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丹如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刑法
  • 3篇刑事
  • 3篇犯罪
  • 2篇修正案
  • 2篇社区矫正
  • 2篇司法
  • 2篇网络
  • 1篇电视
  • 1篇电视教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刑法谦抑
  • 1篇刑法谦抑性
  • 1篇刑法修正
  • 1篇刑法修正案
  • 1篇刑事诉讼
  • 1篇刑事责任
  • 1篇刑事执行
  • 1篇行刑
  • 1篇行刑社会化
  • 1篇掩饰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公安...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2篇史丹如
  • 1篇韩玉胜
  • 1篇侯刚
  • 1篇朱昌波

传媒

  • 7篇中国人民公安...
  • 2篇信息网络安全
  • 2篇江西广播电视...
  • 1篇中国监狱学刊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聚焦重大责任事故型犯罪之修正被引量:9
2007年
刑法第六修正案对我国刑法分则中的重大责任事故型犯罪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正。较之以前的规定,修正后的该类型犯罪在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法定刑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具体而言,刑法第134条的主体被修正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的罪过形式不应当仅限于过失,在罪名上应当分解为重大责任事故罪和强令违章作业事故罪;刑法第135条在客观方面和主体上都有所修正;对于新增设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事故罪和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应当全面地理解立法意图,以求正确地践行于司法工作;最后,将单位列为重大责任事故型犯罪的主体提出了一定的修改建议。
史丹如
关键词:刑法修正案
罚金刑执行的改革问题探究被引量:3
2012年
在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指导下,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开始有所突显。但是,目前我国罚金刑的司法适用存在着一定问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与其执行密切相关的。为了有效地改变罚金刑执行中的困难之局,可以采取科学地确立罚金刑的执行机关、建立执行前的保全措施、通过立法设立罚金刑的易科制度,并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执行采取减免措施等方法,以期达到适度地扩大适用的范围目的,确保这种刑罚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
史丹如
关键词:罚金刑
广播电视教学与网络教学比较刍议被引量:1
2007年
目前,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对我国教育从观念更新到教学改革、到模式创新等都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同时,它也给广播电视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对如何协调处理好这两种教学模式手段进行比较分析。
史丹如
关键词:广播电视网络教学
浅谈计算机网络犯罪的管辖权被引量:1
2005年
目前,由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普及应用的范围不同,因而导致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计算机网络犯罪率相差较大,尤其是在计算机使用率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对于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的制定还处在探讨阶段。我国目前法学界和司法界普遍将关于刑法典第285条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和286条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统称为计算机网络犯罪。
史丹如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犯罪计算机信息系统管辖权法律规定非法入侵犯罪率
论非法经营罪的现实冲突与完善被引量:8
2011年
目前我国现行刑事法关于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与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要求、个体权利保障及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等方面的现实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主要是因为该罪第(四)项"空白罪状"的表述方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容易导致司法者的自由解释,并进而使该罪演变为一个"口袋罪"。结合我国的刑法现实和司法现状,应有针对性地对非法经营罪的法律规定作适时必要的调整。
朱昌波史丹如
关键词:非法经营罪罪刑法定司法解释刑法谦抑性
司法的民主 民主的司法——刑事诉讼中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2010年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社会普通民众参与司法的重要方式。它充分反映了中国法治的民主、公正性,具有制衡与监督的作用,体现了实体与程序的双重正义,以及刑事诉讼的高效机制,并为法律的宣传和普及提供了有效途径。但是,新时期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也存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以及陪审员综合素质有待于提高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正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核心价值,发挥其构建特点,努力找寻摆脱困境的出路,是和谐的法治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
韩玉胜史丹如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制度民主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初探被引量:1
200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对1997年刑法典第312条作了修正。较之前的内容,该罪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行为、主观方面的"明知"等内容都有适当的修正,从而使得其罪质、本犯的处罚范围以及认定等诸多方面具有相应的变化,同时也为司法实践带来许多新问题。要正确认识本罪与其他罪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注意本罪与善意取得的区别及定罪处罚的标准。
史丹如
关键词: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要件罪质本犯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及体系的处遇功能研究——以行刑社会化与保安处分二元化为视角
2011年
现代社会的刑罚基于人权理念发展的需要,而更加注重犯罪人个体的矫治与社会防卫的整体性。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并探索性地发展。社区矫正体系之中,在制度等层面的建构尚处于初期阶段,难以避免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诸如价值定位、功能取向、理论指导、法律依据、制度衔接、人才储备等现实的困境与挑战,而这些因素又制约着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如何厘定社区矫正制度与体系的概念内涵和实践形式、明晰社会内处遇与刑罚执行的联系、探究行为责任与行为人矫正相结合的科学途径等问题,对于发展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进程,建设长治久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侯刚史丹如
关键词:社区矫正行刑社会化保安处分
社区矫正执行的若干问题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被引量:10
2011年
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其中,这是我国在刑罚轻缓化发展方向上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修正后的刑法在社区矫正执行的范围、内容及主体等具体方面,仍存在亟须完善之处。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及合理解决,将有助于推进社区矫正的司法实践。另外,我国应根据社区矫正工作的现实情况和发展需要,适时地制定《社区矫正法》,以推进行刑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史丹如
关键词:社区矫正刑法修正案刑事执行
没收财产刑适用问题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没收财产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刑罚,它属于一般没收。随着法治理念的深入发展,这种传统的刑罚处罚方式所存在的问题表现得愈来愈突出。应当正确审视没收财产刑的刑罚价值,同时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限制没收财产刑的适用,并可以考虑以罚金刑逐步将其取而代之。即便是认为现时有保留的必要,也应在现行刑法的框架下,对其中的诸如适用范围和执行机关作出适当完善的规定。
史丹如
关键词:没收财产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