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云华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5篇地基
  • 5篇动力排水固结
  • 5篇动力排水固结...
  • 5篇排水固结
  • 5篇排水固结法
  • 5篇固结
  • 5篇固结法
  • 4篇淤泥
  • 4篇淤泥地基
  • 4篇吹填
  • 4篇吹填淤泥
  • 4篇吹填淤泥地基
  • 3篇静动力排水固...
  • 3篇加固效果
  • 2篇地基加固
  • 2篇预压
  • 2篇预压法
  • 2篇真空预压
  • 2篇真空预压法
  • 2篇排水固结法加...

机构

  • 6篇广州大学

作者

  • 6篇李云华
  • 5篇张季超
  • 2篇许勇
  • 1篇马哲
  • 1篇殷伟希

传媒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广东土木与建...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4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不同加固方法处理吹填淤泥地基的对比分析
以大亚湾石化区填海工程中吹填淤泥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探讨真空预压法和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在相同面积、同一吹填口吹入淤泥的H1和I1地块中应用的情况。同时从地基沉降值、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原位测试指标等方面,分...
李云华张季超
关键词: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法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效果
文献传递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某吹填淤泥地基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以大亚湾石化区某填海工程为背景,介绍了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地基的试验研究,采用"先轻后重、少击多遍、逐级加能"的施工工艺,使软弱地基力学性能和变形能力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节约了工程工期和造价,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李云华马哲张季超许勇
关键词:地基加固吹填淤泥动力排水固结法填海工程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弱地基
以某填海工程为背景,介绍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弱地基的现场情况,阐述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施工工艺,分析了施工期间的孔隙水压力、地表沉降等监测数据,通过室内土工试验、静力触探对比试验评价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的加固效果,实际...
李云华张季超
关键词:软弱地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施工工艺加固效果
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某吹填淤泥地基试验研究
以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填海工程中吹填淤泥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介绍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新近吹填淤泥地基试夯区的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先轻后重、少击多遍、逐级加能、逐层加固"的强夯施工工艺,可使软弱地基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得到了较大...
李云华张季超许勇
关键词:吹填淤泥动力排水固结法地基加固
文献传递
近场地震动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选用宽频远场地震Kanai-Tajimi模型与He-Agrawal近场脉冲地震速度脉冲模型,对现有的典型近场地震记录进行非线性数值拟合,调整其脉冲分量与宽频分量的比值,得到不同脉冲分量的地震波;文中以一幢8层基础隔震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合成近场地震波下基础隔震结构的水平及转动动力响应,结果表明含有脉冲分量的近场地震动比远场地震动破坏力更大;基础隔震体系能有效地减小上部结构在近场地震动中的响应。
殷伟希李云华
关键词:基础隔震结构近场地震动
不同加固方法处理吹填淤泥地基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以大亚湾石化区填海工程中吹填淤泥地基加固工程为背景,探讨真空预压法和静动力排水固结法两种地基处理方法在相同面积、同一吹填口吹入淤泥的H1和I1地块中应用的情况。同时从地基沉降值、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原位测试指标等方面,分析了真空预压法在H1地块、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在I1地块的加固效果,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更适用于该区域的吹填淤泥地基加固。
李云华张季超
关键词:吹填淤泥地基真空预压法静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