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祥荣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人体生命
  • 2篇生命
  • 2篇生命系统
  • 2篇自组织
  • 2篇系统自组织
  • 2篇基因
  • 2篇甲基化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基因
  • 2篇高度甲基化
  • 2篇PCR检测
  • 1篇定价法
  • 1篇序参量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 1篇知识产权
  • 1篇企业

机构

  • 8篇青岛医学院

作者

  • 8篇刘祥荣
  • 3篇陈在春
  • 3篇王大文
  • 2篇董果雄
  • 2篇张社华
  • 2篇谭齐贤
  • 2篇禹华玮
  • 2篇乔宏
  • 2篇孙勇力
  • 1篇苗志敏
  • 1篇任桂芝
  • 1篇管洪在
  • 1篇范洪亮
  • 1篇李少华
  • 1篇孙菊英

传媒

  • 3篇系统科学学报
  • 1篇中国医院管理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科学学与科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医学科研...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综合医院医务科室经济效益奖分配方法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在分析医院运营过程的基础上,应用数学、统计学、经济学、会计学原理,分析了表征医院经济效益的各个变量的含义,建立了医院对各医务科室以其经济效益为依据的奖金分配模型。经用综合医院三个月的数据资料模拟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使各科室奖金额与其劳动量成正比,且具有激励科室负责人改善管理方法,激励医护人员努力提高技术、改善医德医风的作用。
董果雄高绪孟苗志敏刘温和池兆美孙菊英张社华刘祥荣孙勇力于景元范洪亮任桂芝
人体生命系统自组织机制研究初探被引量:3
1996年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体生命系统自组织形成的必要条件.细胞质膜的边界作用和自选择性使细胞处于相对开放状态,调控着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机体的自稳态是一种特殊的远离平衡态,这种处于细胞生理状态下的动态平衡维持着人体的正常代谢;细胞信号系统网络式结构和耦合反馈式的信息传递形式,发挥出细胞间的复杂的非线性作用,使细胞功能协调合作,保证了整体生命功能.
陈在春刘祥荣王大文
关键词:系统自组织人体生命系统辩证论内分泌系统
企业中间产品内部定价方法研究
1994年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大型企业对车间实行模拟市场结算是很有必要的.在大型企业中,A车间的产品,可能被B车间作为部件或材料使用,在这种情况下,A车间的产品并没有直接投入市场,接受市场检验,产生市场价格,那末要进行车间结算,A车间的产品以怎样的价格结算才能为A车间满意、B车间接受,是模拟市场结算的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董果雄张社华刘温和孙勇力刘祥荣李少华朱祥庆于景元朱焘张用刚
关键词:企业定价法
人体系统非线性作用:网络·稳定·有序
1998年
人体系统有三种网络结构,执行着生长、发育、代谢与信息传递的功能.生物大分子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遗传的准确性和反馈调控机制使人体保持稳定状态.人体系统的有序性是多要素非线性作用机制的结果,表现出某种组织性与确定性.
陈在春刘祥荣王大文
关键词:非线性网络
DNA——人体生命系统自组织的序参量被引量:3
1999年
人体胚胎发育是人体系统自组织中的代表性事件.胚胎发育演化的结构图示和时空序向是DNA(基因)调控下按严格程序表达的结果.DNA可以被认为是人体系统自组织的序参量.基因与蛋白质(酶)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遗传回路是序参量以网络形式表现的非线性作用机制.
陈在春刘祥荣王大文
关键词:DNA序参量自组织生命系统
对科研成果报奖和科研论文作者名次排序问题的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对科研成果报奖和科研论文作者名次排序问题的探讨青岛医学院刘祥荣知识产权是指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中从事脑力劳动而创造的精神财富者所享有的权利。世界各国十分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既是对脑力劳动成果的保护,也是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从科学技...
刘祥荣
关键词:名次科研论文知识产权脑力劳动
PCR检测恶性血液病降钙素基因高度甲基化
1995年
以申基化敏感酶(HpaⅡ)消化DNA,应用PCR扩增方法敏感地检测了74例恶性血液病病人降钙素(CT)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发现70%(7/10)ALL、72.7%(16/22)ANLL、52%(12/23)CML、80%(8/10)MDS、3例(3/3)恶性淋巴瘤(MT)和1例(1/1)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H)的病人出现CT基因高度甲基化阳性。结果表明,CT基因高度甲基化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恶性克隆增殖的分子基因标志,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病情变化及预后判断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刘祥荣谭齐贤禹华玮管洪在乔宏卢伟
关键词:降钙素基因甲基化恶性血液病
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的高度甲基化被引量:3
1996年
PCR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降钙素基因的高度甲基化禹华玮刘祥荣谭齐贤乔宏降钙素(CT)基因位于人类11号染色体短臂11p15。约90%的非霍奇金T和B细胞淋巴瘤和95%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的肿瘤细胞,其CT基因5′端CCGG位点高度甲基...
禹华玮刘祥荣谭齐贤乔宏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降钙素基因甲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