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伟
- 作品数:27 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武定地震序列剪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3
- 2000年
- 根据陈培善和Duda 提出的具有ω3 模型的谱衰减模式, 利用云南武定M= 6.5 地震序列的近场数字化记录资料, 研究了近场地面运动峰值位移dm 、峰值加速度am 参数与环境应力τ0 值的依赖性. 一个新的考虑是假定峰值参数与介质Q的相关性, 并由此导出了用3 种地面运动峰值参数测定环境应力τ0 值的3 个关系式. 用这些关系式计算了武定地震序列的环境应力τ0 值. 结果表明, 3 个关系式计算的τ0 值基本一致, 绝大多数地震的平均τ0 值在5.0~35 MPa 的范围, 属高应力值地震序列; 高应力值被限制在紧靠主震震中附近的较小范围内,环境应力值的等值线的精细结构分布与强余震密切相关. 对τ0 值的时空特征分析表明, 该地震序列是在特定的地震构造交汇部位和高应力背景下发生的地震破裂过程.
- 秦嘉政钱晓东张俊伟谢庆茵
- 关键词:地震序列地震数据武定地震
- 云南强震地点预测与中短期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 秦嘉政钱晓东叶建庆皇甫岗刘丽芳张俊伟和宏伟胡永龙苏有锦许彦李白基
- 该项目为云南省科技厅2001年9月批准,计划4年完成的“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NG46),课题组按计划圆满完成,并且在许多研究内容及成果方面超额完成了原课题设计任务,于2005年12月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专家组作...
- 关键词:
- 关键词:强震
- 川滇西部流动地震实验场地震机理与预测研究
- 秦嘉政钱晓东蔡静观皇甫岗苏有锦付虹李白基李永莉林辉张俊伟陈铁牛
- 该项目研究内容包括了数字地震观测与震源参数研究;川滇强震活动与区域构造关系研究,认为活动地块的运动性状、地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边界断裂的深浅耦合关系是造成板内强震的重要原因;云南强震活动的有序迁移图像研究,提出地震活动“有...
- 关键词:
- 关键词:地震活动图像数字地震S波分裂
- 小孔径数字化台网资料在短临预报中的运用研究
- 秦嘉政钱晓东张俊伟谢庆茵叶建庆李白基罗娣华
- 该项目为“九五”期间中国地震局重点资助的数字地震研究领域的前沿性课题,课题研究工作中分析处理了大量丰富的小孔径数字台网记录的多次地震序列资料,采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地震学研究技术,从震源物理、孕震物理力学过程、震源参数、地震...
- 关键词:
- 关键词:数字地震学地震预测
- 成组连发过程中的大姚6.2和6.1级地震被引量:1
- 2004年
- 从中强地震成组连发的角度,分析了成组连发过程中大姚间歇性6级双震孕育和发生的震源环境及其运动学与动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着重比较了本次双震和历史上两次6级间歇性双震的序列参数和地震波动力学参数,对深入揭示云南成组地震韵律特性的力学背景和地震活动趋势的研究将有所启发。
- 张俊伟李永莉叶建庆王琼伟
- 关键词:中强地震波速比应力降
- 1995年云南孟连西7.3级地震的前震序列特征与主震的关系
- 1975年海城前震是最典型的前震序列例子。然而在分析1995年云南孟连西7.3级地震的前震序列时,发现跟踪最大前震6.2级的余震序列中有一组较大震级的地震呈现出随时间增长不断线性递增的特点(图1),这种特点在云南其他震例...
- 刘祖荫钱晓东张俊伟
- 关键词:前震序列
- 文献传递
- 云南地区地震序列的P值和b值变化特征被引量:8
- 2000年
- 从云南地区 1 965年有台网记录以来的地震序列中选取 2 7个序列 ,根据大森 -宇津地震频度衰减公式得到其中 2 3个余震序列的 P值 ;根据古登堡 -里克特地震频度与相应震级之间公式得到其中 2 4个余震序列的 b值 ;并给出 P值和 b值的空间分布。P值的空间分布存在较明显区域性 ,而 b值的分布较复杂。
- 李忠华苏有锦蔡明军张俊伟刘祖荫
- 关键词:地震序列P值B值地震活动
- 中、强震前的热异常现象被引量:3
- 2003年
- 利用云南多震区的地面气温资料对上世纪 90年代在云南发生的中、强震及在周边发生的强震进行了分析研究 ,发现中、强地震前热异常现象 (震中附近地面气温月距平值即ΔTij≥ 1 0成片出现 )是普遍存在的 :强震前震中及相邻地区春季回暖明显早于其相临年份 ;与卫星遥感OLR资料相比地面气温资料有其自身的优点。
- 顾菊开张俊伟马骏康
- 关键词:地震前兆卫星遥感资料
- 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时间分布与强震活动被引量:2
- 2004年
- 对云南及邻区环境剪应力场时间变化作了分析研究 ,表明因高剪应力值地震在时间上的集中分布 ,而形成了环境剪应力场显著增强的时段。高剪应力值地震的发生是构造应力场增强的直接表征 ,环境剪应力场高值分布区和高剪应力值地震集中发生时段的出现 ,与强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密切相关。追踪分析环境剪应力场的时间变化 ,是地震危险性中、短期预测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环境剪应力场不同时间段的变化 。
- 王绍晋张俊伟王赟赟李忠华
- 关键词:强震活动环境剪应力场中短期预测
- 反投影全球子台网P波记录研究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破裂过程被引量:12
- 2011年
- 我们运用反投影远震P波研究了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的破裂过程.通过台站响应函数对从IRIS下载的经过波形筛选的206个震中距在30°~95°间的台站进行选取.29个能够得到最好台站响应函数且波形相似度高的台站的记录被用于最终的反投影研究.在研究中我们运用4阶方根叠加法和2 s窗长、1 s滑动的滑动窗对总时长为100 s,始于P波前20 s的波形记录进行反投影.反投影结果显示玉树地震震源破裂时间为20 s,破裂尺度为60 km.在玉树地震的整个破裂过程中能量主要在两个时间和空间上释放.一个能量释放点是震后6 s,位于震中附近;另一个是震后12 s,位于震中位置东南,靠近结古镇的区域,且这次能量释放是玉树地震破裂过程中能量最大的.最大能量释放地点和实际震害最重的区域相吻合.反投影远震P波得到的震源破裂模型是软件自动生成的震动图的有效补充,能为震后应急救援服务.
- 徐彦张俊伟苏有锦
- 关键词:玉树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