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丽

作品数:31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胃癌
  • 10篇合酶
  • 9篇癌组织
  • 6篇氧合酶
  • 6篇胃癌组织
  • 6篇环氧合酶
  • 5篇氧合
  • 5篇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
  • 5篇一氧化氮合酶
  • 5篇诱导型
  • 5篇诱导型一氧化...
  • 5篇诱导型一氧化...
  • 5篇转录
  • 5篇转录因子
  • 5篇细胞
  • 5篇环氧合酶-2
  • 4篇增生
  • 4篇老年
  • 4篇核转录因子

机构

  • 30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30篇李晓丽
  • 18篇林锐
  • 8篇李继昌
  • 4篇田蕊
  • 3篇李建生
  • 3篇李冰
  • 3篇杨胜楠
  • 2篇温培豪
  • 2篇杨轶
  • 2篇王倩
  • 2篇赵向娅
  • 2篇汪晓凯
  • 2篇党晓卫
  • 1篇孔祥东
  • 1篇李天艺
  • 1篇陈杰
  • 1篇符洋
  • 1篇崔玲玲
  • 1篇张江安
  • 1篇杨国杰

传媒

  • 7篇郑州大学学报...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0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替格瑞洛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治疗)和联合组(54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颅底血流动力学水平、神经损伤标志物[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泛素c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RS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躯体生活自理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动脉、前动脉及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S100-β、UCH-L1、NSE、ROS、MDA、GSH水平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替格瑞洛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替格瑞洛可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缓解神经损伤,提升脑内血流,且不良反应较少,复发率较低。
李彩霞汪晓凯李晓丽
关键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神经功能
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调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合并抑郁的现状,并分析甲减患者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0例甲减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甲减健康知识评分、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甲减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有效问卷110例,有效回收率为100%。结果110例甲减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为(12.54±2.97)分,有45例存在抑郁情况,占40.91%。45例存在抑郁的患者中,有21例同时存在焦虑情绪,占46.67%。抑郁患者与无抑郁患者的性别、术后甲减、甲减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经济收入、社会支持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甲减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社会支持情况均是甲减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甲减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性别、甲减病情严重程度、药物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社会支持情况均是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
岳建华张向京李晓丽李建华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抑郁焦虑影响因素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29a的表达及预测肾损害的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NA-29a(miR-29a)表达变化情况及其预测肾损害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9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另选取76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miR-29a表达,另检测肾功能相关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肌酐比值(UACR)]。对比对照组、糖尿病组外周血miR-29a表达及肾功能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糖尿病组外周血miR-29a表达与肾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糖尿病组患者随访6~24个月,统计肾损害发生率,绘制ROC曲线,分析外周血miR-29a对肾损害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糖尿病组外周血miR-29a表达水平、Scr、BUN、UA、CysC、UmAlb及UACR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29a表达与Scr、BUN、UA、CysC、UmAlb、UACR均呈正相关性(r为0.721~0.821,P<0.05)。根据ROC曲线,外周血miR-29a预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损害的最佳截断值为1.6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19%、72.97%,曲线下面积为0.741(95%CI 0.641~0.82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外周血miR-29a相对表达量>1.66均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损害的危险因素(HR=2.375、2.779、4.302,95%CI 1.431~4.096、1.754~4.585、3.145~6.952,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miR-29a表达升高,与肾损害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作为预测肾损害的辅助指标。
赵向娅李晓丽杨轶杨胜楠田蕊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损害
COX-2、NF-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研究COX_2与NF_κB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胃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53例胃癌组织和15例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检测,观察COX_2与NF_κB的表达情况。结果COX_2及NF_κB在胃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状态(62·26%,83·02%),其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6·67%,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COX_2和NF_κB在胃癌中的高表达与浸润深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且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0·437,P<0·01)。结论COX_2及NF_κB参与了肿瘤的形成,且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也有一定关系。
孟聪李晓丽付远辉李继昌
关键词:胃癌环氧合酶-2核转录因子-ΚB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蛋白的表达
2010年
目的:探讨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2和iNOS蛋白在2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19例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53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9%、30.4%、42.1%和62.3%;iNOS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4.8%、52.6%和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2:χ2=16.725,P=0.001;iNOS:χ2=21.300,P<0.001)。胃癌组织中,COX-2和iNOS蛋白在侵及浆膜层组织及有淋巴结转移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未侵及浆膜层组织及无淋巴结转移组织(COX-2:χ2=4.154和5.123,P=0.042和0.024;iNOS:χ2=5.539和8.640,P=0.019和0.003);且两者间有关联(rP=0.351,P=0.006)。结论:COX-2和iNOS参与胃癌形成的全过程,且可能为其早期事件。
李晓丽林锐
关键词:胃癌浅表性胃炎胃黏膜不典型增生环氧合酶-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直接抗病毒药物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糖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观察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老年患者(年龄≥60岁)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c, HbA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水平变化,探讨其糖代谢改善的影响因素。方法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154例,均采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12周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检测HbAc、FPG水平。根据治疗后12周HbAc水平,将154例患者分为糖代谢改善组106例(HbA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5%)和糖代谢未改善组48例(HbAc水平较治疗前下降<0.5%)。比较2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T2DM家族史,T2DM病程,治疗前HbAc、谷丙转氨酶水平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糖代谢未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患者治疗后12周HbAc[(7.03±0.58)%]、FPG[(6.70±0.78)mmol/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7.63±0.79)%、(7.89±0.69)mmol/L](t=-17.309,P<0.001;t=-18.197,P<0.001)。糖代谢改善组体质量指数[(23.41±3.17)kg/m^(2)]、有T2DM家族史比率(46.23%)均低于糖代谢未改善组[(24.83±3.66)kg/m^(2)、64.58%](P<0.05),T2DM病程[(4.42±2.34)年]短于糖代谢未改善组[(6.15±2.38)年](P<0.05),治疗前HbAc水平[(7.80±0.84)%]、Child-Pugh分级A级比率(75.47%)均高于糖代谢未改善组[(7.26±0.48)%、52.08%](P<0.05);2组性别、年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病程(OR=1.522,95%CI:1.251~1.852,P<0.001),治疗前HbAc水平(OR=0.134,95%CI:0.056~0.321,P<0.001)、Child-Pugh分级(OR=3.468,95%CI:1.374~8.754,P=0.008)是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后糖代谢未改善的影响因素。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T2DM老年患者应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取得持续病毒学应答者HbAc、FPG水平下降,T2DM病程、HbAc水平及Child-Pugh分级是其治疗
李冰王倩吕君李晓丽杨胜楠田蕊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老年糖代谢
基于不悦症状理论的烟雾病术后康复期患者症状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深入探讨烟雾病血运重建术后患者的不悦症状体验,为医护人员优化症状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基于不悦症状理论设置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选取2023年3—7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神经外科接受烟雾病血运重建手术后即将出院的12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的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法和Nvivo 11软件分析和整理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1)症状层面:多维度不悦症状体验与心理状态改变共存(躯体不悦症状多样、负性情绪困扰、对家庭负担加重的担忧、渴望减轻不悦症状、期待预后)。(2)症状影响因素层面:生理、心理、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生理因素影响情绪变化与症状感知、情绪与环境的变化影响症状感知)。(3)症状结果层面:积极的症状管理和严重的症状是良好预后的促进和阻碍因素(积极应对可缓解不悦症状、精神支持可改善负性心理、严重的症状影响预后、症状反馈差异)。结论烟雾病术后患者的症状困扰复杂多样,患者渴望减轻不悦症状,期待良好的预后。医护人员应优化症状管理模式,促进多方面支持,减轻其不悦症状体验,改善烟雾病患者的健康结局。
李文亚张满霞王国栋李岚李盟李晓丽
关键词:烟雾病血运重建术症状管理
核转录因子-κBp65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检测胃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32例胃不典型增生及20例相对正常胃黏膜组织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F-κBp65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46.88%、74.60%,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胃癌中,NF-κBp65蛋白在低分化组、侵及浆膜层组及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其在高中分化组、未侵及浆膜层组及无淋巴结转移组(89.66%vs.61.76%;86.49%vs.57.69%;84.62%vs.5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F-κBp65的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此为胃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晓丽林锐
关键词:胃癌胃不典型增生免疫组织化学
微生态制剂联合三联疗法治疗老年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56例被引量:8
2012年
目前推荐的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方案主要为质子泵抑制剂(PPI)和(或)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经典三联、四联疗法,但在根除Hp治疗过程中不断出现的耐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升高及根除率的下降,尤其在老年患者中更为突出[1]。近年来有研究显示[2],微生态制剂有杀灭和抑制Hp的作用。本文探讨经典三联根除Hp疗法联用微生态制剂的疗效。
李晓丽林锐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微生态制剂三联疗法
代谢因素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相关性及风险预测模型建立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代谢相关因素与结直肠息肉(CRP)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探讨C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科就诊且首次行消化内镜检查的患者675例,根据内镜下有无CRP分为CRP组380例、非结直肠息肉(NCRP)组295例。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之间一般特征资料、代谢相关疾病、代谢相关临床指标间的差异,通过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确定CR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该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长期吸烟、长期饮酒、恶性肿瘤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脂肪肝、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外周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实验室指标(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前白蛋白、总胆汁酸、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在CRP组与NCRP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76,P=0.001;χ^(2)=55.927,P<0.001;χ^(2)=13.732,P<0.001;χ^(2)=28.283,P<0.001;χ^(2)=36.936,P<0.001;χ^(2)=7.882,P=0.005;χ^(2)=25.818,P<0.001;χ^(2)=42.334,P<0.001;χ^(2)=17.750,P<0.001;χ^(2)=34.806,P<0.001;χ^(2)=36.732,P<0.001;χ^(2)=36.111,P<0.001;χ^(2)=16.254,P<0.001;Z=2.917,P=0.004;Z=4.508,P<0.001;t=3.771,P<0.001;Z=1.993,P=0.046;Z=2.993,P=0.003;t=4.886,P<0.001;t=4.501,P<0.001;Z=4.376,P<0.001;Z=5.868,P<0.001;Z=4.099,P<0.001;t=2.921,P=0.004)。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684,95%CI:1.200~6.001,P=0.016)、男性(OR=1.895,95%CI:1.291~2.782,P=0.001)、长期吸烟(OR=1.585,95%CI:1.039~2.418,P=0.033)、长期饮酒(OR=1.937,95%CI:1.303~2.880,P=0.001)、恶性肿瘤家族史(OR=1.585,95%CI:1.072~2.334,P=0.021)、糖尿病(OR=1.963,95%CI:1.243~3.102,P=0.004)、高尿酸血症(OR=2.297,95%CI:1.424~3.706,P=0.001),血脂异常(OR=1.809,95%CI:1.249~2.620,P=0.002)是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独立�
陈杰赵倩茹董玲李冰赵向娅杨轶杨胜楠田蕊李晓丽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