛
  • 2篇刘双虎
  • 2篇游运辉
  • 2篇赵雪华

传媒

  • 8篇中国现代医学...
  • 8篇湖南医学
  • 4篇临床内科杂志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3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当代医师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医学教育
  • 1篇中国抗感染化...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7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8篇1998
  • 6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在牛奶和自来水中存活力的观察被引量:9
1998年
目的:了解幽门螺杆菌(Hp)在外环境的存活力,以及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通过细菌学培养.观察Hp在人工污染的牛奶和自来水中的繁殖和存活情况。结果:不论是保存于4℃抑或室温(25℃),Hp均不能在牛奶和自来水中繁殖;随着保存日期的延长,牛奶和自来水中的Hp复活菌落数逐渐减少;4℃时,Hp在牛奶中存活可长达10d,在自来水中则仅4d左右。电镜观察发现,不可复活的Hp转化成了球形。结论:虽然Hp在牛奶中并不增殖,但由于生存时间较长,故牛奶作为媒介物在Hp的传播上具有一定的流行病学意义。
范学工李铁刚邹益友欧阳颗吴安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牛奶自来水存活力
弓形虫脑炎研究近况被引量:14
2001年
欧阳颗
关键词:弓形虫脑炎弓形虫病病因发病机理
多聚酶链反应在传染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3年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基因体外扩增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受到医学研究各个领域的重视。由于它较沿用的病原体分离培养、免疫化学、血清学检测以及核酸杂交技术有更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诊断方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PCR 的原理和特点PCR 是一种在体外模拟自然 DNA 复制的核酸扩增技术,整个反应过程基本上由变性、结合(退火)、延伸三个步骤组成。首先,在90~95℃条件下使双链 DNA 分子变性解链为单链 DNA。
欧阳颗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传染病
血清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与肝纤维化病理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1998年
肝纤维化的诊断目前仍以病理检查为主,但病理检查有其局限性。近年来对肝纤维化诊断的研究,多在寻找无创伤的血清学检查方法。为此本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炎血清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的变化,并与肝病理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增生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Ⅳ-C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而血清LN与炎症活动度无关;血清LN及Ⅳ-C水平均与纤维增生呈正相关。提示血清LN及Ⅳ-C可作为一种无创性的肝纤维化检测方法。
谢建萍欧阳颗冯德云苏涛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清层粘连蛋白病理
肾综合症出血热病人血小板损伤机理及临床综合研究
鲁猛厚曾庆善吴安华谢玉桃谭德明彭隆祥胡国龄谭爱玲刘双虎欧阳颗刘文恩朱小京翁绍纪杨家芬
该课题对HFRS病人血小板及中性粒细胞的超微病理进行了较系统的观察和体视学分析;对危重性HFRS病人肾组织超微病理结构进行了研究;同时检测了68例不同型HFRS病人的LDH和HBD水平;并采用了硝普钠为主的综合措施对危重...
关键词:
关键词:出血热血小板
弓形虫病研究概况
1991年
弓形虫病(Toxoplasmoi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所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早在1908年首先从动物中发现弓形虫,1923年在欧、美等国发现人类病例,近年来对本病与AIDS的关系已引起普遍的重视.
欧阳颗
关键词:弓形体病
79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血液透析治疗分析
1993年
血液透析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伴有感染、出血、心肌病变者,仍可进行血透,治疗率78.5%。但透析过程中仍可发生感染扩散、颅内出血、心脏骤停、呼吸窘迫综合征,第二次肾衰死亡。
翁绍纪鲁猛厚欧阳颗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并发症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探讨HCV感染诱导自身免疫度应的机理。方法应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了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6例正常人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自身抗体(抗GOR)及抗核抗体(ANA)、外周血淋巴细胞(PBMC)亚群及其凋亡百分率。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GOR抗体及ANA阳性率分别为66.7%和44.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x^2=26.86、x^2=9.30,P<0.005)。PBMC及CD_3~+T淋巴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2.44,P<0.05)。抗GOR阳性者CD_4~+T淋巴细胞及CD_(19)~+B淋巴细胞凋亡比抗GOR阴性者明显减少(t= 3.17P<0.01;t=2.294,P<0.05)。抗GOR阳性者CD_4~+CD_8~+双阳性T细胞百分率较抗GOR阴性者显著增加(t=2.44,P<0.05),CD_3~+/CD_4~+T细胞显著降低(t=2.18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同时伴有外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细胞凋亡的失衡。这种失衡可能是HCV感染诱导自身免疫的机理之一。
刘文恩谭德明张铮范学工欧阳颗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淋巴细胞亚群HCV细胞凋亡
用蒿甲醚治疗实验小鼠急性弓形虫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6
2000年
为探讨蒿甲醚在急性弓形虫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治疗组实验小鼠在强毒RH株弓形虫感染后给予蒿甲醚灌服 ,并与未治疗组、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治疗组小鼠发病率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 ,发病时间明显延迟 ;未治疗组小鼠脾细胞受刀豆蛋白A刺激后产生的白细胞介素 2低于正常对照组 ,而治疗组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高于未治疗组 ,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蒿甲醚对小鼠实验型急性弓形虫感染有一定的疗效 。
游运辉欧阳颗向选东
关键词:弓形体病IL-2蒿甲醚
流行性出血热并皮下深部组织血肿致重度贫血分析
1996年
流行性出血热并皮下深部组织血肿致重度贫血分析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传染病教研室(410008)谢玉桃,欧阳颗,翁绍纪,刘国珍我科1993年1月~1994年7月,共收治流行性出血热(HFRS)123例,其中3例并发下肢皮下及深部组织大量渗血,导致重度...
谢玉桃欧阳颗翁绍纪刘国珍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贫血下肢血肿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