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越红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省漳州市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视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临床护理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临床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电视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卧床时间、引流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评分、胸管留置时间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为(20.5±5.2)h,引流量为(148.2±19.5)ml,对照组卧床时间为(31.2±2.8)h,引流量为(167.4±18.3)ml,观察组卧床时间、引流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电视胸腔镜下胸外科手术患者治疗中采用有效的临床护理配合,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缩短患者卧床时间,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疼痛程度有效减轻,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提高,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黄秋叶苏毅鹃李越红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胸外科手术临床护理
-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术后复苏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术后的效果,并对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于本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儿术中均采用喉罩下静吸复合麻醉,术后待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拔除喉罩后,观察组即刻静脉给予氯胺酮0.25 mg/kg,对照组即刻静脉给予芬太尼0.5μg/kg。对比两组患儿出室时间(拔除喉罩后至可安全送恢复室的时间)和留置时间(恢复室观察时间),并记录拔除喉罩后两组患儿术后躁动、喉痉挛、术后恶心呕吐及二次插管等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小儿腹腔镜手术术后的复苏安全有效,能有效较低患儿术后躁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蒋李维李越红林玉霜
- 关键词:氯胺酮亚麻醉剂量腹腔镜手术术后
- 丁卡因咽喉部表面浸润麻醉在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丁卡因咽喉部表面浸润麻醉在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心血管效应及术后患者苏醒质量情况。方法2014年4~8月选择18~50岁、ASA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及麻醉苏醒期的躁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躁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丁卡因喉部表面浸润麻醉能有效地减轻支撑喉镜下全身麻醉患者的心血管反应和咽喉部迷走神经的反射,减少术后躁动,可以作为静脉麻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理想辅助手段。
- 蒋李维李越红林玉霜
- 关键词:丁卡因麻醉声带息肉
- 盲探徒手与喉镜辅助置入喉罩在婴幼儿麻醉应用的对比分析
- 2017年
- 目的比较盲探徒手与喉镜辅助置入喉罩在婴幼儿麻醉应用时一次成功率及对婴幼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比较术后拔除喉罩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50例,分为盲探徒手组(徒手组)和喉镜辅助组(喉镜组),各25例。记录麻醉前(T0),罩前(T1),罩后(T2),拔罩前(T3),拔罩后1min(T4)、5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末梢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1次成功插罩率、2次成功插罩率和改行导管插管率,同时观察拔除喉罩时喉罩带血和术后患儿是否发生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儿在T1时SBP、DBP、HR均明显降低(P<0.05);在T2、T3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4、T5时,徒手组的SBP、DBP、MBP、HR比喉镜组明显升高(P<0.05);喉镜组的一次成功率96.00%明显高于徒手组72.00%(P<0.05);术后拔除喉罩时,喉镜组无患儿发现喉罩带血,徒手组8例(P<0.05);术后喉镜组有3例患儿发生喉痉挛,徒手组有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镜辅助置入喉罩在婴幼儿麻醉应用时,可提高其成功率,减少应激反应,术后咽部并发症少。
- 蒋李维李越红林玉霜
- 关键词:喉罩盲探喉镜婴幼儿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