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春
- 作品数:17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郑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程度,了解双黄连口服液在治疗患儿中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于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病毒唑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炎性应激相关血清指标,数据采用SAS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性应激相关血清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3d观察组患儿血白细胞介素-4(IL-4)、IL-10、IL-13水平分别为(32.53±3.42)(20.11±3.08)(15.58±2.40)pg/ml及(25.87±2.90)(16.56±2.81)(10.16±1.87)pg/ml,其均高于对照组的(40.39±3.81)(27.65±3.42)(20.67±2.64)pg/ml及(33.69±3.57)(24.21±3.34)(17.82±2.51)pg/ml,治疗后的促炎及其他炎性应激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黄连口服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炎性应激状态的敏感程度较高,因此,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相对更好。
- 崔喜红马彩云崔伟丽张会春崔瑞玲
- 关键词:双黄连口服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与黏膜纤毛结构的变化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研究及观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与黏膜纤毛结构的变化情况,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于医院诊治75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75名健康同龄儿童为对照组,将两组儿童的红细胞免疫与黏膜纤毛结构指标进行检测与比较,并比较观察组患儿呼吸道感染不同严重程度与感染部位检测结果,数据采用SAS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FEER)为(60.25±3.98)%、协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ATER)为(55.34±4.70)%、直向肿瘤红细胞花环(DTER)(29.62±2.88)%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为(15.65±1.74)%,均低于对照组,黏膜纤毛结构指标异常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道感染不同严重程度与感染部位者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红细胞免疫处于较差的状态,而黏膜纤毛结构异常情况也较明显,应给予充分重视。
- 崔喜红尚清崔伟丽张会春崔瑞玲
- 关键词:患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红细胞免疫
-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分析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儿吞咽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28例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例)与观察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Vitalstim吞咽治疗仪干预。治疗周期30天,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梗死患儿吞咽功能。
- 段佳丽张会春郭晓玲高超
-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吞咽治疗仪脑梗死
-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早期介入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早期介入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
- 张会春李文霞尚清
- 关键词:手足口病吞咽功能障碍吞咽治疗仪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早期介入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早期介入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加用Vitalstim吞咽治疗仪。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有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且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治疗仪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手足口病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 张会春李文霞尚清
- 关键词:吞咽治疗仪吞咽功能障碍手足口病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康复中的疗效被引量:2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58例有行走能力且存在踝跖屈肌痉挛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sbJL捏脊等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加用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系统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被动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表面肌电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MAS评分均降低,踝关节ROM,GMFM站立及走、跑、跳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腓肠肌的肌电积分(iEMG)降低较对照组明显,自主收缩时胫骨前肌的iEMG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可成为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 李靖婕尚清马彩云张会春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痉挛型脑性瘫痪康复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痉挛肌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的疗效比较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比较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与痉挛肌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肌电生物反馈(EMGBF)组、痉挛肌(STE)组。2组均给予运动疗法等常规治疗,EMGBF组加用Myo Trac生物刺激反馈系统治疗,STE组加用痉挛肌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踝关节被动活动度(ROM)比较。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MAS量化评分均降低,踝关节ROM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MGBF组MAS量化评分、踝关节ROM指标均治优于STE组(P均<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较痉挛肌更能显著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痉挛。
- 张会春李文霞耿香菊尚清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痉挛型脑瘫
- 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收治小儿癫痫患者共10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处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以常规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组间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托吡酯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小儿癫痫可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李文霞张会春高超尚清
- 关键词:小剂量托吡酯奥卡西平小儿癫痫
- 康复机器人对手足口病恢复期并下肢瘫痪患儿的康复疗效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研究康复机器人对手足口病恢复期并下肢瘫痪患儿的康复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60例手足口病恢复期并下肢瘫痪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号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比较6周后两组下肢肌力、平衡能力、关节活动度、步态参数、下肢运动能力。结果:干预6周后,观察组髋关节屈曲肌力评级、膝关节伸展肌力评级、Berg平衡量表评分(Berg balance score,BBS)、髋关节活动度、膝关节活动度、步长、步速、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分别为3.08±0.62,3.18±0.60,50.36±7.92,23.17°±3.45°,26.39°±4.31°,(51.27±14.83)cm,(64.72±14.38)m/min,(23.14±5.3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0±0.58,2.85±0.63,45.89±8.12,20.65°±4.63°,22.96°±4.74°,(44.65±12.91)cm,(58.01±12.46)m/min,(20.27±3.62)分(均P<0.05)。结论:采用康复机器人辅助步行训练,可以增强手足口病并下肢瘫痪患儿下肢肌力,改善平衡能力与关节活动度,建立正确步行模式,促进下肢运动能力恢复。
- 张会春耿香菊马彩云李文霞尚清
- 关键词:手足口病下肢瘫痪康复机器人
-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应用
-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瘫儿童康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46名有行走能力且存在踝跖屈肌痉挛的双瘫患儿(其中男24名,女22名,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1.2岁,腓肠肌痉挛改良Ashworth评...
- 李靖婕尚清马彩云张会春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脑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