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Ⅱ型糖尿病性肾病脂蛋白(a)与肾功能不全的关系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与老年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分析47例老年对照组和141例不同肾小球滤过率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脂蛋白(a)、血脂及载脂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老年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正常组Lp(a)己有升高趋势(P=0.072),随着肾功能的减退Lp(a)显著增高(P<0.001),并且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同时冠心病和脑血管病发生率也明显上升。结论Lp(a)升高在老年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汤天清毛利民陈曼丽满泳侯鲁维韩秀芝楮德发
- 关键词:肾功能不全老年人
- 达纳康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研究达纳康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开放、随机对照方法 ,对 63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组服用达纳康与三乐喜 ,并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MMSE检测显示 ,达纳康对患者的定向力、注意力、计算力、记忆及语言功能智能状态均有改善 ,其改善程度与三乐喜无差异。ADL检测显示 ,达纳康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优于三乐喜。结论 达纳康治疗血管性痴呆有一定疗效 ,且用药安全。
- 彭丹涛许贤豪楮德发
- 关键词:达纳康血管性痴呆药物疗法
- 老年人较长时间操作电脑终端视疲劳的分析及防治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较长时间操作电脑终端 (VDT)视疲劳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 方法 对 4 5例患者进行眼部检查 ,检测患者的屈光状态和老视 ;并检查眼位、眼肌运动和泪液功能等。 结果 中间距离矫正镜与 33cm阅读距离老视矫正镜之间相差平均 0 5 2DS(P <0 0 0 1)。 4 2例 (93 3% )有隐斜视 ,2 0例 (44 4 % )内融合不足 (<2 5°) ,37例 (82 2 % )泪液分泌缺乏或不足 ,33例(73 3% )泪膜破裂时间 (BUT) <10s缩短。经对症治疗后 ,39例 (86 7% )视疲劳症状改善或减轻 ,泪液分泌试验和BUT好转 ,而患者的屈光、老视、融合等视功能未发生变化。 结论 老年人VDT视疲劳的发生与老年人眼的调节、辐辏功能下降、过度用眼负荷、不合理的镜片矫正、不良周围环境等多因素有关。应从上述环节入手 ,预防和治疗VDT视疲劳。
- 夏群卢光王笑雄关航楮德发
- 关键词:老年人电脑泪液分泌
- 老年人视力残障及相关眼病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人的视力残障状况和致病原因。方法对年度体检中≥60岁的老年人常规检查视力、眼前节、眼底及眼压。对视力低于正常者予以验光矫正和相关眼病检查。筛选出双眼或单眼矫正视力<0.3者进行眼病统计分析。结果893例中单眼或双眼视力<0.3者121例(13.55%)。其中双眼盲和低视力患者43例(4.82%);单眼盲和单眼低视力78例(8.73%)。随年龄增长视力残障的发生率显著增加,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121例患者的164只患眼中,125(76.22%)只眼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致盲性眼病,其中白内障居首位。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和相关分析显示,影响视力最主要的眼病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和高度近视眼底黄斑萎缩,其次是青光眼和白内障。结论老年人随增龄致盲性眼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普及,老年人视力残障的发生率可望减少,然而致盲眼病谱可能发生改变,难治性眼病增多。对视力残障老年患者除积极治疗原发眼病,还应重视康复治疗。
- 夏群卢光张伟张尧贞楮德发
- 关键词:视觉障碍眼疾病老年人
- 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的病因分析被引量:39
- 2004年
- 目的 调查 60岁以上体检老年人盲和低视力患病情况和致病原因。 方法 对 892例体检老年人常规检查远、近生活视力及眼前节、眼底、眼压。对生活视力低于 0 3者验光矫正视力 ,筛选出盲和低视力的患者 ,对其眼病进行相应辅助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的 892例中 ,盲和低视力患者 42例 (4 71% )。盲和低视力的患病率分别为 9例 (1 0 1% )例和 3 3例 (3 70 % )。主要的致盲眼病为眼底黄斑病变 2 4例 (57 14 % ) ,青光眼 5例 (11 91% ) ,白内障 4例 (9 52 % )等 ;难治性眼病显著多于可治性眼病 ;8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显著高于 80岁以下年龄组 (P <0 0 5)。 结论 老年人随增龄易患致盲性眼病 ,应重视老年人的防盲。
- 夏群张伟张尧贞师自安楮德发
- 关键词:老年人致盲性眼病低视力病因患病率
- 90岁以上老年人眼部状况及疾病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 调查 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的视力状况和眼部疾病情况。 方法 对 135例90岁以上老年人常规检测视力 ,外眼、眼前节、眼底及眼压。对合作者进行验光 ,矫正屈光不正。 结果 135例老年人右眼视力平均 0 4 6± 0 5 0 ,左眼 0 4 9± 0 5 0。盲和低视力分别为 7(5 9% )例和14 (10 3% )例。 4 3例 (81 1% )老年人验光后视力提高 1~ 5行 (平均 3行 ) ,验光前、后视力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所有老年人均有眼睑下垂、角膜类脂环、眼底动脉硬化、老视等老年性眼部变化。平均每位老人患有 2 4 (2~ 7)种眼病和 7 6 (3~ 12 )种全身主要脏器病变。对视力产生普遍影响的因素是屈光不正 ,诸多眼病中白内障居首位 ,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病是黄斑病变和各种原因的视神经萎缩。 结论 90岁以上老年人盲和低视力的发生率高 ,其原因既有衰老退化因素 ,又有老年人常见眼病和屈光不正的影响。
- 夏群张伟师自安张尧贞楮德发
- 关键词:老年人眼病验光屈光不正疾病分析合作者
- 一组老龄人群的视力调查被引量:2
- 2005年
- 夏群张伟戴虹师自安张尧贞楮德发
- 关键词:视力眼疾病黄斑病变白内障
- 部分高龄老人的视力状况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 2007年
- 目的调查部分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视力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按常规检查458例高龄老人的视力及眼部状况,对合作者通过验光矫正屈光不正,对疑似眼病采用相应的辅助检查;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视力统计采用最小角度对数视力进行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Logistic分析法分析影响视力及致盲和低视力的原因。结果高龄老人平均日常生活视力为LogMAR中位数0.2218,矫正屈光不正后平均视力为LogMAR中位数0.1549,秩和检验发现矫正前后视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Z=-15.435,P=0.000)。盲和低视力分别为3.9%和5.5%。高龄老人平均患有2种眼病,最常见的眼病是白内障,严重影响视力的眼病主要是眼底黄斑病变,其次为青光眼和各种视神经萎缩。结论高龄老人视力下降既有眼病因素,也有屈光不正和生理老化因素。为改善与高龄老人生存质量密切相关的视觉质量,除了积极治疗老年相关性眼病外,还应重视屈光不正的矫正。
- 夏群卢颖毅张伟张尧贞楮德发
- 关键词:高龄老人眼疾病屈光不正
- 特发性黄斑裂孔双眼视功能的临床检测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患者的双眼视功能状况 ,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组 4 0例 (4 5只眼 )患者分别进行视力检测、屈光矫正、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并且采用Amsler表检查患者的中心 10°视野有无视物变形 ,用颜少明《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患眼的抑制性暗点 ;采用同视机三级画片检查患者的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和远距离立体视功能。 2 1例 (2 5只眼 )行SLO微视野检查。 9例进行经睫状收稿日期 :2 0 0 3 -11-0 5 ;修回日期 :2 0 0 4-0 2 -11作者简介 :夏群 ( 195 6-) ,女 ,浙江人 ,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 :屈光眼肌弱视。E -mail:tang @public .fhnet.canet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并裂孔填充手术。检查结果用SPSS 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 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 :患眼矫正视力为 0 .2~ 1.0 (平均 0 .4 1) ,对侧健康眼的矫正视力为0 .3~ 1.5 (平均 0 .82 ) ,患眼的平均矫正视力下降与健眼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Amsler表检测显示 82 .2 %的患眼有视物变形和 (或 )中心暗点 ,《立体视觉检查图》和SLO的微视野检查显示分别有 71.0 5 %和 72 .0 %的患眼抑制性暗点呈阳性 ,裂孔分期愈高暗点阳性率愈高 (P <0 .0 1)。采用同视机检查 4 0例患者中 ,10例 (2 5 .0 % )双眼同时视功能丢失 。
- 夏群龙力卢颖毅戴虹楮德发
-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双眼视功能矫正视力立体视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