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录堂

作品数:218 被引量:1,397H指数:19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0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9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化科学
  • 7篇政治法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8篇农村
  • 43篇资本
  • 42篇农民
  • 41篇人力资本
  • 28篇农业
  • 18篇实证
  • 18篇民工
  • 17篇农户
  • 17篇农民工
  • 13篇影响因素
  • 13篇农村人
  • 13篇农地
  • 12篇技术型人力资...
  • 11篇信息技术型人...
  • 11篇意愿
  • 11篇实证分析
  • 11篇创业
  • 10篇劳动力
  • 8篇新农村
  • 8篇农民创业

机构

  • 2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长江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西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政法大学
  • 2篇宝鸡文理学院
  • 2篇内蒙古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江南大学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2篇西安外国语大...
  • 2篇西安财经学院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商学院

作者

  • 214篇李录堂
  • 26篇薛继亮
  • 12篇王建华
  • 10篇韦吉飞
  • 8篇阚立娜
  • 5篇文龙娇
  • 5篇岳佐华
  • 5篇刘春梅
  • 5篇徐辉
  • 5篇任燕妮
  • 4篇黄建强
  • 4篇李先东
  • 4篇肖湘雄
  • 4篇喻汇
  • 4篇王伟强
  • 4篇马金龙
  • 3篇李楠
  • 3篇寇明婷
  • 3篇姬雄华
  • 3篇刘宓凝

传媒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农村经济
  • 8篇陕西农业科学
  • 7篇商业研究
  • 7篇电子科技大学...
  • 4篇贵州社会科学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农业技术经济
  • 3篇农业经济问题
  • 3篇生产力研究
  • 3篇科技导报
  • 3篇农业现代化研...
  • 3篇生态经济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人力资源...
  • 2篇中国农村观察
  • 2篇理论导刊
  • 2篇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21篇2013
  • 8篇2012
  • 22篇2011
  • 22篇2010
  • 23篇2009
  • 21篇2008
  • 15篇2007
  • 26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人力资本流动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农业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对缓解农村人力资源过剩与人力资本短缺的矛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要实现二元经济到一元经济的转化,必须将大量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至城市。本文探讨了我国农业人力资本流动特点及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同时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出一些建议。
喻汇李录堂
关键词:农业人力资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农民素质
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内涵及形成机理
2013年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在收集存储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利用和传播信息等投资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同时还包括劳动者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整合和吸收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而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它与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迁移、保健、实践经验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累积或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量(传统人力资本)有显著的不同,更与纯粹单一的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也不同,因此,它是一种复合型人力资本和更加现实的人力资本。本文讨论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提出的事实依据,当前传统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研究的局限性,分析了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和观测方式及其生产函数模型,以及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的各种效应。
李录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
牧民草场流转的收入效应分析被引量:18
2019年
草场流转是发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草场资源的方式之一,对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疆和内蒙古的调研样本为例,从总收入、牧业收入、非牧收入剖析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草场流转有助于提高牧民收入,转入草场对非牧收入的影响不显著,对牧业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转出草场对非牧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牧业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相对低收入层级牧民,转入草场对高收入层级牧民牧业收入的作用更大,并可能扩大牧民贫富差距,而转出草场对此影响不显著。由此建议政府加强草场流转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强调流转效率的同时,不能盲目主导草场资源向大户、企业流转,仍需兼顾低收入牧民、避免贫富分化,落实牧区乡村振兴战略。
李先东李录堂苏岚岚夏咏
关键词:家庭收入牧民可持续发展
信息不对称的激励功能研究——基于辩证的思维方式被引量:4
2009年
基于一种辩证思维的方式,运用演绎推理以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和探讨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对学界长期以来在信息不对称消极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补充与扩展,而且重点研究了信息不对称的正向激励作用,分析了其能动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黄金信息分割点"的概念,指出行为痕迹的挖掘和利用是在一定限度内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方法。
王建华李录堂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的总体思路被引量:1
2007年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的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防范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风险防范工作无从下手。确定了目标,才能确定风险防范的方向,并对风险防范的结果做出评价。风险防范的目标和企业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即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应当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
黄建强李录堂章喜为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安全保障最大化
农村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一多一少的成因及对策
2005年
我国农村人才极其短缺,而剩余劳动力一个多亿,这就构成了农村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一多一少的矛盾,其成因是多元的,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政策导向错误和具体制度安排不当的原因。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就应是多管齐下,如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
李录堂张显宏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本
论农户兼业化静态形成机制被引量:3
1999年
高强李录堂
关键词:农户兼业化农业发展
金融支持·农户行为与农地流转被引量:2
2015年
农户可获得的金融支持情况对农户流转行为及农地流转规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陕西省农户获得金融支持情况,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获得农业贷款、是否获得农业补贴、过去3年是否有借款、是否从正规机构借款以及借款的难易程度等金融支持变量对农户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有显著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从财政金融、政策性金融、银行金融和金融产品创新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并对土地流转的非粮化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讨论。
阚立娜李录堂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地流转多元LOGIT模型TOBIT模型
陕西关中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为有效地改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为政府部门制定与之相关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基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调研数据,运用次序Logit模型对当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就业是否得到保障、自己或在世最亲近老人养老是否得到保障、失地后家庭收入是否减少、失地面积比例和土地补偿金补贴金额等因素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较显著。2)提出包括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合理补偿失地农民,土地确权使土地补偿价格市场化,加强失地农民就业保障,土地入股分红帮助失地农民提高收入水平,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养老保障体系,以及成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管理委员会等促进改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议。
杨佳良李录堂汪红梅
关键词:失地农民失业保障养老保障
构建村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评价分析工具,正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活动的基础。从村干部队伍建设、村干部工作环境、村干部培训三个角度分析了构建村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必要性。从国家政策、村干部岗位、胜任力技术和物质基础四个层面论述了构建村干部胜任力模型的可行性。
张海洋李录堂
关键词:村干部胜任力模型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