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山

作品数:14 被引量:71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卫生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麻醉
  • 3篇通气
  • 3篇机械通气
  • 2篇镇痛
  • 2篇手术
  • 2篇小儿
  • 2篇联合麻醉
  • 2篇芬太尼
  • 2篇妇科
  • 1篇单胎
  • 1篇单胎头位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腹裂
  • 1篇压力控制
  • 1篇腰麻
  • 1篇腰麻硬膜外联...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 1篇异物取出术

机构

  • 9篇武汉市妇女儿...

作者

  • 9篇姜山
  • 8篇刘欣
  • 6篇吴映辉
  • 5篇向强
  • 5篇冯春
  • 3篇孙志鹏
  • 2篇董斌
  • 2篇徐俊
  • 1篇何琼
  • 1篇刘艳霞
  • 1篇孔繁丽
  • 1篇王光辉
  • 1篇黄德樱
  • 1篇罗婷

传媒

  • 2篇医药导报
  • 2篇上海医学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定用于小儿机械通气镇静30例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分别在小儿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1CU)收治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6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经静脉泵入负荷剂量的盐酸右美托咪定1μg·kg^-1,10min内,维持剂量0.2—0.5μg·kg^-1·h^-1;B组静脉给予负荷剂量咪达唑仑0.05mg·kg^-1、芬太尼0.5μg·kg^-1。静脉注射,维持剂量咪达唑仑0.04~0.20mg·kg^-1·h^-1和芬太尼0.4~2μg·kg^-1·h^-1。比较两组患者Ramsay评级、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等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B组患儿在给予负荷剂量后,Ramsay评级均可达到4—5级,达到良好的镇静要求,但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患儿在维持剂量下均能保持良好镇静水平。两组患儿HR、MAP在用药后较基础值稍有波动,但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SpO,及呼吸频率均较用药前有明显改善,各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停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机械通气,给予右美托咪定能够达到满意的镇静效果,与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相比,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可安全用于临床。
姜山徐俊吴映辉刘欣向强
关键词:咪达唑仑芬太尼
加强型气管导管在小儿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加强型气管导管在小儿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为临床麻醉安全提供经验。方法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患儿60例,按照抽签法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加强型气管导管组(A组)和普通型气管导管组(B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两组插管前及插管后2 min心率及平均动脉压(MAP),术中气道阻力、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以及插管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导管折叠和移位发生率。结果 A组与B组插管前及插管后2 min心率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术中气道阻力低于B组〔(13.1±1.2)cm H2O与(18.3±1.7)cm H2O,P<0.05〕;两组患儿术中SpO2、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A组无一例患儿出现气道梗阻,而B组有5例患儿出现气道梗阻。两组插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B组〔28(93.3%)与24(80.0%)〕,导管折叠和移位发生率低于B组〔0与7(23.3%)〕(P<0.05)。结论选用加强型气管导管可明显提高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同时减少术中导管折叠和移位的发生率,避免气道梗阻发生,更适合小儿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术的需要。
姜山吴映辉刘欣徐俊向强
关键词:声带息肉喉镜检查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术中及术后效果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用于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时的效果。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TAP阻滞麻醉,B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超声引导TAP阻滞麻醉,各7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记录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疼痛评分以及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同时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结束后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24小时、36小时的疼痛评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以及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结果 B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MAP、HR的变化以及疼痛评分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小时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患者术后4—36小时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镇痛泵按压次数也少于A组(P<0.05);B组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时间明显提前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TAP阻滞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时成功率高,麻醉效果更加确切,不良反应少且术后持续镇痛效果好。
刘欣姜山孔繁丽吴映辉冯春
关键词: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剖宫产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镇痛牵拉反射
不同给药模式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模式在瑞芬太尼静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4月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450例拟行阴道分娩的产妇,其中未采用分娩镇痛150例(无分娩镇痛组);选择分娩镇痛的30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入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每组150例,分别以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脉持续输注和每隔3min单次给予5μg/mL瑞芬太尼20μg。记录并比较3组产妇分娩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各产程时间和分娩过程中胎心率,剖宫产率、催产素使用率、器械助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的瑞芬太尼总用药量和脐动脉/脐静脉血药浓度比。记录并比较3组新生儿娩出后1和5min时的Apgar评分,以及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产妇活跃期每间隔15min、宫口开全时、胎儿娩出时的疼痛VA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无分娩镇痛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活跃期每间隔15min、宫口开全时、胎儿娩出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分别显著高于无分娩镇痛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前两组间各时间点的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组产妇不同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均显著短于无分娩镇痛组(P值均<0.05),前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产妇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和分娩过程中胎心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瑞芬太尼静脉持续输注组和瑞芬太尼静脉间断单次输注组产妇的剖宫产率、
董斌冯春姜山刘欣
关键词:瑞芬太尼分娩镇痛静脉持续输注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妇科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后寒战的疗效
2014年
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CSEA)是当前国内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具有起效快、应用范围广、安全、经济、对生理干扰小等特点,目前妇科腹部手术多采用CSEA。寒战是CSEA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椎管内麻醉后寒战的发生率为26%~74%。有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无明显呼吸和循环抑制作用,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椎管内阻滞后寒战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治疗CsEA下妇科手术后寒战的效果。
姜山冯春吴映辉刘欣孙志鹏向强
关键词: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妇科手术麻醉后椎管内阻滞
压力控制机械通气应用于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的通气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评价压力控制机械通气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拟行气道异物取出术的患儿90例,年龄10个月~3岁,体重8~16kg,ASAⅡ~Ⅲ级。随机分为H组(30例)、P组(30例)和S组(30例):H组高频喷射通气,P组通过硬支气管镜侧孔行压力控制机械通气,S组保留自主呼吸。记录患儿术前、术毕即刻血气分析,记录术者置镜满意情况、术中缺氧发生率、异物取出情况、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和不良事件(屏气、呛咳、支气管或喉痉挛、躁动)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前3组血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术毕的动脉氧分压明显低于H组和P组(P〈0.05),CO_2分压则高于H组和P组(P〈0.05);与S组比较,H组与P组术者置镜满意情况、术中缺氧发生率、异物移除情况、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组比较,P组手术时间及麻醉苏醒时间、术中缺氧发生率、术毕血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力控制机械通气用于小儿异物取出术,与高频喷射通气效果相当,且安全可靠,操作简便。
董斌姜山孙志鹏冯春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气道异物
腹裂胎儿产时麻醉处理1例
2013年
孕妇,24岁,体重64妇,身高163cm,孕40d时测尿HCG(+),孕7月时自觉胎动减少,彩超结果提示:单胎头位;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腹裂(全部肠管及大部分胃泡疝出腹腔外,小肠轻度扩张);羊水透声性差;脐带绕颈1周。于孕9月入院,孕37“周时出现规律性宫缩等,拟自然分娩后即刻行新生儿腹裂修复术。入室时胎儿呈枕左前头位、胎心率140次/min。
向强黄德樱王光辉刘艳霞刘欣姜山罗婷
关键词:新生儿腹裂麻醉处理胎儿单胎头位胎动减少
经鼻无创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婴幼儿喉囊肿术后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
2015年
婴幼儿喉囊肿多为先天性疾病,临床上较少见,常导致婴幼儿发生喉喘鸣、呼吸吞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大部分囊壁〔2〕,虽然手术短小,但术后呼吸功能恢复较慢,常合并有手术部位水肿、创面渗出、气道狭窄等呼吸道梗阻表现,早期拔管难度大,常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过渡。
姜山吴映辉刘欣冯春何琼钱静
关键词:婴幼儿喉囊肿机械通气
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12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A组(不给予右美托咪定组)、B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25 μg·kg-1)、C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5 μg·kg-1)和D组(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1 μg·kg-1),各30例.4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法,观察并记录不同时点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潮气量和呼吸频率,进行镇静程度评分,记录各组呼吸抑制、心动过缓、寒战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4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SpO2、PetCO2、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的镇静评分低于D组但高于A组,且D组镇静过度(5/30,16.7%)及心动过缓(5/30,16.7%)发生率高于A、B、C组(P<0.05).B、C、D组患者恶心呕吐及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A、B、C组患者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5).结论 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时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0.25 ~0.5μg· kg-1)可以发挥较好的镇静作用,并可有效预防术中寒战,同时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姜山吴映辉刘欣孙志鹏向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