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建国
- 作品数:25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二)
- 2002年
- (四)模式结构分析 1.模式结构合理性分析在大农业生产系统中,初级生产产品部分作为商品直接输出,部分则经过1-2次或更多阶次转化,进行次级生产(动物、食用菌生产)。
- 夏彤庞建国于淑梅
- 关键词:庭院经济生态农业模式
- 生根剂对苜蓿扦插的影响初探被引量:19
- 2011年
- 选用8920mf多叶苜蓿(Medicago sativa cv. 8920mf)作为扦插材料,以常用生根剂吲哚丁酸-萘乙酸(0.2%)对其进行处理,研究自然条件下苜蓿的扦插技术及吲哚丁酸-萘乙酸的施用对扦插材料成活率、发芽天数、生根数、新株高、分枝数的影响,为大田应用扦插技术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苜蓿扦插要防止连续降雨对成活率的影响,施用吲哚丁酸-萘乙酸对扦插材料有明显的缩短发芽时间、促进生根、提高分枝数的作用。
- 耿慧王志锋刘卓金春花庞建国徐安凯
- 关键词:生根剂苜蓿扦插成活率
- 根蘖型苜蓿——公农3号被引量:2
- 2010年
- 公农3号根蘖型苜蓿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于上世纪90年代选育成功的优良苜蓿品种。该品种源自艾尔古奎恩、海恩里奇思、兰吉兰德、斯普里德、公农一号5个苜蓿材料,通过试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建立无性系,进而建立多元杂交圃,测定后代一般配合力,筛选到理想的优良无性系组合。
- 耿慧徐安凯王志锋刘卓于洪柱周艳春庞建国金春花
- 关键词:根蘖型苜蓿优良无性系一般配合力苜蓿品种优良单株多元杂交
- 苜蓿品种比较研究初报被引量:10
- 2005年
- 收集国外苜蓿品种6个、国内苜蓿品种4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于2005年安全越冬,参试各品种株高、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枝条密度、枝条直径均以国外品种表现上佳,但大部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旱作条件下,国内育成品种鲜干草产量明显高于国外品种,干草产量与国外品种表现好者无显著差异;国外品种叶量均明显高于国内品种,且差异显著;旱作条件下,国外品种较之国内品种不存在生产性能优势;国外品种质量明显优于国内品种。国外品种在其适应性未确定的情况下,切勿盲目引进。
- 于淑梅付友谊耿慧庞建国
- 关键词:苜蓿品比性状
- 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种植业“三元结构”生产模式研究
- 夏彤赵玉民王喜春于淑梅赖宪明于洪春吴树林付友谊庞建国胡成华杨德新吕礼良张国梁王大广杨丰福
- 该项目结合优质肉牛产业化生产,提出了适合吉林省农业生产实际的种植业三元结构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克服了吉林省畜牧业和产廉价蛋白源匮乏的弊端,实现了种植业与畜牧业的科学耦合。可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各项技术符合绿...
- 关键词:
- 关键词:种植业
- 庭院经济型生态农业模式与配套技术(四)
- 2002年
- 2.经济功能分析农村庭院是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高度集聚的亚系统,是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场地,大部分农户产品的贮藏、保鲜、加工、转化均在此进行,农村庭院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优劣,往往决定着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农村庭院既为农业生态系统土地资源的一部分,它本身也是生产场地,故而其本身之产品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 夏彤庞建国于淑梅
- 苦麻菜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02年
- 苦麻菜又叫苦荬菜、曲麻菜等。原产于我国安徽省,为野生植物,经多年的栽培驯化,在长江以南各省区已大面积广泛栽培利用。我省于1973年从上海市引入,在全省六个地区进行了联合试种观察,结果均表现良好,目前正在推广普及,作为养猪、养禽的优质青饲料。
- 庞建国夏彤于淑梅
- 关键词:苦麻菜饲料作物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收割采种
- 公农一号苜蓿草
- 2002年
- 公农一号苜蓿是吉林省农科院畜牧分院经多年的栽培选育而成的。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普遍栽培,目前在我国牧草品种中,各地反映比较良好的一种苜蓿,在生产上应用较广泛。公农苜蓿(简称)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直根系;主茎直立,株高60—100厘米;叶为三出复叶;总状花序,花紫色或深紫色;荚果螺旋状,含种子5—8粒,肾脏形、黄褐色,千粒重1.5—2克。公农苜蓿在土壤PH7.5—8的范围内较为适宜,适于壤土、沙壤土栽培。
- 庞建国夏彤于淑梅
- 关键词:牧草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 不同苜蓿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的研究被引量:24
- 2010年
- 用0(CK),0.2%,0.4%,0.6%,0.8%和1.0%溶液分别对15个苜蓿品种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幼根长和幼苗高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其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果表明:用0.6%,0.8%或1.0%NaCl溶液进行苜蓿种子萌发期耐盐性鉴定较为合理。1.0%NaC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其幼根长及其幼苗高可作为苜蓿品种种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对15个苜蓿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幼根长、幼苗高、半致死浓度和耐盐极限浓度5个鉴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苜1号、龙牧801号、WL-525耐盐性最强,其次是龙牧803号,耐盐性最弱的为MagnumV-wet。
- 刘卓王志锋于洪柱耿慧周艳春庞建国金春花徐安凯王君芳
- 关键词:苜蓿耐盐性发芽率
- 不同苜蓿品种若干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本研究根据5个苜蓿品种单株鲜重、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和茎叶比5个性状的田间观测结果,进行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茎叶比与单株鲜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尽管各苜蓿品种的5个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但各品种株高、分枝数、枝条直径、茎叶比与单株鲜重的灰色关联度则大致相似。其中以枝条直径最大,株高次之,分枝数与茎叶比又次之。该结果对高产苜蓿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于淑梅耿慧卢占江李洪涛庞建国
- 关键词:苜蓿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