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蕴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148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闵行区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闵行区某民办中学聚集性肺结核疫情分析被引量:9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上海市闵行区某民办中学一起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的情况。方法对该校高三年级师生进行症状和摄片筛查,对疑似患者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开展痰涂片、细菌培养及分子流行病学检测,并对阳性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该校高三某班1例肺结核患者(指示病例)的49名校内密切接触者中确诊肺结核10例,其中痰检阳性3例;扩大筛查范围时又确诊1例,且痰检阳性。针对指示病例和筛查发现的4例痰检阳性患者,分离培养的菌株基因型与该班前一年首发病例相同,指示有相互传播的可能。结论本次疫情属于聚集性爆发疫情,可能由首发病例所导致。及时确诊和有效治疗学生肺结核患者,并对其密切接触者及时进行肺结核筛查,对控制学校肺结核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 唐利红沈鑫苏华林王伟炳吴蕴华严慧琴孙华李静
- 关键词:肺结核聚集性疫情
- 2005—2007年上海市闵行区城乡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城乡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状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07年上海市闵行区4个心脑血管疾病监测社区脑卒中发病、死亡数据及2007年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个监测社区中,2005—2007年城区脑卒中的年平均发病率为280.26/10万,农村年平均发病率为185.28/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P<0.05)。城区和农村的脑卒中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明显升高,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最高。城区和农村地区的脑卒中患者在冠心病、高脂血症这2个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暴露上存在差异,城区暴露率更高(P<0.05)。结论城区居民的脑卒中发病率较高,合并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患者比例高。有必要在城区和农村地区针对具有暴露危险因素的人群采取干预措施。
- 吴蕴华张金玲
- 关键词:城乡脑卒中发病率
- 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直接医疗费用及减免服务包扩展分析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确诊及治疗过程中的直接医疗费用及其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为进一步完善肺结核减免政策,控制结核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区347例完成治疗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发票的收集以及基本信息的问卷调查。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类型肺结核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直接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采用多个率的χ~2检验分析高额医疗费用与年龄、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关系。结果肺结核患者的直接医疗总费用为5 657元/人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直接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有户籍、主要就诊机构以及有无合并症,其中主要就诊机构(β'=-0.217)对直接医疗费用影响较大。医疗费用扣除医保报销和结核病控制项目减免之后仍然有7.5%的患者产生高额医疗费用,并且在低收入人群中分布较多。结论肺结核确诊及治疗过程的直接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负担,应加强对老年、有合并症以及贫困群体的肺结核患者的医保报销和减免政策。
- 马琼锦苏华林王伟炳唐利红吴蕴华严慧琴孙华
- 关键词:肺结核减免政策
- 2009—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结核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9年上海市闵行区登记管理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9年闵行区肺结核患者登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年登记率32.35/10万,上海户籍3611例(41.08%),非上海户籍5179例(58.92%)。男性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04∶1。非沪籍患者发病较多职业:工人(22.77%);沪籍人口发病最多的是离退人员(38.60%)。非沪籍肺结核患者中20~29岁年龄组构成比最高(45.86%);沪籍人口肺结核患者发病构成最高的为:50~59岁(19.47%)。非沪籍发病高峰在5月份,沪籍人群发病高峰在6月份。结论闵行区应加强非沪籍人群肺结核防控力度,同时要加强沪籍老年人和学生肺结核防控工作。
- 苏华林唐利红马琼锦严慧琴吴蕴华赵亚萌王墩家
- 关键词:肺结核
- 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调查分析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为杜绝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扩散,探索有效、可行的结核病防治策略辅助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上海市闵行区269人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结果抽查的患者中对肺结核的症状体征、传播途径和传染性等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分别达到了86.99%、91.45%和81.41%;而对规范治疗后疾病传染性的改变及预后情况了解程度相对较差,分别为33.09%和63.57%。患病后对应及时到肺结核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刚出现症状时,达到了86.24%(χ2=0.018,P<0.05)。国家对肺结核的减免政策患者普遍知晓,大部分患者完全知晓或部分知晓肺结核减免项目。患者在接受肺结核治疗后行为习惯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没有任何行为习惯改变的仅有20人,占总人数的7.43%。结论充分发挥区疾控中心、定点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级网络机构的作用,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病情的肺结核患者开展时段性的多样化健康教育指导,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吴蕴华唐利红严慧琴
- 关键词:肺结核健康教育
- 闵行区部分大中学校结核病防治知信行及需求调查被引量:3
- 2016年
- 近年来,我国学校结核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结核病暴发事件频有发生,学生中结核病流行不仅给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还可能影响学生升学,引起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因此控制学生肺结核重在学校结核病防治。2011至2014年上海市闵行区学校肺结核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病例多分布在高等院校和中学,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员密度大、相互接触密切,一旦出现病例容易感染和传播。
- 吴蕴华苏华林唐利红严慧琴孙华马琼锦胡梦珏陈迪迪
- 关键词:结核病知信行
- 2017-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17-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完善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2017-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病案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ArcGIS 10.8软件采用核密度分析方法估计病例聚类区域。结果 2017-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登记病例4 214例,男女比1.98∶1,年均登记率27.19/10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P<0.01),主要聚集在上海市闵行区中部地区,以及东南部、西南部和北部的中部地区。89.58%(3 775例)的病例通过被动方式发现,13.14%(241例)的本地病例合并糖尿病。年均病原学阳性率58.67%(2 359/4 021),总体呈现上升趋势(P<0.01)。本地病例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50.33%,流动人口病例中20~39岁青年人占64.33%。离退人员所占比例年均递增率6.50%(P<0.01),学生所占比例年均递降率11.08%(P<0.01)。基线期和疫情期登记病例的年均登记率、年均病原学阳性率和不同月份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2017-2022年上海市闵行区肺结核登记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应加强对20~39岁流动人口、本地60岁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开展结核主动筛查和健康教育工作。
- 杨圣元唐利红周毅彬严慧琴吴蕴华郭旭杨丽佳马琼锦
- 关键词:肺结核传染病
- 上海市闵行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管理项目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0年
- 国内外研究经验表明,以社区为基础、以控制不良生活行为为手段的综合防治模式是高血压控制的最有效途径。而高血压的管理效果与干预措施密切相关,社区高血压的综合干预节约卫生资源,符合成本效益原则。随着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按项目拨款工作的进一步推进,2007年闵行区管理高血压患者76515人,2008年管理高血压患者118168人,高血压发病及管理人数呈高增趋势。基于闵行区高血压管理人数众多而医疗人力资源相对短缺的现状下开展本项研究,旨在规范该区高血压的管理行为,探索新型有效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社区高血压管理的质量、效率、效果。
- 吴蕴华苏华林张金玲孙源樵
- 关键词:高血压综合干预
- 364名外来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心理问题分析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适宜的心理干预技术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分阶段单纯随机抽取闵行区364名外来流动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问题问卷调查和SAS、SDS的自评测试,同时抽取188名上海市户籍肺结核患者为平行对照进行SAS、SDS测试,汇总分析结果。结果 364名外来流动患者中50岁以下328人(90.11%),以中青年居多。患病后出现担心和忧虑的有358人(98.35%),其中担心影响日后健康状况的259人(71.15%),怕传染给家人310人(85.16%),担心增加家庭负担182人(50.00%),怕影响工作和婚姻158人(43.41%),担心周围人歧视148人(40.66%),担忧被周围人排挤114人(31.32%),出现焦虑害怕等各种不良心理反应的也占到了一定比例,需要获得心理指导帮助的306人(84.06%)。SAS测评本市和外地2组患者结果比较(χ2=7.307,P>0.05);SDS自评测试2组结果比较(χ2=6.725,P<0.05)。结论外来人口肺结核患者是一个流动性大,对社会造成影响极大的特殊人群,积极探索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治愈疾患的信心,促进规范治疗,杜绝疾病的进一步扩散。
- 吴蕴华严慧琴唐利红
- 关键词:流动人口肺结核心理问题
- 卫生局项目经费对闵行区一级医院首诊测压工作的影响分析
- 2009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2004年起通过实行按项目拨款后对闵行区一级医院35岁以上首诊测压产生的影响。方法每年以拦截法随机抽查部分病人进行首诊测压工作质控,并对2003-2007年全区一级医院35岁以上首诊测压工作质控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全区共质控抽查了一级医院35岁以上首诊病人1150人,其中测压1005人,测压率87.39%;登记637人,登记率68.49%;规范数432人,规范率46.45%;复诊数482人,复诊测压数373人,复诊测压率77.39%;首诊测压工作中测压率、登记率、规范率纳入卫生局项目经费指标并在落实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03-2005年测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04,P<0.01);2006-2007年规范测压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P<0.01);而复诊测压工作质量变化不大,甚至有下降趋势。结论35岁以上首诊测压工作是提高血压知晓率,早诊断、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重要途径,上海市闵行区卫生局利用首诊测压年度工作质量下拨项目经费较大地促进和规范了该区一级医院首诊测压工作的开展,应继续扩大经费指标范围,将复诊测压纳入考核指标。
- 吴蕴华苏华林
- 关键词:高血压测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