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宣佶

作品数:25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面上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肝硬化
  • 4篇胆汁
  • 4篇纤维化
  • 4篇肝纤维化
  • 3篇胆汁性
  • 3篇胆汁性肝硬化
  • 3篇通络
  • 3篇通络方
  • 3篇外科
  • 3篇胃镜
  • 3篇口腔
  • 3篇腹水
  • 2篇胆囊
  • 2篇胆总管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胆汁性
  • 2篇原发性胆汁性...
  • 2篇诊治
  • 2篇食管
  • 2篇食管胃

机构

  • 20篇解放军第81...
  • 9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江苏省中医药...
  • 2篇江苏省中西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5篇宣佶
  • 6篇田耀洲
  • 6篇王峰
  • 5篇宗光全
  • 5篇文卫
  • 3篇杨剑
  • 3篇徐华兵
  • 3篇徐琳
  • 3篇王伟
  • 3篇刘绪舜
  • 3篇张宇飞
  • 2篇刘仁民
  • 2篇胡春萍
  • 2篇张伟
  • 2篇蔡雪婷
  • 2篇曹鹏
  • 2篇安振涛
  • 1篇杨雅
  • 1篇刘春艳
  • 1篇汪勇

传媒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肝脏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2篇吉林中医药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第13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恩替卡韦分散片在初治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9年
抗病毒抗纤维化及调节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显著提高了肝硬化的治疗效果,甚至逆转代偿期的肝硬化病情[1]。但临床中仍常遇到初治肝硬化腹水的患者,此类患者HBsAg、HBVDNA水平往往偏低或为阴性,本研究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在初治肝硬化腹水HBV阳性患者中应用的疗效,报道如下。
胡大山刘春艳胡建强刘欢宣佶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阳性患者恩替卡韦分散片初治DNA水平
一次性胃镜外套管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胃镜外套管,包括具有中空通道的中空管体,依次套接于中空管体上的咬口器和收集容器;中空管体的首端延伸入口腔和咽喉直至胃部,末端分布在体外用于胃镜穿入;收集容器设置在中空管体的末端,其容腔与中空通道...
宣佶文卫杨剑徐华兵赵志飞
文献传递
26例甲状腺Hurthle细胞肿瘤的外科诊治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至2008年收治的26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结果本组行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2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9例,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及峡部切除2例,甲状腺全切除术2例,甲状腺全切除加患侧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1例。术后病理:甲状腺嗜酸细胞腺瘤23例,嗜酸细胞癌3例,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切除标本中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甲状腺滤泡型腺瘤2例及桥本甲状腺炎4例。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14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选择适宜的外科手术方式和术后长期密切随访对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治非常重要。
宗光全刘绪舜王峰陈坚宣佶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胃癌合并肝硬化手术后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评价胃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手术后的远期生存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合并肝硬化胃癌患者的术后随访资料,分析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Cox回归分析发现 TNM分期是 Child A 级患者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而MELD评分是Child B级患者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远期生存主要受肿瘤复发影响,而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的远期预后主要决定于肝功能状态而非肿瘤手术方式。
徐琳王峰宗光全王伟张宇飞宣佶刘仁民
关键词:胃癌肝硬化外科治疗
化肝通络方改善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和Th17细胞分化介导的机制研究
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通过临床研究,评价了化肝通络方(Huagantongluofang,HGTLF)治疗乙肝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随后制备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探讨化肝通络方干预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研究肝纤维...
宣佶
关键词:肝纤维化TH17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鼠模型的改良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构建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并对经典结扎胆总管(BDL)复制模型方法进行适当改进。方法 80只SD雄性成熟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只、B组40只,分别运用胆总管结扎法和肝门部肝总管缝扎法先后两次造模,各取其中10只为假手术组进行对照,术后1周眼眶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球蛋白(A/G),术后4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肝脏组织α-SMA和CK-19表达水平。结果两种方法均表现出明显肝功能损害;标本胆小管增生明显,肝脏假小叶形成,达到早期肝硬化,肝脏α-SMA和CK-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胆总管结扎组死亡率为66.7%,肝门部肝总管缝扎组死亡率为26.7%。结论肝门缝扎法可成功建立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大鼠模型,能够明显降低模型动物死亡率,提高模型质量及实验效率。
宣佶田耀洲曹鹏胡春萍蔡雪婷张伟
关键词:胆总管结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肠上皮化生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肠上皮化生属胃癌癌前病变(PLGC),由于目前胃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不易实施病因预防,因此从胃癌癌前病变着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预防胃癌发生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对肠上皮化生的研究已较为全面,尤其是病因、诊断等方面,但无法阻断或逆转其发展。研究表明,中医药可以逆转或阻断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对肠上皮化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虽然中西医对肠上皮化生的认识及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足之处。
张敏芬宣佶田耀洲
关键词:肠上皮化生胃癌诊治
克罗恩病外科治疗19例
2011年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诊断、手术及术后维持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检查及诊断、手术情况及诊断、术后并发症及维持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克罗恩病误诊率高,术前明确诊断为克罗恩病的仅3例,误诊率为84.21%.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系症状为主,19例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痛发生率为100%,症状与病变部位有关.本组病例急诊手术3例,择期手术16例,急诊手术占15.79%.其中4例患者为2次手术,占21.05%.术后切口感染2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32%.术后维持缓解12例,占63.16%.有效5例,占26.32%.复发1例,占5.26%.结论:克罗恩病有较高的误诊率,病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是该病易误诊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兼有治疗和明确诊断的双重意义.手术可解决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恰当的药物维持治疗可望减少复发.
栾洋宗光全陈坚宣佶徐琳王伟王峰刘绪舜
关键词:克罗恩病手术
干扰lncRNA SBF2-AS1通过靶向调控miR-582-5p表达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lncRNA SBF2-AS1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乳腺癌细胞MCF-7、SK-BR-3、MDA-MB-231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用RPMI-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取对数生长期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将miR-582-5p模拟物及阴性对照(NC)、SBF2-AS1干扰表达载体(siRNA)及阴性对照转染至MCF-7细胞,记为miR-582-5p组、miR-NC组、si-SBF2-AS1组、si-NC组;将SBF2-AS1干扰表达载体分别与miR-582-5p抑制剂及阴性对照共转染至MCF-7细胞,记为siSBF2-AS1+miR-582-5p组、si-SBF2-AS1+anti-miR-NC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乳腺细胞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MCF-7、SK-BR-3、MDA-MB-231中SBF2-AS1和miR-582-5p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CF-7细胞活性;Transwell检测MCF-7细胞迁移和侵袭数目;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BF2-AS1和miR-582-5p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乳腺细胞HCC1937相比,乳腺癌细胞MCF-7、SK-BR-3、MDA-MB-231中SBF2-AS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iR-582-5p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干扰SBF2-AS1表达或过表达miR-582-5p后,MCF-7细胞活性显著降低,MCF-7细胞中迁移和侵袭数量显著降低(均P<0.05)。SBF2-AS1可靶向调控miR-582-5p的表达。抑制miR-582-5p表达可部分逆转干扰SBF2-AS1表达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结论:干扰lncRNA SBF2-AS1可通过上调miR-582-5p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张平弟宣佶吴永丰
关键词:乳腺癌增殖迁移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6年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防治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我院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并发症和生存时间。结果 4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按基础肝病分为慢性肝炎组(chronic hepatitis B,CHB)20例和肝硬化组(liver cirrhosis,LC)20例,ACLF患者占同期住院肝病患者的比例在2012、2013年最高,此后比例逐渐下降。<35岁年龄组是CHB高发年龄段(12/20,60.0%),35~60岁是LC组的高发年龄段(17/20,85.0%),各年龄段CHB组与L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男女比例、起病时间、住院时间、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AST/ALT、胆碱酯酶、HBeAg滴度、HBV DNA定量、胆汁淤积比例这几个指标,CHB组与L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球比上,CHB组与LC组比较,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在血常规、血红蛋白、血小板、ALT、AST、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抗HBc滴度(S/CO)、AFP等指标上,CHB组与L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多在2个月内最终发生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控制好乙型肝炎病毒,才能从根本上避免ACLF的发生。基础疾病为CHB的患者肝脏急性损害炎症反应较重,黄疸升高更快,胆汁淤积更明显。虽然ACLF患者的AFP均有所升高,但ACLF肝细胞的坏死与再生速度远赶不上肝功能衰竭的进度,预后均差。
胡大山胡建强刘欢刘春艳宣佶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