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
-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电气工程更多>>
- 一种肿瘤定位热塑膜的冷却定型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定位热塑膜的冷却定型系统,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台、连接组件、风冷件以及驱动件,支撑台包括至少两个板体,其中一个板体用于支撑人体,另一个板体上设有与人体的侧部轮廓相对的异形槽,其中,风冷件通过...
- 邱凌平李克李勇殷皓泽汪森
- CT引导下的两种插植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的2种插植技术在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于医院接受近距离放射治疗的6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插植方式不同分为塞子引导组(31例)与徒手插植组(34例)。塞子引导组采用3D打印塞子辅助引导插植,徒手插植组采用徒手插植。比较两组的高危临床靶区(HR-CTV)体积、HR-CTV的90%和98%体积受照射剂量D90%和D98%、HR-CTV的适形性指数(CI)及重要危及器官(OARs,包括膀胱、直肠、乙状结肠)的0.1%、1%、2%体积受照射剂量D0.1%、D1%、D2%。结果塞子引导组的HR-CTV体积为(54.9±26.9)cm^(3),小于徒手插植组的(69.9±44.8)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子引导组HR-CTV的D90%和D98%分别为(6.02±0.65)Gy、(5.14±0.37)Gy,均低于徒手插植组的(6.20±0.76)Gy、(5.26±0.54)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子引导组HR-CTV的CI为(0.81±0.04),高于徒手插植组的(0.76±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塞子引导组的膀胱和直肠D0.1%、D1%、D2%均低于徒手插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乙状结肠D0.1%、D1%、D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徒手插植相比,3D打印塞子辅助引导插植可优化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的靶区三维适形度,降低重要OARs的受照射剂量。
- 张婷邱凌平李克殷皓泽彭绿英曾超李丹田秋红
- 关键词:宫颈癌近距离放射治疗
- 改进型BMIT激励源设计及磁场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设计一种符合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要求的脑磁感应成像激励源,以满足临床应用中人体安全性的需要。方法:在该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采用有源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参照IEEEStdC95.1人体电磁暴露安全标准,计算、设计和实现3种激励线圈和激励电路,以产生符合安全标准的激励磁场,并对所产生的激励磁场进行初步测量和评估。结果:平面矩形聚焦线圈在线圈中心处10MHz、1MHz、200kHz最大磁感应强度分别为0.005、0.057、0.189T,沿着轴线方向磁场逐步衰减,且磁场由轴线方向两侧也逐步衰减,斜率分别约为0.0002、0.002、0.007T/cm。结论:测量区域内的场强均满足安全性要求。安全性激励源的实现为临床安全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李文哲秦明新焦腾张华周伟李克
- 关键词:激励源激励线圈
- 大鼠脑水肿神经细胞模型介电特性的实验研究
- 2011年
- 在宽频范围(100~10 MHz)内,测量正常和水肿神经细胞模型的电导率与介电系数的频谱图,比较水肿前后神经细胞的电导率与介电系数的区别。采用SD大鼠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建立正常神经细胞模型,对其缺氧处理后建立水肿神经细胞模型,应用Agilent4294A阻抗分析仪分别对10组对照组模型、正常神经细胞模型和水肿神经模型的电特性进行检测。三种模型的电导率存在显著差异。水肿神经细胞模型的电导率大于其他两种模型的电导率,而正常神经细胞模型的电导率大于对照组模型的电导率。本实验有效地检测出正常神经细胞模型与水肿神经细胞模型的电导率差别,为应用脑磁感应成像对脑水肿相位差的检测提供了依据。
- 李克罗娟娟杨浩李文哲秦明新
- 关键词:脑水肿介电特性电导率介电系数
- 基于LabVIEW的MIT软件鉴相平台的实现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把软件鉴相方法应用于磁感应断层成像(Magnetic Induction Tomography,MIT)检测系统中,建立MIT软件鉴相平台。方法:使用LabVIEW对数据采集卡编程,实现信号的采集,并使用频谱分析法、相关法以及相敏检测法提取参考信号与检测信号的相位差,实现软件鉴相。结果: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的软件鉴相平台。结论:软件鉴相能够应用到单通道MIT相位差检测系统中,建立的软件鉴相平台能够精确地测量相位差。
- 周伟秦明新焦腾李克李文哲张华杨卫民焦明克
- 新型MIT激励源和最佳激励线圈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4
- 2009年
- 为了提高磁感应断层成像(MIT)系统性能,设计高性能的脑磁感应断层成像(BMIT)激励源,选择最佳的激励线圈。设计输出可调的大功率激励源电路,用软件ICAP仿真输出正确波形,并制作实现电路。计算设计聚焦式和螺线管式激励线圈,通过磁场测试和神经细胞相位检测实验,得到最佳激励线圈。在一定工作频率下,激励源输出功率可调范围为0.035~31.4W,稳定输出电流峰值大于1A,频率稳定度达10-9,谐波失真小于-51dB。通过比较三种激励线圈磁场,得到圆形螺旋聚焦线圈对细胞相位检测最为有效。该激励源的输出功率可调范围大,频率稳定度高,谐波失真小。采用圆形螺旋聚焦线圈更有利于组织电导率信息的提取。
- 焦明克秦明新梁文文杨浩王文勇胡晓彦张华李克周伟
- 关键词:激励源功率放大磁场分布
- 两种验证系统在非均整模式下肺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比较瓦里安VitalBeam直线加速器自带的PD验证系统与IBA公司的Compass三维验证系统在非均整模式(FFF)下肺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FFF下SBRT计划,分别采用直线加速器自带的PD验证系统和Compass三维验证系统进行剂量验证,比较PD实测剂量、Compass计算剂量、Compass重建剂量的γ通过率,以及Compass计算剂量、重建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的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偏差。结果 PD实测剂量、Compass计算剂量、Compass重建剂量的γ通过率均>90%;PD实测剂量的γ通过率均高于Compass计算剂量、Compass重建剂量,且Compass计算剂量的γ通过率高于Compass重建剂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D组(Compass计算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比较)和CRD组(Compass重建剂量与治疗计划系统计算剂量比较)的靶区、危及器官剂量参数的剂量偏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 PD验证系统的验证效果优于Compass三维验证系统,而Compass三维验证系统的独立计算和实测重建功能可以全面分析理论照射剂量与实际照射剂量的差异,为精准放射治疗的实施提供依据。
- 邱凌平李克殷皓泽张婷阙与清李勇
- 关键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MIT低频相位检测单元设计及检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在脑磁感应成像系统中实现低频高精度相位检测功能.方法:设计了一个频率为200kHz的相位检测单元,包括可变增益放大器、窄带带通滤波器,并使用了射频锁定放大器SR844.结果:该检测单元的放大倍数为17.7~61.1dB,相位分辨率为0.02°.对脑神经细胞模型进行了相位检测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证明设计的相位检测单元能检测出正常神经细胞模型产生的相位差,为进一步的脑水肿检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梁文文秦明新焦明克杨浩王文勇李克胡晓彦周伟
- 关键词:非接触相位检测锁定放大器
- CBCT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放疗摆位误差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基于CBCT图像配准和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比较两种体位固定方式在左侧乳腺癌深吸气屏气(deep inspiration breath hold,DIBH)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25例。A组采用Klarity多功能体位固定板,B组采用Klarity多功能体位固定板结合头颈肩部塑形垫固定,两组患者均采用DIBH模式进行全乳放疗。应用CBCT在前3次放疗及以后的每周进行1次摆位验证,CBCT扫描与模拟定位CT配准记录得到误差数据,比较两组摆位误差的差异。治疗全程采用光学体表监测系统(Optical surface monitoring system,OSMS)在线监测。结果:B组在Lat(左右)、Lng(进出)、Pitch(侧倾)、Roll(纵倾)、Rtn(旋转)6个维度方向的配准误差小于A组的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rt(升降)的摆位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功能体位固定板结合头颈肩部塑形垫固定技术能够降低左侧乳腺癌放疗患者的摆位误差,推荐使用多功能体位固定板结合头颈肩部塑形垫固定和DIBH技术对左侧乳腺癌患者进行放疗。
- 李克李勇邱凌平张战民黄焱秋阙与清
- 关键词:摆位误差乳腺癌
- 新型功率可调MIT激励源设计及其磁场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设计输出功率可调的MIT激励源和3种类型的激励线圈,以提高MIT相位检测的精度。方法:通过选取PA19放大器芯片,设计200 kHz工作频率下可调输出的功率放大电路;通过计算,设计制作了螺线管线圈和2种聚焦线圈;最终测试比较各激励线圈的磁场分布,并在不同激励线圈的磁场下对圆柱形铁块进行相位测试。结果:激励源输出峰值电流大于1 A,圆形螺旋聚焦线圈的磁场由线圈轴线向两边衰减斜率最大,约为0.06 T/cm,且在该激励线圈磁场中,对铁块的相位检测结果最大。结论:该激励源输出功率可调范围大,采用圆形螺旋聚焦线圈磁场聚焦效果最佳、相位检测效果最好。
- 焦明克秦明新梁文文胡晓彦张华周伟李克李文哲
- 关键词:磁场分布相位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