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涛

作品数:13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成像
  • 5篇磁共振
  • 3篇全身
  • 3篇弥散
  • 3篇弥散成像
  • 3篇弥散成像技术
  • 3篇核磁
  • 3篇核磁共振
  • 3篇成像技术
  • 2篇术后
  • 2篇腺癌
  • 2篇弥散加权
  • 2篇弥散加权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骨质
  • 2篇骨质疏松
  • 2篇关节
  • 1篇胆道
  • 1篇胆道梗阻
  • 1篇胆道梗阻性疾...

机构

  • 7篇辽宁省中医研...
  • 6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东软医疗系统...

作者

  • 13篇吴涛
  • 2篇宫云昭
  • 2篇王莹
  • 2篇李丽娟
  • 1篇王列
  • 1篇姜瑾
  • 1篇王南

传媒

  • 4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中国冶金工业...
  • 2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张水充盈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胃癌的价值分析
2008年
吴涛
关键词:多层螺旋CT检查CT扫描诊断胃癌低张多层螺旋CT扫描
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骨密度与腰椎小关节突退变及参数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基于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QCT)的骨质疏松与腰椎小关节突关节的相关性,以及骨密度(BMD)与小关节各参数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2月至2024年3月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因腰部不适及下肢疼痛就诊的63例患者,根据CT腰椎BMD标准,将其分为BMD正常组(31例)、骨量减少组(21例)和骨质疏松组(11例),所有患者均行腰椎CT扫描,扫描完成后采用有体膜模式测量患者BMD、左右关节突面积、CT值、高度等参数,并查看各组是否存在骨赘、终板炎及椎间盘突出;运用单变量方差分析(ANOVA)评估不同BMD组在患者年龄、性别、关节突面积、CT值和高度方面的差异;采用Pathria评分系统对椎间关节的退化进行评估,并利用Fisher精确检验分析3组之间关节突退化评分的差异,同时进行组间两两比较。使用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探讨BMD与椎间关节退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BMD正常组BMD值为(165.14±30.11)mg/cm^(3),骨量减少组BMD值为(98.98±10.14)mg/cm^(3),骨质疏松组BMD值为(58.62±18.73)mg/cm^(3),3组间B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121,P<0.001),组间两两比较显示,BMD正常组与骨量减少组B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18,P<0.001),BMD正常组与骨质疏松组B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9,P<0.001),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B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P<0.001)。BMD正常组左右上关节突面积均小于其他两组,3组左右上关节突CT值及高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350、24.458,P<0.05);BMD正常组CT值均高于其他两组,骨量减少组右上关节突CT值显著低于骨质疏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1,P<0.05);BMD正常组左右上关节突高度均低于骨质疏松组,右上关节突高度均低于骨量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2、-2.798、-2.618,P<0.05)。骨质疏松程度与关节突关节退变两者存在
李菁菁李雨桐梁平刘家汐孙巍高戈吴涛
关键词:骨质疏松
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对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临床价值
2014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在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移患者行核磁共振全身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并对可疑转移部位行常规MRI检查。利用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 MIP)及黑白翻转技术重建出类PET图像,测量病灶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并进行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对比,同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例患者35个病灶,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上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病灶的ADC值明显降低。上述病灶均经临床证实为恶性病变或转移瘤。结论:WB-DWI对乳腺癌患者术后转移病变的检出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涛王南
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乳腺癌
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MRA表现的关系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表现的关系,为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的资料,将其中医证型分为肝阳暴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和阴虚风动证,观察并记录MRA资料里颅内动脉血管狭窄分布及狭窄程度的影像学信息,研究其MRA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352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患者中,肝阳暴亢证21例,风痰阻络证134例,痰热腑实证18例,气虚血瘀证119例,阴虚风动证60例。缺血性中风中经络各证型颅内动脉狭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证型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肝阳暴亢证和风痰阻络证颅内动脉中度狭窄所占比例最高,痰热腑实证颅内动脉闭塞所占比例最高,气虚血瘀证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所占比例最高,阴虚风动证颅内动脉轻度狭窄所占比例最高。结论缺血性中风中经络辨证分型与颅脑MRA表现存在相关性,MRA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
林成才李丽娟陈吉波吴涛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经络磁共振血管成像
128层容积CT冠脉造影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128层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128-VCTCA)评价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CA-MB)的形态学特征、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通过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分析MCA-MB冠脉CTA影像学特点。结果 128-VCTCA对MCA-MB的检出率为38.1%。其中,76.8%出现在左前降支,平均长度为(11.76±3.60)mm,心肌桥(MB)平均厚度为(2.90±2.33)mm。128-VCTCA对MCA-MB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检查。结论128-VCTCA可准确判断MCA-MB的结构特点;128-VCTCA是一种评价MCA-MB可靠的、无创的检查方法。
吴涛
关键词:心肌桥壁冠状动脉CT冠状动脉造影
肾上腺皮质腺瘤和结节性增生的CT诊断
2007年
吴涛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腺瘤结节性增生CT诊断CT鉴别诊断病理证实月经
补肾健脾方对去卵巢诱导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研究补肾健脾方对去卵巢诱导(OVX)的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60只雌性大鼠平均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假手术切除大鼠腹腔少量脂肪,其余各组均去除双侧卵巢,其中模型组蒸馏水灌胃,中药组分别低、中、高3个剂量补肾健脾方灌胃,西药组阿仑膦酸钠灌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血清雌二醇(E2)、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原肽水平(PINP),双能X线法检测大鼠腰椎骨密度,压缩实验检测腰椎生物力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腰椎组织形态学,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腰椎破骨调控因子MMP9、CTSK mRNA及成骨调控因子RUNX2、OPG mRNA相对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E2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β-CTX、PIN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β-CTX、PINP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腰椎骨密度、压缩强度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骨密度、压缩强度均明显高于模型组。模型组MMP9、CTSK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上调,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MMP9、CTSK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下调;模型组RUNX2、OPG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中药-高剂量组RUNX2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上调。结论补肾健脾方可有效防止OVX诱导的大鼠骨量丢失,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CTSK mRNA,上调RUNX2有关。
孔源宫云昭王莹姜瑾吴涛王列
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补肾健脾方骨重建骨转换标志物
论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应用优势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新技术全身弥散成像(WB-DWI)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通过对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原理的阐述,分析此项新的成像技术的优势。结果:核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技术有易行、便捷、高敏感、无辐射等优点,对于全身肿瘤筛查有很高的敏感性,检查费用相对较低。结论:磁共振全身弥散成像方法简单,对全身肿瘤的筛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涛
关键词:核磁共振弥散成像
三维快速自旋回波与常规序列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研究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SPACE)序列扫描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56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入院后均完成磁共振成像(MRI)常规序列扫描和3D-SPACE序列扫描,以关节镜检查为对照,比较3D-SPACE序列与常规序列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以及图像主观评分等级。结果:MRI常规序列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7.80%、86.67%和85.96%;MRI 3D-SPACE序列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5.12%、93.33%和94.64%,3D-SPACE序列与关节镜检查吻合度(k=0.921,P<0.05)优于MRI常规序列(k=0.681,P<0.05);常规序列诊断完全撕裂、部分撕裂与关节镜符合度分别为85.71%(36/42)和92.86%(13/14),3D-SPACE序列诊断完全撕裂、部分撕裂与关节镜符合度分别为95.24%(40/42)和92.86%(13/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I两种序列诊断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图像主观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813,P>0.05)。结论:3D-SPACE对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软组织分辨率高,可清晰显示关节结构、韧带损伤情况,与关节镜诊断符合度高,诊断效能优于MRI常规序列。
林成才李丽娟陈吉波吴涛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膝关节交叉韧带
miR-199b-3p介导mTOR信号通路促进前列腺癌增殖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miR-199b-3p介导mTOR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前列腺癌患者的组织样本,Real time-qPCR检测miR-199b-3p及mTOR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miR-199b-3p与mTOR之间的作用,miR-199b-3p沉默及过表达质粒转染DU-145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给予DU-145细胞脱甲基转移酶抑制剂AZA,Real time-qPCR检测细胞中miR-199b-3p及mTOR mRNA的表达。建立DU-145细胞荷瘤小鼠模型,尾静脉注射AZA,通过核磁共振检测肿瘤的大小。结果 miR-199b-3p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表达水平降低,mTOR水平显著升高,脱甲基转移酶抑制剂AZA使miR-199b-3p表达增多,抑制肿瘤的生长。结论 miR-199b-3p通过mTOR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
孔源宫云昭吴涛王莹
关键词:前列腺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