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天俊
- 作品数:120 被引量:49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肝硬化患者并发症预防
- 2005年
- 著名画家、导演陈逸飞先生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不治突然病逝,令人惋惜!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以慢性肝病多见,我国是一个肝病大国,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应该时刻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病各类慢性肝病不断发展,容易造成肝硬化,硬化的肝脏因内部血流不畅,门静脉压力升高,久而久之,门静脉的侧支血管压力也逐渐加大,致使血管呈曲张状态,表面看起来像蚯蚓一般.其中以食道静脉、胃底静脉最为明显.曲张的静脉由于管壁变薄、弹性降低,加之失去黏膜层的保护,很容易破裂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而置人于死地.所以,上消化道出血是各类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这类病人最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 姜天俊
-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慢性肝病并发症
- 喹诺酮药对儿童关节软骨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1
- 1999年
- 为探讨喹诺酮药对儿童关节软骨的组织学影响,我们对因各种疾病需要手术的儿童,取其手术部位的关节软骨,采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将术前曾服用喹诺酮药者与未服药者进行比较,结果如下。材料与方法:1.标本来源:因各种疾病需要手术的儿童,取其手术部位的关节软骨共14...
- 虞爱华姜天俊梁彦杰梁彦杰周先志
- 关键词:喹诺酮药物儿童关节软骨软骨
-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慢性丙型肝炎3年随访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CHC)远期疗效。方法:选择68例丙氨酸转移酶(ALT)持续正常CHC患者为观察组,50例ALT升高的CHC患者为对照组,均接受PEG-IFNα-2a每周一次皮下注射,同时口服利巴韦林,HCVRNA基因型为1b或未分出型者疗程为48周,基因为2a型者疗程24周。两组患者均随访至停药后3年,内容包括持续病毒学应答、生化应答、影像学改变及生存质量评估。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1例和40例完成3年随访。结果:随访至3年末,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获得相似的较高持续病毒学应答率(80.4%vs80.0%,P=1.000),随访1年末时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的病例在后2年的随访中无一例复发。取得SVR的患者均保持了持续生化学应答和影像学稳定,同时两组患者生存质量也得到提高,尤其是社会功能、活力、总健康状况、情绪角色及心理健康5个领域改善明显。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转氨酶持续正常的慢性丙型肝炎可取得与ALT升高者相似的远期疗效。
- 姜天俊范荣谢杨新李建静张秀张新伟赵鹏
- 关键词:丙型聚乙烯二醇类干扰素Α-2A
-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抗病毒诱导疗法的效果研究
- 2005年
- 姜天俊姜天娇管迎春闫慧颖赵鹏赵敏周志平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诱导疗法抗病毒治疗给药方案Α干扰素
- HIV/AIDS患者肝组织HIV-1p24抗原的免疫组化检测
- 近年来国外文献陆续报道了一些AIDS患者在接受抗HIV治疗的过程中死于肝衰竭的病例,我国亦有个案报道,但HIV能否直接感染肝细胞并参与肝细胞的死亡过程,目前尚无定论。我国目前正处在AIDS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期,患者肝脏功能...
- 姜天俊赵敏赵景民周光德潘登王健张云辉周志平
- 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测
- 文献传递
- 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疗效分析及随访结果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探讨干扰素α 1b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疗效。方法 78例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32例 )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组 (46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干扰素 1MU或 3MU ,肌肉注射 ,连用 3~ 5天。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 95 .6 5 %与对照组 75 .0 0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远期随访睾丸萎缩发生率分别是0 .35 %和 2 0 .8% (P <0 .0 5 ) ;1MU和 3MU治疗组间疗效无显著差异。结论干扰素α 1b治疗腮腺炎性睾丸炎疗效好 ,且无明显副作用 ;1MU和 3MU剂量组间疗效差异不显著。
- 姜天俊周志平赵敏
- 关键词:腮腺炎睾丸炎干扰素
- 一起聚集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与应急救治
- 2010年
-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的I临床特征与应急治疗策略。方法136例发生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病例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采取了“分区救治、遏制重症、抓重看轻、阶梯回归”的应急救治策略,评价处置效果,数据由EpiDate V3.1软件录入并建立数据库。结果本组患者为明确聚集性发病,平均潜伏期2d,发病急、传播快,患者以青年为主,平均年龄(20.3±2.6)岁,18~23岁的患者占82.4%。主要症状体征包括发热(90.4%)、咽痛(69.8%)、咳嗽(51.5%)、咳痰(20.6%)、头痛(27.9%)、鼻塞(18.4%)、流涕(8.8%)、肌肉酸痛(33.1%)、胸闷(6.6%)、咽部充血(86.0%)、扁桃体肿大(60.3%),其中22.8%的病例出现扁桃体化脓性病变。疫情控制迅速,患者预后良好,平均住院日(5.1±2.5)d,中位数5d。结论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集体生活环境内传播迅速,早期因地制宜采取有效策略,可及时控制疫情治愈患者。
- 姜天俊刘捷周志平范荣闫慧颖赵敏
- 关键词:流感病毒A型H1N1亚型流感
-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两年随访
- 2003年
- 姜天俊姜天娇姬文华叶文华赵敏
- 关键词:拉米夫定胸腺肽
- 某部流感疫情分析
- 目的通过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合流行病学史及临床症状,初步筛查疫情致病病原体。方法采集不同患者的血液、血培养、结膜分泌物及鼻、咽拭子等标本,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逆转录巢氏PCR实验、病毒分离...
- 王晗徐军马洪滨李波崔恩博刘利明姜天俊李伯安毛远丽
-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流行性感冒
- 文献传递
-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0例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30例 ,以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 4 5g静滴 ,每日 3次 ;对照组 2 0例 ,以头孢曲松 2 0 g静滴 ,每日 2次 ,疗程均为 1 0~ 1 4d。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 1 0 0 %、90 %和 96 7%、75 %,显效率差异显著 (P <0 0 5)。结论 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能高效、安全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临床疗效优于头孢曲松。
- 姜天俊叶文华赵敏
- 关键词: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