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玲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柯氏模型的急诊科室培训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基于柯氏模型实施和评价急诊科室培训效果,促进急诊科室培训的规范化。方法以柯氏模型为指导,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层面对急诊科室培训进行改革和评价,对比改革前后的护士对科室培训的满意度、认知度、参与情况、培训知识掌握情况及在临床工作中急诊急救知识的应用情况。结果基于柯氏模型进行改革的急诊科室培训模式,反应层护士对科室培训的认知度提升,对课程构建及培训方式的满意度、对培训重要性的认知度、1周内学习完成率、行为层护士的有效心得体会书写率、结果层的科室考核合格率、抽查培训掌握率、护士临床综合能力方面改革后均明显高于改革前(P均=0.000)。结论基于柯氏模型4个层面进行的科室培训改革,可以提升护士对科室培训的认知和参与率,且能提升护士的急诊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应用与临床,满足急诊急救岗位临床需求。
- 李静菡林玲卓梅娟
- 关键词:急诊急救柯氏模型
- 急诊优化管理措施对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及康复的影响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讨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优化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9月医院急诊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优化护理,两组均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救治效果、急诊救治用时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致残率为4.26%,低于对照组的1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救治用时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优化管理措施能够提升脑卒中救治效果,利于缩短急诊救治用时,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致残率,促进早期康复。
- 林玲傅丽桑陈培英曾静静
- 关键词:脑卒中救治效果致残率神经功能
- 肝胆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及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调查分析肝胆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抗生素在临床中如何合理使用,针对性的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7月之间肝胆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对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种类情况进行统计,制定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对策。结果 104例患者共检出多重耐药菌菌株120株,菌株分布情况调查显示,创面分泌物标本分离菌株数最多,共60例,占50.0%,其次为痰液标本,共44例,占36.7%;种类情况统计显示,革兰阴性菌92例,占76.7%,革兰阳性菌28例,占23.3%。结论肝胆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高,应当重视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培训,制定抗生素临床合理使用管理对策,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
- 曾玲方丽韩林玲
- 关键词:肝胆外科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
- 预见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并发症、肢体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取栓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实施机械取栓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密闭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过程中的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 w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减少脑梗死取栓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其肢体功能。
- 林玲李静菡甘香
- 关键词:脑梗死预见性护理并发症肢体功能
- 授权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授权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的63名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授权管理模式,对比授权管理模式前后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护理质量。结果授权管理后,护理人员的职业目标、职业价值观、职业认同、职业态度、职业自我概念水平均高于授权管理前(P <0.05)。授权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情感耗竭水平均低于授权管理前(P <0.05)。授权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急救知识技能、器械药物管理、文书质量、三基考核成绩均高于授权管理前(P <0.05)。结论授权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缓解职业倦怠,且能有效提高其护理水平,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
- 林玲张春霞李静菡
- 关键词:授权管理急诊护理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
- 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集束化管理预防效果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ICU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在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94例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入选对象经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接受环境护理等ICU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管理,统计和对比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21.28%,对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10.64%,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应用集束化管理可有效抑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 方丽韩林玲
- 关键词:ICU多重耐药菌集束化管理
- 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对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予以绿色通道护理,比较两组的救治效果、入导管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5.45%)高于对照组(81.82%),入导管室时间(26.27±4.35)min、住院时间(10.43±2.07)d短于对照组[(37.26±2.98)min、(15.29±2.73)d],并发症发生率(2.27%)低于对照组(18.19%),护理满意度(95.45%)高于对照组(8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介入治疗患者应用绿色通道护理路径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入导管室及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 陈秋燕卓梅娟林玲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救治效果
- 无创人工呼吸机治疗慢支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林美珍林玲
-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治疗护理慢性支气管炎呼吸衰竭病人
- 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人体模型结合SBAR沟通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设计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人体模型结合SBAR沟通模式,探讨其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应用思维导图整理交接班信息、构建人体模型,并结合SBAR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践。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交接班的时长、交接班效果以及对病情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交接班总时间由(37.82±7.05)min降至(34.28±6.79)min,交接信息质量从(23.97±1.35)分提高到(24.68±1.24)分,护士的互动与技持从(16.05±1.21)分提高到(16.89±1.06)分,交接班效率从(12.48±1.75)分提高到(13.04±1.48)分,病情掌握评分由(77.32±5.92)分提高到(82.46±6.24)分,实施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思维导图构建的人体模型结合SBAR沟通模式能够缩短交接班时间,提高交班效率,改善交接班效果,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程度。
- 郑丽娇徐吉涛林玲谢颖彬林超龙庄耀宁
- 关键词:交接班思维导图
- 经皮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对稽留流产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皮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对稽留流产患者心理状态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医院行清宫术的稽留流产患者96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用经皮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治疗仪联合综合性护理可改善稽留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月经恢复。
- 林淑娟林玲郑红
- 关键词:稽留流产综合性护理心理状态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