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萍
- 作品数:34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分子诊断学课程实践教育创新模式的探讨被引量:6
- 2009年
- 周丽萍钱晖张弛宇严永敏王卉放高路
- 关键词:分子诊断
-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分析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现阶段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性及基因型分布,并作同源性分析。方法纸片扩散法(K-B)检测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双纸片扩散确诊试验检测ESBLs;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基因型;肠杆菌科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RIC)PCR作分子生物学分型。结果产酶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吡肟耐药性较低,对其他13种抗生素耐药性较高。在PCR扩增试验中,blaCTX-M、blaTEM、blaOXA、blaSHV、blaVEB-1型ESBLs基因及CIT、DHA型AmpC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5.2%,35.8%,11.0%,4.6%,0.9%,4.6%和4.6%;有46.8%的菌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用ERIC-PCR法将所检测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成42型和22型。结论产ESBLs和AmpC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多药性值得关注;ESBLs及AmpC酶分别以CTX-M型及CIT型和DHA型为主;产酶菌株有散在的克隆流行,应注意监控,防止耐药菌株引起院内感染。
- 王震周丽萍庄建伟刘智成汪海青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头孢菌素酶同源性
- 葡萄糖脱氢酶连续监测法的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建立葡萄糖脱氢酶连续监测法,优化其检测条件。方法按酶连续监测法测定要求,对克隆的枯草芽孢杆菌葡萄糖脱氢酶表达酶液进行测定,确定反应体系的底物浓度、最适pH、反应温度、延滞时间、测定时间、检测范围等。结果以葡萄糖和NAD+为底物时,用连续监测法检测葡萄糖脱氢酶是可行的。当葡萄糖、NAD+的终浓度分别为100mmol/L和2mmol/L时,在反应pH74,37℃,延滞时间30s,测定时间60s等条件下,检测上限可达10000U/L。结论连续监测法能用于测定葡萄糖脱氢酶,快速简便,结果可靠。
- 姜旭淦周丽萍徐顺高宋超邹昕
- 关键词:葡萄糖脱氢酶枯草芽孢杆菌连续监测法
- 重组葡萄糖脱氢酶基因表达条件的优化及其稳定性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优化重组葡萄糖脱氢酶(GDH)基因表达条件,研究其稳定性。方法在摸索培养基性质、抗生素浓度、培养温度、表达时间等条件的的基础上确定最佳表达条件;同时在表达酶液中添加甘油、咪唑等以期提高其稳定性。结果当氨卞青霉素浓度为100mg/ml,LB培养基中,37℃培养条件下,细菌生长接近饱和后更换等体积新鲜LB培养基诱导过夜,可获得较高的蛋白表达量;同时在表达酶液中添加20%甘油或20%甘油+0.05M咪唑可使酶蛋白基本稳定。结论载体的拷贝数、稳定性和宿主菌的生长状态是影响GDH表达的因素;一定浓度的甘油可提高葡萄糖脱氢酶的稳定性。
- 徐军周丽萍
- 分子生物学实验开放性教学改革探索
- 本文就我校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改革提出设想,提出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并客观分析了改革初期将要面临的诸多困难,提出改进方案.
- 周丽萍王卉放姜旭淦郑铁生徐顺高马洁
- 关键词:开放性教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 文献传递
- 雷氏普罗威登斯菌青霉素G酰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4
- 2002年
- 利用PCR和分子克隆技术从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videncia rettgeri)(ATCC29944)的基因组DNA中获得一个青霉素G酰化酶(penicillin G acylase,PGA)基因并将其装入表达质粒pET24a。携带有重组质粒pETPGA的Escherichia coli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PGA实现了PGA的高效表达。对发酵条件的研究表明基因工程菌在24℃、添加5g/L甘油条件下以1.0mmol/L IPTG诱导1.5h酶活力即达到993.4U/L,比野生菌酶活力(15U/L)提高了66倍。
- 周政张爱晖周丽萍杨晟姜涌明袁中一
- 关键词:青霉素G酰化酶基因大肠杆菌克隆
-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实践和探讨被引量:4
- 2014年
- 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辅助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学科。本文提出通过优化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完善师资队伍和实验室建设,建立多样化考核方式等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实践技能掌握,培养了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
- 张徐周丽萍孙梓暄严永敏钱晖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
- 医学检验专业卫生理化检验的教学体会被引量:5
- 2011年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污染、职业中毒、食物中毒、农药残留等问题严重性的认识逐渐加深,特别是经历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卫生检验在控制和解决方面的重要作用[1],卫生检验的高等教育亦受到极大关注[2-3]。为了使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就业率,
- 王苏华邢光伟陆荣柱周丽萍马洁
- 关键词:卫生理化检验
-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快速鉴别葡萄球菌及mecA基因检测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建立快速鉴定葡萄球菌及检测mecA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方法。方法:以葡萄球菌16SrRNA、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mecA基因合成3对引物,采用多重PCR扩增法,快速鉴定葡萄球菌,同时判断MRS菌株。结果:107株葡萄球菌的16SrRNA基因扩增片段全部为阳性,与常规鉴定结果符合率为100%;nuc基因阳性48株,阴性59株,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试验一致;以PBP2a乳胶凝集试验结果为金标准,苯唑西林(含2%NaClMHA)及头孢西丁纸片扩散法的敏感性为98.7%和100%,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2.1%;PCR扩增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100%。结论:多重PCR法能快速准确地从临床分离菌株中鉴别葡萄球菌,并可同步对mecA基因进行准确检测。
- 王震周丽萍刘智成庄建伟汪海青
- 关键词: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多重PCR
- 内质网应激在T细胞活化诱导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在T细胞活化诱导细胞凋亡(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AICD)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T淋巴瘤EL-4细胞和成年C57BL/6小鼠T细胞AICD的模型,流式细胞术测定发生AICD的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CD3抗体对EL-4细胞AICD发生的影响;将小鼠AICD模型T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激动组(加入内质网应激激动剂二硫苏糖醇)、抑制组(加入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EL-4细胞和C57BL/6小鼠T细胞发生AICD时,细胞凋亡率升高;随着CD3抗体浓度增加,EL-4细胞发生AICD的比例增加;激动组小鼠T细胞发生AICD的比例增加,抑制组小鼠T细胞发生AICD的比例降低;抑制剂组细胞凋亡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增强内质网应激可促进T细胞发生AICD,抑制内质网应激可减少T细胞发生AICD。
- 严成金慧敏颜楠楠许洁肖腾飞周丽萍邵启祥夏圣
- 关键词:内质网应激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