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梅
- 作品数:41 被引量:64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C-CIK细胞对荷B细胞淋巴瘤SCID小鼠的抗肿瘤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DC-CIK细胞对荷B细胞淋巴瘤SCID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培养DC、CIK细胞和Namalwa细胞,用流式检测DC-CIK细胞的免疫表型,用MTT法检测DC-CIK细胞的溶瘤效应。采用4~5周龄的CB-17 SCID小鼠26只,每只经腹腔接种7.5×106Namalwa细胞制备人B细胞淋巴瘤模型。将荷瘤9 d的SCID小鼠随机分为盐水组、环磷酰胺组、DC-CIK细胞治疗组。观察荷瘤SCID小鼠的存活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DC与CIK细胞共培养6 d时,CD3+CD56+双阳性细胞为28.4%。在1∶5、1∶10和1∶20效靶比时,DC-CIK细胞对Namalwa细胞的杀伤率分别是75.34%±9.34%,82.30%±9.18%和90.73%±3.81%。SCID小鼠的中位成瘤时间为(18.67±1.94)d。盐水组、环磷酰胺组和细胞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00±6.36)d、(35.17±9.77)d和(47.67±6.30)d,与盐水组比较,细胞治疗组的生存时间延长(19.67±4.7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环磷酰胺组和细胞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实验中未观察到荷瘤鼠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DC-CIK细胞能延长荷B细胞淋巴瘤SCID小鼠的生存期,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 华映坤曾蓉杨艳梅王伟刘德胜杨慧史克倩撒亚莲严新民
- 关键词:DC-CIK细胞淋巴瘤小鼠免疫治疗
-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应用硼替佐米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初治MM患者48例,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研究组给予BDT方案治疗(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照组给予CDT方案治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2组的诱导化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研究组中有10例CR(41.7%),6例VGPR(25%),4例PR(16.6%),3例SD(12.5%),1例PD,OR率为83.3%。对照组中有2例CR(8.3%),3例VGPR(12.5%),10例PR(41.7%),7例SD(29.1%),2例PD(8.3%),OR率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2%,对照组患者为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感染等是主要不良反应。结论:硼替佐米方案治疗MM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安全可靠,尽管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但作为靶向性治疗新药,由硼替佐米组成的治疗方案是值得在临床推广。
- 辜学忠闻艳陆智祥杨艳梅史克倩沈晓梅赖洵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
- 吡喃阿霉素治疗急性白血病被引量:1
- 2002年
- 王云娟沈晓梅赖洵李正发闻艳杨艳梅陆智祥
- 关键词:联合化疗吡喃阿霉素急性白血病
- 病例报告
- 本文介绍一例男性患者,38岁,2009年5月因反复发热,诊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 (染色体46,XY),予DA方案1疗程化疗取得PR,2周后予FLAG方案1疗程取得CR,又予DA方案1疗程巩固后于2009年9月1...
- 杨艳梅沈晓梅杨同华史克倩辜学忠
- 关键词:淋巴结结核病理机制疾病诊断
- 二联保护剂深低温冻存自体血小板回输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中的研究与应用
- 杨同华李正发赵仁彬邓明倩杨艳梅李蓉史克倩杨振宇胡芃陆智祥
- 造血干细胞移植开创了人类移植治疗的新时代,尤其是在治疗血液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预处理后的骨髓抑制空虚期,患者都必须要输注血小板支持,以预防严重的出现死亡导致治疗失败。输注血小板是减少或防止出血的基本而不可替代...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病输血传播性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氟康唑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真菌感染62例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杨艳梅沈晓梅史克倩赖洵杨同华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2003年
- 史克倩沈晓梅杨同华王云娟赖洵李正发闻艳杨艳梅陆智祥
- 关键词: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孢菌素A再生障碍性贫血
- 利妥昔单抗体内净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商品名:美罗华)体内净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方法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1、+8天运用利妥昔单抗375mg/m^2的体内净化。结果7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未观察到利妥昔单抗的严重毒副反应。移植后随访1~2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个月),均未见疾病进展或复发。结论利妥昔单抗净化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CD_(20)^+ NHL的疗效,有助于清除微小残留病灶,延长NHL的生存期。
- 史克倩沈晓梅杨同华杨艳梅闻艳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利妥昔单抗
- 全文增补中
-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患者,张×,女,22岁,汉族,未婚,电视台工作人员。患者于1997年12月7日淋雨后感畏寒,全身酸痛,发热,双下肢浮肿,自服感冒药,病情日渐加重。一月后体温高达40度,伴腹涨,于1998年1月19日住我院消化科,查体:体...
- 沈晓梅史克倩杨同华赖洵王云娟杨艳梅
-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细胞淋巴瘤非化脓性外周造血干细胞文献复习
- 文献传递
- 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
- 2005年
- 沈晓梅史克倩杨同华赖洵王云娟李正发杨艳梅赵仁彬闻艳陆智祥
- 关键词: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病例报告化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