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菠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云南省精神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样本静置对AcT5diff血细胞分析仪自动混匀分析结果的影响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混匀方式后测试血细胞的结果分析,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的自动混匀功能能否充分混匀静置时间较长标本。方法:以自动进样(自动混匀)和手工混匀+自动进样(自动混匀)两组不同的检测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直线回归方程统计分析。结果:2种混匀方式的检测结果对WBC、HGB、PLT三个项目无差异,但对RBC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自动混匀功能不能充分混匀长时间静置的标本,直接检测会导致RBC结果偏低。
- 张少川杨菠张海庆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
- 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9年3月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就诊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50例、糖尿病患者50例及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A组,将其中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作为B组,将其中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C组,将其中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D组.对各组人员均进行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检测,并比较其检测的结果.结果:与D组体检者相比,A组患者、B组患者、C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均较高,P<0.05.与A组患者、C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均较高,P<0.05.结论:降钙素原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张海庆张少川杨菠槐艳
- 关键词:降钙素原
-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异常反应曲线分析与处理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葡萄糖氧化酶法单试剂测定血糖时出现异常反应曲线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出现异常反应曲线1例,对样本稀释后重新进行检测,观察反应曲线.结果 稀释后反应曲线逐渐正常,异常反应曲线检测结果显著低于稀释后正常反应曲线结果.结论 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时,在高血糖浓度时有较小概率出现异常反应曲线,导致检测结果不真实,需引起注意.
- 张少川杨春霞张海庆杨菠
-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法血糖
- 血清锂浓度水平及危急值在精神科的应用被引量:6
- 2021年
- 目的分析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近3年来血清锂浓度监测及危急值情况,为精神病专科医院合理安全使用碳酸锂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5月1915例患者血清锂浓度监测数据结果,以及危急值发生率、临床处理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设定的锂离子参考范围0.4~1.2 mmol·L^(-1),危急值范围为≥1.5 mmol·L^(-1))。结果 1915例锂离子检测结果中,女性患者血清锂浓度高于男性,男女患者血清锂浓度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血清锂浓度呈递减趋势,不同年龄组血清锂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锂浓度监测的危急值发生率为2.04%(39例),临床处置率为100.00%,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89%。结论锂盐的个体化差异较大,对于长期使用锂盐治疗的患者,为确保用药安全,建议定期监测锂离子浓度;同时建立合理的危急值报告制度,可以促进医、护、技间各环节的配合与协调,进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张少川陈志祥黄秋燕张海庆杨菠周莉胡怡黄朝红杨春霞
- 关键词:锂盐危急值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