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帅

作品数:36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3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4篇化学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气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树脂
  • 4篇墓地
  • 3篇岩画
  • 3篇丝绸之路
  • 3篇阻燃
  • 3篇阻燃特性
  • 3篇金属
  • 3篇金属陶瓷
  • 3篇考古
  • 3篇环氧
  • 3篇环氧树脂
  • 3篇基金属
  • 3篇基金属陶瓷
  • 3篇古道
  • 3篇本征
  • 2篇电池
  • 2篇电池组
  • 2篇定位准确率
  • 2篇动力电池
  • 2篇动力电池组

机构

  • 36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云南省文物考...
  • 1篇成都美奢锐新...

作者

  • 36篇李帅
  • 6篇邹华维
  • 5篇陈洋
  • 4篇杨锋
  • 3篇孙兰
  • 3篇杨锋
  • 2篇李钢
  • 2篇杨伟
  • 2篇原海兵
  • 2篇许亮
  • 2篇霍巍
  • 2篇赵振
  • 2篇刘洪涛
  • 2篇杜敏
  • 2篇郭兵
  • 2篇鲍静静
  • 2篇沈艳
  • 2篇张洪
  • 2篇孙立成
  • 2篇唐继国

传媒

  • 4篇中国民族
  • 3篇中国藏学
  • 2篇考古
  • 2篇考古与文物
  • 2篇硬质合金
  • 1篇黄河.黄土....
  • 1篇文物
  • 1篇西藏大学学报...
  • 1篇南方文物
  • 1篇四川建材
  • 1篇藏学学刊
  • 1篇边疆考古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6篇2024
  • 7篇2023
  • 6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自固化、高模量、本征阻燃酰胺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式I所示的酰胺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巧妙地设计合成了同时含有环氧树脂和氨基的树脂,无需混合环氧树脂和固化剂即可实现自固化和快速固化。本发明环氧树脂在具有较高反应活性的同时还兼具优...
邹华维 何俊良陈洋 周勣李帅 衡正光
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日波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2
2022年
一概况皮央·东嘎遗址群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嘎村(图一),是西藏西部一处非常重要的综合性遗址群,其内发现有岩画、墓地、遗址、佛教洞窟等不同时代的各类遗存。1999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四川大学首次对该区域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在格林塘、萨松塘、东嘎V区朗布钦三个地点清理了一批土坑墓、洞室墓和石丘墓[1]。
李帅杨锋杨锋杨锋卢素文(摄影)赵振范梁思哲(绘图)霍巍徐海伦(制图)
关键词:洞室墓
再论西藏的早期金属时代——以近年新出铜、铁器为中心被引量:1
2024年
童恩正先生提出西藏早期金属时代这一概念已近40年,这一“暂时”使用的概念至今未被有效细化。文章认为,基于墓葬内涵和传统的差异,早期金属时代的西藏可以初步划分为三大文化区,铜器和铁器在各文化区出现的先后顺序清晰且间隔明显,但整体接近,故可以从总体层面来对西藏早期金属时代进行阶段划分。第一阶段为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5世纪,为西藏青铜时代;该阶段还可大致以公元前8世纪为界分为早、晚两期。第二阶段为公元前4世纪—公元7世纪初,为西藏早期铁器时代。从早期铜器、铁器的类型及其在西藏不同区域的出现时间和背景来看,早期金属器及其冶炼技术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向和路径传入西藏的不同区域,显示出早期西藏多元的交流网络。
李帅扎西次仁
多层石墨烯添加量对Ti(C0.7,N0.3)基金属陶瓷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采用低压烧结工艺制备了不同石墨烯含量的Ti(C0.7,N0.3)基金属陶瓷刀具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OM)对材料进行微观结构分析,通过X射线衍射(XRD)对材料进行物相分析,测试了金属陶瓷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断裂韧性等力学性能,研究了石墨烯添加量对Ti(C0.7,N0.3)基金属陶瓷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并未改变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结构特征,却可以有效增韧Ti(C0.7,N0.3)基金属陶瓷。随着石墨烯添加量的增加,显微硬度逐渐降低,抗弯强度先上升后下降,断裂韧性呈现先增加后略有下降的趋势。当石墨烯添加量为0.6%时(质量分数,下同),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在抗弯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断裂韧性提高了32.7%。此时,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450.8 MPa和12.85 MPa·m1/2。
李帅孙兰
关键词:增韧
微细管式预冷器流动换热特性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
SABRE(协同吸气式火箭发动机)具有工作范围广、高比冲和可重复使用的优势,得到多国的重视,预冷器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在正常工况下可将发动机来流空气在数十毫秒内从1250K冷却至300K左右,具有极强的深度冷却能力。...
李帅
关键词:结构参数
一种添加石墨烯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石墨烯的Ti(C,N)基金属陶瓷的制备方法,属于金属陶瓷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的添加石墨烯粉末的Ti(C,N)基金属陶瓷材料所用原料为:混合粉末组成为:碳氮化钛粉末(1~5μm)40‑60wt%;钴粉和...
孙兰范洪远李帅
文献传递
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出土鎏金银冠初探被引量:2
2022年
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出土的鎏金银冠展示了隋唐时期存在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一类冠帽样式,这类冠帽样式应该是基于本地文化传统并杂糅了包括中原内地、北方草原,以及中亚地区等多元文化的结晶。其中金银冠理念可能来源于北方草原文化的传统,与稍后的契丹冠帽有诸多相似之处;方形之制和冠前垂旒的做法应受到了中原内地的影响。冠上的龙、凤与狮子图像当具有特殊意涵,它们在冠帽上有不同的方位配置,反映了该冠主人对不同动物意涵及其文化背景和观念的差异化理解。该冠上的宝石来源同样多元,反映了汉唐时期高原丝绸之路的兴盛。从出土状态并结合文献资料来看,该冠有可能是作为丧葬仪式中的“衣冠代用品”,供墓主人灵魂在死后世界使用。通过该冠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我们对青藏高原地区古代冠帽制度的认识,同时也可以看到多民族和多元文化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交往交融交汇。
李帅祝铭
关键词:青藏高原文化交融
用于动力电池组的逆流式冷却系统及动力电池组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组的逆流式冷却系统及动力电池组,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多个冷却单元,多个所述冷却单元平行设置,所述冷却单元内设置有两套交错布置的冷却通道,所述两套交错布置的冷却通道内冷却介...
杜敏李帅李钢莫政宇唐继国刘洪涛鲍静静孙立成杨伟可汗
文献传递
基于朴素贝叶斯的个人信息传播扩散源定位的观测点部署方法
准确定位个人信息传播扩散源点,对于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通过部署一定量的观测点,并且通过观测点收集数据传播信息来对数据扩散源点进行定位。本发明针对观测点部署问题,发现观测点部署位置选择与...
郭兵沈艳张洪沈云柯周文迪李帅郭妍彤许亮倪维成曾春明
文献传递
硅橡胶粘接结构湿热老化寿命预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橡胶粘接结构湿热老化寿命预测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本发明利用相对湿度、温度、界面结合能和小分子扩散系数预测硅橡胶粘接结构界面的老化寿命,用于预测的计算公式为:<Image fil...
陈洋李帅邹华维 高云菲 何双江 古熙文 岳耀群 刘俊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