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
- 作品数:37 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于胎龄儿认知发育高危因素与早期干预实践指南(2024)
- 2024年
- 小于胎龄儿(SGA)儿童追赶生长模式可能是影响后期生命健康的关键因素[1]。但在观察和研究SGA儿童时,临床上常以出生体重低于同胎龄同性别第10百分位数(P10)或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2SDS)作为相对公认的判断标准。SGA病因涉及多方面(母亲因素、孕期因素、产时因素和SGA儿童因素)且相互影响,较难产生设计良好和样本量足够的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70%~90%的SGA婴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追赶生长[1],但观察和研究追赶生长的视角也较为复杂,如SGA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身长/身高、体重和头围哪个更适合作为追赶生长指标?评价追赶效果的最短追赶生长时间,追赶生长结局到多大年龄适宜?不同追赶生长结局(认知、语言、运动、社交情绪与社会适应、学业和社会成就)的评价工具多种且存在异质性等。追赶生长也不总是如预期那样一定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在生命早期的关键或敏感时期,“加速”或过快的增长可能增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 霍言言龚小慧王蔚沁王瑞张纪华吴丹朱江陈津津张崇凡
-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认知发育母亲因素队列研究
- 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eisional procedure,LEEP)在治疗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
- 吴佳皓吴丹李柱南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电圈切除术
- 文献传递
- 阴道镜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被引量:54
- 2020年
- 子宫颈癌是可以预防的。实施对目标人群HPV疫苗的接种、子宫颈癌筛查,并对检出的高级别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治疗,可以消除子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癌筛查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发现和定位下生殖道病变,指导活检,并制订管理策略;可以指导子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可以参与治疗后的随访。规范、安全和准确的阴道镜检查,需要掌握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操作流程、阴道镜检查术语、临床策略和相关的病理知识。阴道镜检查的质量控制是实现阴道镜检查在子宫颈癌防治中发挥其最大价值的保障。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阴道镜及子宫颈病变专业委员会(CCNC),组织专家撰写了本共识,旨在为全国广大妇产科医师,尤其是阴道镜医师提供阴道镜检查的规范、临床管理和专家指导。
- 陈飞尤志学隋龙李双刘军刘爱军章文华毕蕙耿力赵昀吴丹李芳陈丽梅段仙芝张淑兰张国楠郎景和
- 关键词:阴道镜检查妇产科医师病理知识HPV疫苗子宫颈病变子宫颈癌前病变
- 绝经期患者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子宫颈狭窄粘连的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分析绝经期患者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子宫颈狭窄粘连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子宫颈狭窄粘连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进行LEEP手术的471例绝经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LEEP术后第6个月阴道镜检查,将这471例绝经期患者分为发生和未发生子宫颈狭窄粘连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指标(年龄、绝经时间、孕产史、阴道分娩史、是否有LEEP手术史)、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指征、术前白细胞值和中性粒比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LEEP锥切的宽度和深度)和术后情况指标(术后出血排液停止时间、术后第6月阴道超声测子宫颈长度)。结果:471例研究对象中,LEEP术后第6月发生子宫颈狭窄粘连的有251例(53.29%),其中包括57例(12.10%)子宫颈粘连;无子宫颈狭窄粘连220例(46.71%)。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绝经时间长短、孕次和产次、术前白细胞值和中性粒细胞比率、术中出血量、LEEP锥切宽度值、手术指征和术后第6月子宫颈长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阴道分娩史者LEEP术后子宫颈狭窄粘连的发生率高于有阴道分娩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1.58%vs47.85%,P<0.05);有LEEP手术史者术后患者子宫颈狭窄粘连的发生率高于无LEEP手术史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7.23%vs49.53%,P<0.05);手术时间>5分钟者,术后发生子宫颈狭窄粘连的发生率高于手术时间≤5分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32%vs48.98%,P<0.05);LEEP锥切深度>15mm者术后子宫颈狭窄粘连的发生率高于锥切深度≤15m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5.65%vs20.51%,P<0.05);术后出血排液停止时间>4周者,术后发生子宫颈狭窄粘连的发生率高于术后出血排液停止时间≤4周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43%vs41.11%,P<0.05)。结论:绝经期患者LEEP术后子宫颈狭窄粘连与阴道无分娩史、LEEP锥切深度、手术时间、术后出血排液停止时间和子宫颈LEEP手术史�
- 陈忆吴丹徐凤英杜秉新李柱南张峥嵘许颖林婧
- 关键词:子宫颈疾病子宫颈环形电切术阴道镜检查自然分娩
- 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上颌全口义齿基托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体外研究三维打印技术在全口义齿基托蜡型制作方面的应用。初步评估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无牙颌模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个样本,一组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基托蜡型(实验组),另一组用传统手工方法制作基托蜡型(对照组),将两组装盒制作完成的金属基托截为3个区域,即双侧尖牙的远中区,双侧第一磨牙的中央区和后缘封闭区,记录并比较金属基托与石膏模型之间的间隙值。结果实验组间隙值在(149.34±53.09)μm^(235.68±105.80)μm范围内,对照组的间隙值在(116.62±19.10)μm^(173.94±115.17)μm范围内,尽管两组各区之间基托与石膏模型间的间隙值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全口基托初步被证明有一定的可行性,而临床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
- 程蕙娟吴丹孙健
- 关键词:适合性
- 2~6岁儿童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了解2~6岁儿童消瘦、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状况,分析出生情况及父母体质量指数(BMI)对其体型匀称度的影响,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以2020年至2022年于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常规健康体检的4962名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利用儿童生长发育智能评估系统中的横断面数据构建数值表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及其与出生情况、父母BMI的关联,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的4962名儿童中,男童2986名(60.2%),女童1976名(39.8%),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3.5%、7.2%、5.4%;出生体重>4000g的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组,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337(1.458~3.747)、2.875(1.754~4.715);出生体重<2500g的儿童发生消瘦的风险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718(1.117~2.642);与适于胎龄儿相比,小于胎龄儿消瘦的风险增加,超重的风险降低,其OR值及95%CI分别为2.015(1.391~2.920)、0.605(0.403~0.907);大于胎龄儿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1.599(1.111~2.300)、2.792(1.976~3.947);父亲超重肥胖、母亲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其OR值介于1.439~4.466之间,P<0.05),母亲超重的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也增加,其OR值及95%CI为1.848(1.358~2.5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出生体重与胎龄关系偏大及父母BMI增加是儿童期发生肥胖的危险因素,父母BMI增加也是儿童期发生超重的危险因素(其OR值介于1.742~3.927之间,P<0.05)。结论2~6岁儿童消瘦、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父母超重肥胖是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的危险因素,出生体重及其相较出生胎龄的关系可作为儿童异常体型匀称度的预警,社会各方应重视儿童体格发育,相关疾病的预防应尽早开始。
- 霍言言刘钟泠马玲陈凌燕吴丹姜莲杨帆仇晓艳洪霞王瑜陈津津
- 关键词:超重
- 770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病理结果,为早期筛查宫颈和阴道上皮内病变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宫颈疾病诊治中心进行HR-HPV检查的770例持续性感染HR-HPV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第1组2次检查HR-HPV间隔时间为1~<2年,第2组2次检查HR-HPV间隔时间为≥2年,两组患者在2次检查HR-HPV时均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用SPSS 19.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结果 770例HR-HPV持续感染的患者中,HPV16为65例(8.44%),HPV18为18例(2.34%),其他12种HR-HPV为615例(79.87%),HPV16+其他12种HR-HPV为53例(6.88%),HPV18+其他12种HR-HPV为14例(1.82%),HPV16+HPV18+其他12种HR-HPV为5例(0.65%)。第1次宫颈活检的病理结果中黏膜慢性炎526例(68.31%),阴道上皮内病变(VAIN)或阴道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病变(VAIN+CIN)23例(2.99%),宫颈上皮内病变I级(CIN I)221例(28.70%)。第2次宫颈活检的病理结果中黏膜慢性炎440例(57.15%),VAIN或VAIN+CIN 57例(7.40%),CIN I 209例(27.14%),宫颈上皮内病变II^III级(CIN II^III)64例(8.31%,其中3例宫颈浸润癌)。第1次和第2次宫颈活检的病理结果的构成比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组患者373例,第2组患者397例,两组患者第2次宫颈活检病理结果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次阴道镜检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CIN II^III检出率为7.77%(29/373);第2组患者CIN II^III的检出率为8.82%(35/397),其中包括3例宫颈浸润癌患者,感染HPV16的有2例,感染其他12种HR-HPV的有1例。持续感染型别不同的HR-HPV,第2次宫颈活检的病理结果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72,P<0.05)。结论持续感染HR-HPV的患者存在宫颈、阴道上皮内病变病理升级的可能。对检测出感染HR-HPV持续1年以上的患者,需行阴道镜检查,以早期发现宫颈和阴道上皮
- 陈忆吴丹李柱南张峥嵘许颖孟瑜林婧
-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阴道镜检查癌前状态宫颈肿瘤
- CO2激光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阴道上皮内瘤变临床疗效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进行CO2激光治疗的607例CIN和(或)VaIN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CIN为451例(74.3%),单纯VaIN为104例(17.1%),CIN合并VaIN为52例(8.6%)。采用成组t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年龄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类型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史发生率及CO2激光治疗部位、CO2激光治疗次数构成比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人乳头瘤病毒(HPV)转阴及病理级别降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607例患者中,CO2激光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79/607),疾病复发率为4.6%(28/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CO2激光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3%(430/451)、98.1%(102/104)与90.4%(47/52)。②本组607例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HPV转阴率为74.1%(450/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HPV转阴率分别为80.0%(361/451)、54.8%(57/104)与61.5%(32/52)。③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EEP史(OR=0.500,95%CI:0.273~0.915,P=0.025)为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2年,HPV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④本组607例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病理级别降低率为93.7%(569/607)。其中,单纯CIN、单纯VaIN、CIN合并VaIN患者的病理级别降低率,分别为93.6%(422/451)、98.1%(102/104)与86.5%(45/5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2激光治疗部位为宫颈+阴道(OR=11.727,95%CI:1.337~102.859,P=0.026)是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2年,病理级别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CO2激光治疗CIN和(或)VaIN有效。CIN和(或)VaIN患者接受CO2激光治疗后,HPV转阴、病理级别降低受不同因素
- 薛钰吴丹李柱南张峥嵘林婧许颖熊振虹曹丹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激光疗法LOGISTIC模型
- 小于胎龄儿神经认知发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小于胎龄(SGA)儿相较适于胎龄(AGA)儿有更高的神经认知发育不良发生率,本文回顾了近年来SGA儿童神经认知发育相关文献,研究显示在脑血流与脑结构方面,SGA儿童因生长受限会产生“脑保留效应”,但这并不能保障大脑的正常发育,血流受限又会造成SGA儿童脑结构的改变,包括大脑皮层、海马体和小脑在内的多个脑区域的总白质和灰质体积减少,导致头围减小。在神经认知结局方面,SGA儿童在智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执行功能等各个神经认知领域的评分均较低,造成学习成绩差、社交能力和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易导致严重神经障碍,如脑瘫、癫痫和视听力障碍,并引起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焦虑症、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共病。在导致SGA儿童神经认知发育异常的危险因素方面,研究提示妊娠高血压、妊娠体重异常、吸烟以及追赶生长与SGA神经认知发育不良结局相关。已有研究发现改善认知发育不良的最佳干预方式包括补充营养素、持续母乳喂养、高质量的教育以及适宜的早期干预(响应式养育)。
- 王蔚沁刘钟泠霍言言万勤刘巧云吴丹陈凌燕陈津津
-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养育母乳喂养
- 真实世界2岁以下儿童不同体型匀称度现况及风险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2岁以下儿童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现状及其风险因素,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20—2022年上海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生长发育评估与随访系统,共计纳入8474名2岁以下儿童,测量体格生长发育指标,并回顾性收集儿童出生及父母情况等构建数值表,采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不同体型匀称度的流行情况和风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回归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纳入2岁以下常规健康体检男童3813例,女童4661例,其中消瘦、超重、肥胖总检出率分别为1.5%,19.0%,7.8%,男童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均高于女童(χ^(2)分别为17.597、12.653,P<0.01)。出生体质量>4000g、大于胎龄儿、头围偏大儿童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均增加,出生体质量<2500g儿童发生肥胖的风险高于正常组,头围偏小、小于胎龄儿人群的消瘦风险较高(P<0.05)。父母超重或肥胖的儿童发生超重肥胖风险高于正常人群(P<0.05),剖宫产为儿童期肥胖的风险因素(RR=1.33,95%CI:1.15~1.5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头围、相对于胎龄的出生体质量、父母BMI是儿童超重、肥胖的有效预警指标(P<0.01)。结论2岁以内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消瘦现象仍然存在,儿童体格良性发展需多方共同努力,实现早期预防和干预。
- 霍言言刘钟泠马玲吴丹汪秀莲仇晓艳窦家莹任玉倩李亦诚洪霞陈津津
- 关键词:儿童超重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