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学霞

作品数:34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博士后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理学
  • 5篇电子电信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机械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等离子体
  • 7篇数值模拟
  • 7篇值模拟
  • 5篇等离子
  • 5篇发光
  • 5篇大气等离子体
  • 4篇电致发光
  • 4篇发光特性
  • 3篇电离
  • 3篇电离度
  • 3篇有机电致发光
  • 3篇阻挡放电
  • 3篇介质
  • 3篇介质阻挡
  • 3篇介质阻挡放电
  • 3篇光谱
  • 3篇PVK
  • 3篇大气化学
  • 2篇低温等离子体
  • 2篇电致发光器件

机构

  • 34篇河北大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石家庄经济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唐山劳动技师...

作者

  • 34篇庞学霞
  • 11篇邓泽超
  • 10篇李霞
  • 7篇梁伟华
  • 7篇贾鹏英
  • 5篇杨少鹏
  • 4篇赵树民
  • 4篇冉俊霞
  • 4篇董丽芳
  • 3篇李雪辰
  • 3篇段书兴
  • 3篇李庆
  • 3篇杨雅茹
  • 3篇张雪峰
  • 2篇王英龙
  • 2篇邱晓丽
  • 2篇刘素玲
  • 2篇张少朋
  • 2篇徐征
  • 2篇赵谡玲

传媒

  • 6篇物理通报
  • 5篇河北大学学报...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2篇物理学报
  • 2篇实验室科学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河北理科教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物理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人工晶体学报
  • 1篇第11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Si薄膜光学性质和弹性常数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厚度为0.54~3.30nm纳米Si薄膜的电子结构、光学性质及弹性常数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纳米Si薄膜是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随着纳米Si薄膜厚度的减小,带隙逐渐增大;薄膜的光学吸收边发生蓝移,吸收带出现宽化现象;弹性常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呈现尺寸效应。
梁伟华王秀丽赵亚军庞学霞王英龙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光学性质
气轨上弹性振子的受迫振动
2007年
线性系统的受迫振动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得很多,然而线性只存在于理想情况下.当有关参量变得非常大时,各种情况的非线性将变得越来越明显.非线性不仅在物理方面而且在许多方面都显示出重要的性质.数学的发展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相结合,引起更多的人来研究这个课题.关于非线性的影响较多的用力学系统来研究.我们设计了一个简易的非线性受迫振动系统进行实验.
梁伟华段书兴庞学霞
关键词:气轨非线性计算机
缓冲气体对激光烧蚀制备掺Er纳米Si晶薄膜结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XeCl脉冲准分子激光器,保持激光脉冲比为1∶3,分时烧蚀Er靶和高阻抗单晶Si靶,在10 Pa的Ne气环境下沉积了掺Er非晶Si薄膜.在氮气保护下,分别在1 000℃,1 050℃和1 100℃温度下进行30 min热退火处理.对所得样品的Raman谱测量证实,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晶化程度提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了所制备的掺Er纳米Si晶薄膜的表面形貌,并与相同实验参数、真空环境下烧蚀并经热退火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e气的引入,使形成轮廓明显的掺Er纳米Si晶粒的退火温度降低,有利于尺寸均匀的晶粒的形成.
周阳刘云山褚立志段平光邓泽超庞学霞王英龙
关键词:脉冲激光烧蚀RAMAN谱
60km高空大气等离子体中离子密度随时间演化的数值模拟
2007年
利用建立的大气化学零维模型,模拟了60 km高空的大气化学反应,研究了带电粒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动力学规律,计算得出电子在60 km高空的寿命为1.107 8×10-5s,给出了电子密度及其他带电粒子密度随时间的演化图,并与地面附近的数值模拟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对探讨大气物理化学反应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等离子体隐身及再入技术的研究和环境污染的监测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庞学霞赵树民邓泽超李霞李红莲
关键词:等离子体大气化学数值模拟
铱配合物掺杂体系的发光特性研究
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远低于理论值,主要原因就是大部分二线态激子的能量没有得到利用。因此,如何设计新型高效率的磷光掺杂 PLED 体系及其器件结构,提高三线态激子发光量子效率是目前有机电致发光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杨少鹏张雪峰杨雅茹赵谡玲徐征宋丹丹李艳蕊李庆庞学霞
关键词:铱配合物发光性能
文献传递
TC-1在近磁尾观测到地向流的偏转被引量:3
2016年
使用TC-1卫星在2004年到2007年磁尾探测数据,将以往高速流的研究拓宽到较低的速度,统计分析其从-13.4RE到-5RE地心距离内的空间演化.研究发现:(1)在向着地球运动的过程中,地向流发生率在日地连线附近减小,但在晨昏两翼的发生率增加,且在黄昏侧的发生率最高;这表明地向流在运动到近地时向着晨昏两翼偏转.(2)越靠近地球,流速V和Vx越小,Vy和Vz的变化幅度较小并且具有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所以地向流在近地运动过程中,不仅在晨昏方向上偏转,而且在南北方向上偏转.(3)地向流期间,等离子体密度整体偏小;但是随地心距离的减小,密度整体上逐步增加.(4)平行和垂直于磁场的流速具有明显的晨昏不对称性.在黎明侧的平行流速比黄昏侧大,在黄昏侧的垂直流速比黎明侧大.鉴于较大的垂直流速易触发与电流中断关系密切的不稳定性,我们推测电流中断更容易出现在黄昏侧.(5)除个别位置处的热压和磁压相当外,磁压在总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日地连线附近的总压较大,晨昏两翼处的总压相对较小;从而在晨昏向上产生较大的压力梯度,导致地向流在晨昏两翼偏转和发生率增大.在晨昏两翼,距离地球较近的位置处观测到了较小的压力;而在日地连线附近,距离地球较远的位置才可以观测到较小的压力;压力分布的这个统计特征说明过去事例研究中电流中断出现在不同的位置可能是由近地磁尾的压力分布造成的.
马玉端杨建庞学霞
关键词:偏转压力梯度
初速度对测定黏滞系数的影响
2006年
利用斯托克斯公式对小球从不同高度 h 下落进入液体中的初速度 v_0与达到匀速运动时的平衡时间 t_0和运动距离 s_0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推导,给出了不同高度 h 下的平衡时间 t_0和运动距离 s_0的公式和曲线.
庞学霞段书兴李霞梁伟华贾鹏英
关键词:斯托克斯公式落球法
开放大气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密度时间演化的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05年
利用大气化学反应的零维模型,模拟了地面附近的大气化学反应,研究了电子和主要离子在大气化学反应中的动力学规律和机制,给出了电子密度及其他带电粒子密度随时间的演化图.所得结果对进一步了解大气中的物理化学反应和空气动力学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对飞机的等离子体隐身和大气环境污染与监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庞学霞董丽芳
关键词:等离子体大气化学数值模拟
导热系数测定仪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
2009年
综合常规PID控制和专家系统的优点,设计了导热系数测定仪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它是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核心进行温度信息的采集、数据运算与温度的控制,具有汉字液晶显示、实时时钟、和计算机通讯等功能。文中简述了设计方法,对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
段书兴陈永申庞学霞
关键词:导热系数智能PID专家系统恒流源
不同微场分布函数对Stark线型的影响
2009年
利用不同的微场分布函数研究了其对Stark加宽光谱线型的影响。根据Stark加宽理论,考虑到等离子体中的离子碰撞,Stark加宽本质上是一种非对称的光谱线型,其中微场分布函数对光谱线型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Holtsmark分布和Nearest—Neighbor场分布下的Stark光谱线型差别不太大,但是Mayer模型对Stark加宽光谱线型影响较大。并且随着离子加宽参数的减小,三种不同的微场分布函数对Stark光谱线型的影响逐渐减小;随着电子加宽参数的减小,不同的微场分布函数对Stark光谱线型的影响也逐渐减小;同时发现,当离子加宽参数减小到一定程度时,不同微场分布函数对整个光谱线型的影响基本相似,这也正说明离子间碰撞剧烈时对光谱线型的影响很大。
冉俊霞张少朋李红莲郝晓辉庞学霞
关键词:光谱学光谱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