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凤
- 作品数:16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梅毒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对患者体内血清学变化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究梅毒患者采用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对患者体内血清学变化情况的影响。方法:对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入组患者被实施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观察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结果:经TRUST实验,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清TRUST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 <0. 05)。观察组的平均阴转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l P <0. 05)。经试验,观察组的血清固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17%VS17. 39%,P <0. 05)。结论:对梅毒患者实施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体内的血清学情况,提高TRUST阴转率,加快TRUST阴转,并降低血清固定率。
- 徐亚楠周晓凤熊林
- 关键词:梅毒头孢曲松钠苄星青霉素血清学阴转血清固定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应激反应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12例前列腺增生行TUR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选择SDS和SAS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依照GQOLI-74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的上述指标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TURP手术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适合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 池亚琴李桃桃周晓凤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个性化护理应激反应生活质量
- 艾洛松霜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107例
- 2009年
- 探讨艾洛松霜在治疗湿疹皮炎皮肤病方面的明显优势。
- 万静周晓凤
- 关键词:艾洛松霜
-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的护理体会
- 2012年
- 目的:总结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前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对行ERCP的38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38例患者中,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有1例,其中1例与未遵医嘱提前进食有关;无急性胆管炎的发生术后非原发病和并发症引起的不适感有2例,其中腹胀者有2例;所有患者无肠穿孔和出血的发生。结论:熟练地掌握各种仪器和常规及特殊用药,严密地观察并发症,也能做到及早发现,准确治疗,从而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 古延丽周晓凤
- 关键词:ERCP护理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 2009年
- 目的:肝硬化合并上消道出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观察组62例肝硬化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采用此护理的62例患者大大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预见性和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和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
- 古延丽周晓凤
- 关键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 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36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6例患儿预后良好,均痊愈出院,未发生神经系统后遗症,脑脊液指标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结论早发现、早治疗并配合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是改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关键。
- 周晓凤熊林
- 关键词:手足口病脑炎护理
- 特比萘芬联合角蛋白酶凝胶治疗皮肤癣菌感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比较特比萘芬凝胶联合角蛋白酶治疗皮肤癣菌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体癣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于患处涂自制1%特比萘芬的特比萘芬凝胶Ⅰ,观察组于患处涂含1%角蛋白酶和1%特比萘芬的自制特比萘芬凝胶Ⅱ。记录并比较2组组治疗期间偶数日的病变记分;治疗期第14天和28天,比较2组的真菌清除率和治愈率。结果治疗期第10天直至结束,对照组病变记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第14天和28天,对照组真菌清除率(37.7%和73.6%)显著低于(P<0.05)观察组(63.6%和92.7%)。治疗期第14天和28天,对照组治愈率(9.4%和56.6%)显著低于(P<0.05)观察组(27.3%和83.6%)。结论特比萘芬联合角蛋白酶对皮肤癣菌感染所致体癣治疗效果优于特比萘芬单独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 陆延娜徐天华熊林万静周晓凤
- 关键词:特比萘芬角蛋白酶皮肤癣菌病体癣
- 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现状以及分布规律,探讨HPV感染与皮肤鳞状细胞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290例经过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HPV-DNA检测,主要检测型别为6、16、33。结果 29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HPV阳性196例,HPV感染率为63.23%,男性HPV感染率为68.37%,女性为3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组(Ⅰ~Ⅱ级)感染率为67.87%,低分化(Ⅲ~Ⅳ级)感染率为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面部、颈部、四肢、躯干以及生殖器和腹股沟部的HPV感染率分别为47.96%、26.53%、7.14%、4.08%、14.29%,不同发病部位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57例检出高危型(HPV16、33)感染,53例为低危型(HPV6)感染。结论 HPV感染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有明显相关性。
- 徐亚楠杜宝林周晓凤熊林
-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人乳头瘤病毒流行病学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基底细胞癌8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基底细胞癌(BCC)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科2009年3月-2011年9月收治的80例BBC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疗效与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 80例BBC患者经PDT治疗3个疗程后,痊愈59例,显效12例,好转2例,无效7例,有效率88.75%;病例平均随访18个月,1年后复发15例(18.75%),再次行PDT治疗后,患者均完全缓解;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PDT治疗BCC安全有效、治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选用。
- 熊林陆延娜周晓凤万静魏亚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