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英

作品数:12 被引量:121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人工林
  • 5篇营养元素
  • 3篇灰木莲
  • 2篇地球化学循环
  • 2篇养分
  • 2篇生态系统
  • 2篇生态系统生物...
  • 2篇生物地球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 2篇生物地球化学...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循环
  • 2篇碳分配
  • 2篇碳素
  • 2篇碳素含量
  • 2篇碳贮量
  • 2篇贮量
  • 2篇尾巨桉
  • 2篇物量
  • 2篇巨桉

机构

  • 12篇广西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华山林场

作者

  • 12篇刘红英
  • 11篇刘莉
  • 11篇何斌
  • 10篇覃祚玉
  • 9篇罗柳娟
  • 2篇廖倩苑
  • 2篇卢万鹏
  • 1篇朱宇林
  • 1篇杨钙仁
  • 1篇梁丽虹
  • 1篇刘莹

传媒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林业科技开发

年份

  • 3篇2013
  • 8篇2012
  • 1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了解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和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林的水源涵养功能,对相似立地条件下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的林冠层、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林地土壤的贮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林分不同结构层次的持水量大小顺序均为土壤层(0~40 cm)>枯枝落叶层>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厚荚相思人工林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持水量及渗透性能均高于巨尾桉,但林下植被层则呈相反趋势.尾巨桉和厚荚相思人工林的林分总持水量分别为1 852.82和1917.72 t/hm2,林分单位面积水源涵养总价值分别为1 241.39和1 284.87元/hm2.
罗柳娟韦理电何斌蒙春江梁丽虹刘红英刘莉覃祚玉
关键词:尾巨桉厚荚相思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
黑木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特征被引量:20
2012年
对广西南宁市8年生人工林黑木相思9种营养元素(N、P、K、Ca、Mg、Fe、Mn、Zn和Cu)的质量分数、积累量、年净积累量和生物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不同器官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以树叶为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树干最低;各器官中大量营养元素质量分数表现为N>Ca和K>Mg>P,微量元素Mn和Fe的质量分数较高,Cu最低。黑木相思人工林养分储存量为987.17 kg/hm2,其中乔木层(749.23 kg/hm2)占75.89%,林下植被层(170.86 kg/hm2)占17.31%,凋落物层(67.06 kg/hm2)占6.79%。黑木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199.05、105.41和93.64 kg/(hm2.a),年归还量占年吸收量的52.96%;循环系数为0.53,不同营养元素的周转期表现为P>K>Fe>N>Ca>Cu>Mg>Zn>Mn。
何斌韦善华张伟唐天罗柳娟刘红英刘莉覃祚玉
关键词:营养元素生物循环
卷荚相思人工林碳库及其分配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样地调查,对广西南宁市8年生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人工林碳库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卷荚相思不同器官碳素质量分数为465.8~508.2 g.kg-1,各器官碳素含量排序为树干>树叶>树枝>树根>树皮.灌木层、草本层和现存凋落物层碳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60.8、430.9和468.1 g/kg,土壤层(0~80 cm)碳素质量分数为8.44 g.kg-1,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碳素含量减少.卷荚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库为126.07 t.hm-2,其中乔木层为28.76 t.hm-2,灌木层为5.35 t.hm-2,草本层为1.25 t.hm-2,现存凋落物层为1.69 t.hm-2,土壤层(0~80 cm)为89.02 t.hm-2.卷荚相思人工林年净生产力为10.15 t.hm-2.a-1,碳素年净固定量为5.64t.hm-2.a-1.
刘红英韦录何斌刘莉覃祚玉卢万鹏廖倩苑
关键词:卷荚相思人工林碳素含量碳库碳分配
黑木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素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黑木相思(Acaciam elanoxylon)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为相思类最高大乔木之一,具有速生、干形较直、耐干瘠和抗逆性强等特点,同时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成为目前中国广东、广西、福建、海南...
何斌刘红英刘莉覃祚玉罗柳娟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物量
厚荚相思中龄林养分分布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被引量:4
2012年
采用标准样地法研究了7年生(中龄林)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人工林10种养分元素(N、P、K、Ca、Mg、Fe、Mn、Zn、Cu和B)的分布和生物循环特点.结果表明:1)厚荚相思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各器官中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Ca或K,然后是Mg,P最低,微量元素含量则以Mn和Fe最高,其次是Zn和B,Cu最低;2)厚荚相思人工林养分贮存量为1 121.07 kg.hm-2,其中乔木层、林下植物层和凋落物层积累量依次为848.94、116.05和156.08 kg.hm-2,分别占总积累量的75.72%、10.35%和13.92%,林木中不同器官养分元素贮存量排序为:干材>树叶>树枝>干皮>树根;3)厚荚相思人工林养分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261.87、140.59和121.28 kg.hm-2.年-1,循环系数为0.54,周转期为6.04年.因此,厚荚相思中龄林的营养元素利用率较低,归还速率较快,周转期较短,有利于林地地力的恢复和维持.
何斌余春和何荣刘莉罗柳娟刘红英
关键词:厚荚相思中龄林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卷荚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南宁市8年生卷荚相思Acacia cincinnata人工林的N、P、K、Ca和Mg 5种营养元素的含量、积累量、分布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卷荚相思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以树叶为最高,干材最低,各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以N最高,其次是K和Ca,Mg和P最低.(2)卷荚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量为823.80 kg/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分别占64.86%、20.59%、5.20%和9.35%;(3)卷荚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归还量、存留量分别为151.30、84.48和66.82 kg.hm-2.年-1,年归还量占年吸收量的55.84%;(4)卷荚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循环系数为0.56,循环速率依次为Mg>Ca>N>K>P.
刘莉戴军何斌肖继谋罗柳娟刘红英覃祚玉
关键词:卷荚相思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本文以广西国有东门林场雷卡分场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并辅以灌草坡进行对比,研究不同栽植代数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过氧化氢酶、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蔗糖酶)和土壤主要肥力因素(土壤水分含量、pH值、有机质、全氮、全...
刘红英
关键词:人工造林栽培模式土壤酶活性
黑木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被引量:13
2012年
研究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8年生黑木相思(Acacia melanoxylon)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黑木相思人工林生物量为108.47 t.hm-2,其中乔木层占总生物量的85.85%、灌木层占7.26%、枯枝落叶层占4.47%、草本层占2.42%。黑木相思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143.06 t.hm-2,其中乔木层为46.33 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碳贮量的32.39%;灌草层为4.78 t.hm-2,占3.34%;凋落物层为2.26 t.hm-2,占1.58%;林地土壤(0~60 cm)为89.69 t.hm-2,占62.24%。黑木相思人工林乔木层年净生物量增长量为17.02 t.hm-2.a-1,年净固碳量为8.45 t.hm-2.a-1,折合成CO2为30.98 t.hm-2.a-1。
何斌刘红英余春和覃祚玉罗柳娟刘莉
关键词:黑木相思人工林生物量碳贮量
灰木莲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被引量:8
2013年
对广西南宁市高峰林场46年生灰木莲人工林生态系统碳素贮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灰木莲各组分碳素含量变化范围为476.8~ 532.5 g/kg,各器官碳素含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土壤层(0~80 cm)碳素含量为10.36 g/kg,不同土层碳素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灰木莲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为236.70 t/hm2,其中乔木层碳贮量(118.03 t/hm2)最大,占生态系统总碳贮量的49.86%;灌木层碳贮量为2.00 t/hm2,占0.84%;草本层碳贮量为1.18 t/hm2,占0.50%;现存凋落物碳贮量为3.48 t/hm2,占1.47%;土壤层有机碳贮量为111.71 t/hm2,占47.19%.灰木莲人工林生态系统乔木层碳素年净固定量为3.72 t/.(hm2 ·a),各组分碳素年净固定量大小依次为:树干>树叶>树根>树枝>树皮.
覃祚玉何斌韦录卢万鹏廖倩苑刘红英刘莉刘莹
关键词:灰木莲人工林碳素含量碳贮量碳分配
尾巨桉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及其生物循环特征被引量:32
2012年
根据广西高峰林场界牌分场4.5 a的定位观测与分析,对1.5~4.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的5种营养元素(N、P、K、Ca和Mg)的积累和生物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不同器官营养元素质量分数存在明显差异,以树叶营养元素质量分数最高,其次是树皮和树枝,最低是树干;1.5~4.5年生尾巨桉人工林营养元素积累量为452.19~850.54 kg/hm2,随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积累量占70.92%~80.73%,林下植被层占13.84%~22.99%,地表现存凋落物层占4.63%~6.48%;林分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150.72~224.93kg/(hm2.a),其中干材年净积累量随林龄增加而减少,同一器官各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与各器官营养元素积累量变化顺序一致,即为Ca或K>N>Mg或P;1.5、2.5、3.5、4.5年生各林分营养元素年吸收量分别为282.62、298.81、241.46和204.95 kg/(hm2.a),年归还量分别为68.83、73.88、63.42和54.23 kg/(hm2.a),循环系数分别为0.88、0.53、0.39和0.30,周转期分别为4.66、7.61、9.83和12.51 a。
朱宇林何斌杨钙仁罗柳娟刘红英刘莉覃祚玉
关键词:尾巨桉人工林营养元素生物循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