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向辉
- 作品数:20 被引量:98H指数:5
- 供职机构:唐山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空心钉治疗内踝骨折
- 2008年
- 曹晓强尹向辉闫连元
- 关键词:骨折骨钉骨折固定术
- 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病规律,以及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4年3月90例THA术后预防性应用LMWH患者发生DVT的情况,其中应用LMWH剂量为5000U/d者39例(高剂量组)、2500U/d者51例(低剂量组);并与2002年2月-2003年2月90例THA术后未应用LMWH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各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病程、假体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1个月内对照组19例(21.1%)、高剂量组2例(5.1%)、低剂量组5例(9.8%)发生DVT,对照组与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男女患者、年龄>65岁及≤65岁者、创伤及骨病患者DVT发生率比较,以及以上因素组间同一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骨水泥型患者DVT发生率均高于非骨水泥型患者(P<0.05);组间同一类型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分别为(463.5±234.2)、(342.4±231.6)(288.2±141.6)mL;高、低剂量组之间、低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水泥型THA术后患者DVT发生率提高;LMWH可显著降低其发生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杨佐明刘晓明戴士峰刘昆鹏张艳蕊孙健尹向辉
-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术后并发症
- 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陈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桡骨远端陈旧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桡骨远端陈旧骨折并骨折远端向背侧移位30例,采用桡背侧切开复位并植骨术,外固定架固定。结果其中25例经过6~15个月随访,桡腕关节恢复正常解剖关系,畸形矫正,骨折均一期愈合,功能良好。结论在桡骨远端陈旧骨折并骨折移位不适合进行掌侧切开复位的病例中,应用外固定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 刘昆鹏戴士峰杨佐明尹向辉
- 关键词:桡骨远端陈旧骨折外固定架
- 关节镜清理术序贯中药组方熏洗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49例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关节镜清理术后序贯中药组方熏洗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KO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行关节镜清理术,研究组拆线后序贯采用医院自拟中药方剂熏洗患膝,每日2次,每次40~60 min,连续1个月。1个月后对比两组Lyshlo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关节液炎性介质水平,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1个月后,研究组Lyshlom评分为(77.6±5.5)分,高于对照组的(75.3±5.9)分,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1为(115.2±31.5)ng/L、IL-6为(92.6±25.3)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142.6±45.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2.3±37.4)ng/L、(105.6±28.5)ng/L、(161.3±48.2)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21,P=0.35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8.26%,高于对照组的64.6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68,P=0.080)。结论老年KOA患者实施关节镜清理术后序贯中药局部熏洗能进一步减轻肿胀,缓解疼痛,降低关节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改善膝关节功能。
- 尹向辉孙健裴秋艳张庆恩戴士峰张艳蕊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膝关节功能炎性介质
- 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间室骨关节炎伴内翻畸形的18例患者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42~57岁,平均(51.20±4.80)岁,均同期行关节镜探查清理前交叉韧带重建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术后1、6、12、24个月行门诊随访,复查双下肢全长及患膝正侧位X线片,了解截骨线愈合情况,测量下肢机械轴通过点,胫骨后倾角;末次随访时行Lachman试验、KT-1000试验客观评价膝关节前后稳定性,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平均(28.30±5.70)个月,期间无关节僵直、感染、骨不愈合或延迟愈合,2例术后患肢胫后静脉血栓形成,给予积极抗血栓治疗。末次随访时,患者Lysholm评分、Tegner膝关节运动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测量下肢机械轴由术前内翻(7.05±2.34)°调整到术后外翻(1.22±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9.16±1.41)°,术后(10.24±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患者在连续X线片上显示出进行性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明显加重表现,末次随访患肢查体Lachman试验阳性3例。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可有效改善关节稳定性及骨关节炎症状,临床效果满意,但较高的关节炎进展率及韧带松弛率不容被忽视。
- 刘国立李亮易凡谢坤南尹向辉张艳蕊戴士峰
- 关键词:胫骨高位截骨前交叉韧带骨关节炎
- 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小腿骨钢板外露并感染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VSD)在小腿骨折钢板固定术后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钢板外露并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1例有皮肤或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小腿骨钢板外露患者采用清创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后,在创面上行二期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伤口。结果21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新鲜,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经随访1年以上无感染复发及破溃。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能够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创面污染,是控制感染和治疗骨外露的有效方法。
- 刘昆鹏杨佐明戴士峰尹向辉张艳蕊孙健魏亚恒
- 前交叉韧带翻修手术的中长期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不同移植物用于前交叉韧带翻修的中期疗效,分析影响翻修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首次翻修的45例患者资料,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0~58岁,平均(38.45±9.54)岁。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采用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Tegner运动评分进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采用基于KT-1000侧侧差值评估,关节镜探查软骨损伤情况按照Outerbridge分级评估。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3个月,平均(41.75±8.62)个月。翻修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时,患者临床指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X线片复查,与术前比较部分病例出现明显骨质密度降低,所有患者重建骨隧道无明显扩大,移植物固定装置无明显失效表现。翻修移植物为自体腘绳肌腱、同种异体肌腱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软骨损伤越重术后临床结果越差,关节软骨损伤>2级较关节软骨损伤≤2级对术后IKDC评分的影响更明显(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翻修重建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自体腘绳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作为翻修移植物的临床疗效相当。术者经验丰富、移植物直径>8 mm、关节软骨损伤无或轻度以及充分的手术宣教、积极的心理疏导是前交叉韧带翻修预后的积极因素。
- 刘国立尹向辉戴士峰孙昌俊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翻修同种异体肌腱
- 下肢血液循环泵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并探讨下肢血液循环泵联合利伐沙班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关节科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行全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术后予基础护理+利伐沙班抗凝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下肢血液循环泵,每日2次,连续使用10-14 d,对比两组术后2,7 d凝血功能、下肢周径,并观察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2 d凝血活酶时间(APTT)[(34.3±5.8)s比(30.2±4.6)s],术后7 d凝血酶原时间(PT)[(15.9±3.5)s比(14.3±3.1)s]、APTT[(36.8±5.3)s比(34.3±4.9)s]均长于对照组(t1=3.250,t2=2.014,t3=2.041,P〈0.05);术后2 d观察组与对照组大腿周径[(47.5±4.1)cm比(49.6±4.5)cm],小腿周径[(37.2±2.9)cm比(38.7±3.3)cm];术后7 d两组大腿周径[(46.2±4.0)cm比(48.2±3.8)cm]、小腿周径[(36.2±2.7)cm比(37.6±2.5)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43,t2=2.024,t3=2.138,t4=2.242,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8.11%(3/37)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27.27%(9/33,χ2=4.510,P=0.034)。结论血液循环泵能通过改善下肢血流,增加纤溶活性,发挥抗凝作用,联合利伐沙班可有效预防下肢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 尹向辉张庆恩张雪松张艳蕊孙健戴士峰
- 关键词:利伐沙班深静脉血栓
- 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在治疗骨科深部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 杨佐明戴士峰张艳蕊魏亚恒于美文裴秋艳刘昆鹏尹向辉
- 课题通过研发设计"双阀门侧孔式灌洗管"和"脉冲式灌洗法",以及在灌洗液成分和保留内固定物治疗感染等方面进行研究,对传统灌洗术进行多方面改良和创新。应用改良方案对不同部位、不同情况的骨科深部感染进行灌洗治疗,安全地提升了灌...
- 关键词:
- 封闭负压吸引在小腿骨外露并感染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小腿外伤后,软组织往往因较严重的挫伤而发生坏死。软组织缺损感染是外科临床上的常见病症,首先治疗需要较长的时间、较高的费用,其次常规的换药治疗加大了医生工作量,而且往往疗效不佳。本科自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小腿骨折固定术后皮肤或软组织缺损,骨外露并感染患者25例,经清创并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进行治疗后取得满意效果。
- 张艳蕊刘昆鹏杨佐明戴士峰尹向辉孙健魏亚恒
-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骨外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