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丽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7H指数: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聚吡咯功能化磁性凹凸棒复合材料吸附和催化降解水溶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
- 本文以聚吡咯(PPy)功能化磁性凹凸棒设计合成出同时具有吸附和催化降解功能的新型氮掺杂的磁性复合材料(ATP-MnFe2O4@PPy),通过批吸附实验的方式研究了ATP-MnFe2O4@PPy对水溶液中有机染料的去除能力...
- 李晓丽张云贺馥
-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催化降解
- 文献传递
- 水污染控制工程“理论-实验-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 2025年
-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知识点多而散,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必修课程。课程教学应在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基础之上,更注重学生工程化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而原有的以专业知识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探索了融合基础理论、实验教学、专业技术、工程实践和职业素养培养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专业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工程应用和实践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得到全面均衡发展的环境类复合型人才。
- 李晓丽程修文刘琴许银银
-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
- 植物碳同位素组成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在水分利用效率中的应用被引量:37
- 2008年
- 碳同位素组成(δ(13C))综合反映了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气孔的传导和CO2的固定,可以作为植物在环境中生理机能变化的指标,用于研究植物生理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降水、温度、光照、土壤盐度、大气CO2浓度等因素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植物叶片气孔传导和CO2的固定,导致植物的δ(13C)发生变化。降水因素对δ(13C)影响最明显,温度对δ(13C)产生的影响较复杂。一般情况下,大气中CO2通过影响植物叶片的内外压力,使植物δ(13C)发生变化。植物δ(13C)不仅可以反映光合作用过程中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而且与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正相关性,因此,碳同位素技术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中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 殷树鹏张成君郭方琴李晓丽张云
-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水分利用效率
- 黄土高原定西鲁家沟黄土剖面15ka以来的环境演变被引量:2
- 2007年
- 根据鲁家沟黄土剖面粒度、磁化率、有机质和碳酸盐含量等气候代用指标的变化和^14C测年结果,分析和讨论了定西地区近15cal.kaBP以来气候演化的过程。结果表明15cal.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1)末次冰期晚期(14900~11200cal.aBP),气候较为寒冷干旱;(2)全新世早期(11200~7560cal.aBP),气候开始转暖转湿,但整体上较为寒冷;(3)全新世中期(7560~3600cal.aBP),气候温暖湿润,夏季风强盛;(4)全新世晚期(3600-1200cal.aBP),气候变得干旱,夏季风强烈减退,风尘堆积旺盛,形成了现代黄土和表土层。该区末次冰期晚期以来的环境变化是不稳定的,气候存在频繁次级波动。1500-1200cal.aBP的晚全新世期间,有机质含量出现峰值,表明气候总体向干旱化发展的同时,叠加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 李晓丽张成君冯兆东张云
- 关键词:环境变化全新世黄土高原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 2024年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是兰州大学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实践课程。通过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使学生加深对水污染控制工程基础理论和各种废水处理技术的掌握,了解相应实验设备的操作,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运行和管理,污水处理方法的比选以及工艺流程的构建等,旨在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各种处理技术解决实际水污染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和提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与技术型专业人才,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核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革新,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 李晓丽程修文刘琴许银银
- 关键词: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
- 甘南藏族游牧民定居研究——基于碌曲城南新区牧民新村的调查
-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普遍关注。面对日益严重的西部草原生态问题,“游牧民定居”日益成为全社会瞩目的焦点。在政府力量的推动下,游牧民定居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
- 李晓丽
- 苯乙烯系双腈胺螯合树脂对水相中As(Ⅴ)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将PS-DCDA树脂用于水相中As(Ⅴ)的吸附净化处理,探讨了溶液的pH值、初始As(Ⅴ)质量浓度、接触时间、温度、NaCl、竞争性阴离子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对As(Ⅴ)的吸附等温线、动力学和热力学。结果表明,NaCl和竞争性阴离子(Cl-、SO24-、CO23-、NO3-、HPO24-等)明显地抑制了PS-DCDA树脂对As(Ⅴ)的吸附。PS-DCDA树脂对As(Ⅴ)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式,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As(Ⅴ)在树脂上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粒子内扩散方程表明,表面吸附和内部扩散参与到As(Ⅴ)的吸附过程当中。PS-DCDA树脂对As(Ⅴ)的热力学参数表明,PS-DCDA树脂对As(Ⅴ)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已吸附As(Ⅴ)的PS-DCDA树脂可以用0.1 mol/L NaOH有效解吸,解吸后的树脂对As(Ⅴ)仍具有较高的吸附量。
- 李晓丽王雪艳张斯娣马小杰李彦锋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解吸
- 苯乙烯系螯合树脂PS-EDTA对水相中Pb(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 乙烯、聚丙烯腈、聚乙烯醇、聚甲基丙烯酸酯等基体树脂上连有氨基、羧基、羟基、疏基、酰胺基团、磺酸基团、磷酸基团等特殊功能团时,所得螯合树脂借助离子键合或共价键合可从污染水体中选择性地螯合吸附特定金属离子而达到含重金属废水的...
- 李晓丽李彦锋叶正芳张云杨柳青
- 关键词:苯乙烯系重金属废水处理铅离子
- 磁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文章以碳纳米管为基质负载磁性介质铁酸钴,再用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C_(16))修饰合成了磁性纳米复合材料(CNTs@CoFe_2O_4-C_(16))。运用SEM、TEM、VSM、FTIR等技术对材料进行表征以确定合成材料的表面结构、功能基团和磁性特点等。采用批处理实验模式,考察不同的操作条件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模型模拟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磁性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对孔雀石绿和甲基蓝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9.7%和84.8%。此外,CNTs@CoFe_2O_4-C_(16)的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方程,动力学过程更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 鲁海军李元帅李晓丽
- 关键词:吸附动力学甲基蓝孔雀石绿
- 废水脱氮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5
- 2010年
- 阐述了氮化合物污染的现状及水体中氮化合物的危害。通过比较,总结各种脱氮方法的优缺点,并明确指出了在选择处理技术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重点分析几种生物法脱氮技术的原理及技术特点,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 王耀龙魏云霞李晓丽贾小宁李彦锋
- 关键词:废水处理生物脱氮同步硝化反硝化氨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