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海平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护理
  • 2篇针吸
  • 2篇针吸活检
  • 2篇针吸活检术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肿瘤
  • 2篇呼吸法
  • 2篇活检
  • 2篇活检术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心理护理
  • 1篇信念
  • 1篇药疹
  • 1篇医患
  • 1篇粘膜
  • 1篇正视
  • 1篇支气管镜
  • 1篇植入

机构

  • 7篇厦门市第二医...

作者

  • 7篇刘海平
  • 4篇吴美女
  • 2篇陈毅文
  • 1篇陈爱珠

传媒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口式呼吸法影响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效果的护理观察
目的 观察术前指导用口呼吸法对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简称EBUS-TBNA)的影响.方法 对136例行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0例与对照组66例,对照组按常规术前准备;干...
吴美女陈毅文刘海平
肿瘤患者保护性治疗中健康教育的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人员对保护性治疗的肿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对策。方法 运用现象学方法,对本院肿瘤科及呼吸内科总计56名护理人员进行深入访谈。结果 护理人员主要面对的护理问题包括:治疗与疾病的冲突;健康教育与疾病的冲突...
刘海平
关键词:肿瘤健康教育护理对策
肿瘤晚期患者气道支架植入术后对睡眠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晚期患者气道支架植人术后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在叶支气管以上的气道植入支架,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内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的变化。结果肿瘤晚期患者睡眠状况明显差于正常人群,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地睡眠障碍,VSQI〉8分者占45.11%;经气道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改善,PSQI〉8分者占17.35%,主要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等方面改善明显。结论气道植入支架可以明显地改善晚期肺癌、食管癌所致的恶性中央气道狭窄患者睡眠状况,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爱珠刘海平
关键词:肿瘤晚期睡眠
医患共同信念对一例重型药疹患者护理的影响
2009年
重型药疹发病急骤,病程长,病情重,累及范围广泛,几乎遍及全身皮肤粘膜,皮损初期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逐渐加重,融合成全身弥漫性红肿、水疱剥脱、糜烂;随后大量脱屑,手足呈手套或袜套样脱落,可伴有高热,口、眼、外阴粘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损害,甚至累及各系统重要脏器(心、肝、肾),可因继发感染或全身衰竭而死亡。患者伴随出现焦虑、恐惧、皮肤完整性受损、感染、家庭及个人应对无效等一系列护理问题。2008年3月25日我科收治1例左肺癌伴颅内多发转移并发重型药疹患者,经过3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于2008年6月26日痊愈出院。
吴美女刘海平
关键词:重型药疹护理问题信念医患皮肤粘膜全身衰竭
采用口式呼吸法对支气管针吸活检术护理效果的影响
2014年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是近年来我国经支气管镜检查的新技术,对常规的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不明确的纵隔以及黏膜下病灶、肺门病灶具有独特诊断价值[1]。但是,由于该项技术操作过程对患者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咳嗽次数的影响及患者对气管镜不了解而导致的心理紧张、恐惧,容易导致术中配合不良,使手术耐受力下降,影响成功率。
吴美女陈毅文刘海平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呼吸法护理效果纤维支气管镜诊断NEEDLE
心理干预在肺癌患者负性情绪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负性情绪的相关因素,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科住院的132例肺癌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QLQ-C3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
刘海平
关键词:心理护理肺癌负性情绪
正视止痛剂的不良反应与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正视止痛剂的不良反应与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12月收治肺肿瘤疼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6例与对照组54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评分、止痛等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宣教正视止痛剂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通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对止痛剂不良反应的了解程度以及疼痛分值情况,评价正视止痛剂不良反应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相关性。结果: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减少,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患者进行必要的疼痛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正视止痛剂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控制疼痛,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吴美女刘海平
关键词:正视止痛剂癌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