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智君

作品数:28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动脉
  • 6篇血管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5篇CT诊断
  • 4篇体层摄影
  • 4篇机体
  • 4篇计算机体层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血管造影
  • 3篇影像
  • 3篇造影
  • 3篇体层成像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计算机体层成...
  • 3篇成像
  • 2篇低电压
  • 2篇电压
  • 2篇动脉疾病
  • 2篇多层螺旋CT...

机构

  • 26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26篇刘智君
  • 16篇张浩亮
  • 13篇张凤翔
  • 8篇杨金花
  • 7篇徐彦东
  • 7篇宋瑞娟
  • 7篇关长旭
  • 6篇杜海
  • 5篇高娃
  • 5篇贾艳荣
  • 4篇刘慧
  • 4篇耿明明
  • 3篇苏云龙
  • 3篇贺利明
  • 2篇王梅
  • 1篇王枚
  • 1篇边步菊
  • 1篇张芳
  • 1篇武轶非

传媒

  • 7篇内蒙古医学杂...
  • 6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实用医学影像...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医药世界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网膜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病CT诊断1例被引量:1
2007年
刘智君武轶非杨金花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
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气管憩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分析68例气管憩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68例共发现气管憩室82个,其中59例为单发,9例为多发(≥2个),单发占86.76%,多发占13.24%,多发气管憩室中5例为2个憩室,3例为3个憩室,1例为4个憩室;本组气管憩室大小不等,其中最大直径44.00 mm,最小直径1.50 mm,平均直径为26(23~35)mm。82个气管憩室形状多样,圆形或类圆形(囊腔样)为62个,气泡样10个,烧瓶样6个,凹槽样2个,三角样2个;MSCT能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为单一细管或多个管道相通,其中2例气管憩室合并感染,本组68例中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病例共为38例,占55.88%。结论MSCT可以清晰显示气管憩室与气管的通道、气管憩室的部位、数量、形状和内容物等情况,对气管憩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徐彦东张凤翔张浩亮刘智君苏云龙贺利明耿明明刘慧
关键词:气管憩室图像后处理技术
骨软骨瘤8例CT影像分析
2011年
骨软骨瘤又称骨软骨性外生骨疣,是指在骨的表面附以软骨帽的骨性突出物,是最常见的骨肿瘤,占良性骨肿瘤的38.5%-50.0%,骨软骨瘤可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而以单发性多见,
刘智君宋瑞娟关长旭
关键词:骨软骨瘤
低电压、低碘对比剂浓度冠状动脉CTA的研究
张浩亮徐彦东贾艳荣刘智君杜海奇丽霞宋瑞
开展的“低电压、低碘对比剂浓度冠状动脉CTA的研究”属自然科学-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自选项目,主要应用于临床工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简称冠心病,是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中国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
关键词: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CTA诊断影像学方法
100kVp碘克沙醇注射液270mgI/ml及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在CCTA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100 k Vp、碘克沙醇注射液270 mg I/ml及自适应迭代重建技术(ASIR)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患者行CCTA检查,体质量指数(BMI)均小于28 kg/m2,扫描参数管电压100 k Vp,管电流500 m As,造影剂碘克沙醇注射液270 mg I/ml,采用前置性门控成像序列及40%权重ASIR。扫描后图像传入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图像质量由2名高年资放射科医生进行双盲法评分(5分法)。测量图像主动脉根部(AO)、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开口处的CT值及噪声值、周围脂肪的CT值及噪声值,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记录射线剂量(CTDIvol,DLP,ED)及碘摄入量进行统计。结果所测冠状动脉的CT值均在300 Hu以上,能够达到临床诊断要求,图像质量评分均在3分以上,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低于既往文献报道的常规前门控扫描技术(管电压120 k Vp,管电流500 m As,对比剂碘普罗胺370 mg I/ml,滤波反投影(FBP)重建。结论宝石能谱CT采用管电压100 k Vp、对比剂碘克沙醇注射液(270 mg I/ml)及40%权重ASIR行CCTA检查可以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同时降低了患者的辐射剂量及碘摄入量。
贾艳荣张浩亮徐彦东刘智君杜海奇丽霞贺利明苏云龙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多种重建方法在主动脉夹层中诊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4年2月~2006年2月期间用多层螺旋CT,对16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疾病的患者进行直接增强扫描,层厚2.5mm,重建间隔1.5mm,由高压注射器经静脉团注100ml造影剂,速度3ml/s,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技术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及仿真内镜(VE)。结果:①检出10例主动脉夹层,4例主动脉瘤、2例正常主动脉。②10例主动脉夹层病例中,Ⅰ型3例、Ⅱ型1例,Ⅲ型6例。对主动脉夹层的正确诊断必须结合原始图像以及MPR、CPR、MIP、SSD、VE图像才可以对主动脉破口的位置、夹层的分型、真假腔、撕破的内膜、夹层旋转方向、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血栓形成等进行正确的判断。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影像后处理技术是快速、无创、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张浩亮张凤翔刘智君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主动脉夹层图像处理血管造影术
多层螺旋CT诊断梗阻性黄疸29例分析
2009年
刘智君宋瑞娟关长旭
关键词:胆管扩张
多排螺旋CT扫描及后重建在髋关节创伤诊断和指导治疗中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05年
杨金花张浩亮刘智君边步菊
关键词:髋关节计算机体层成像
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CT成像的初步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 8层螺旋CT进行了 18例冠状动脉CT成像 ,比较了不同心率情况下能满足诊断要求的冠脉的显示率。心率在 75次 /min以下 ,冠脉的3支显示率可达 10 0 %。心率在 <85次 /min ,冠脉的显示成功率很高。结果 :12例显示正常 ,6例可见冠脉异常。心率在 75次 /min以下 8例 ,全部 3支成功显示。心率在 76~ 85次 /min之间的 10例 ,4例 3支成功显示 ,6例 2支满意显示 ,1支欠满意。 6例冠脉异常主要表现为 :冠脉钙斑、软斑、狭窄。其中 3支病变 1例。 3例有冠脉造影证实。结论 :冠脉多层螺旋CT成像可评价冠脉的狭窄 ,尤其是 5 0 %以上狭窄 ,同时可检出冠脉的钙斑。基本满足了冠脉介入治疗筛选的需求 ,并能对冠脉支架及搭桥术后的效果做出评价。
张凤翔王枚刘智君杨金花张浩亮高娃
关键词: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CT血管造影
宝石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利用能谱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及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4月间怀疑冠心病的405例患者的能谱CT冠脉动脉成像的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记录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并对其分型。结果 405例患者均行能谱CT冠脉动脉成像,发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105例,检出率为25.9%(105/405),其中纵深型35例,浅表型70例;左前降支近端2例,左前降支中段50例,左前降支远段18例,第一对角支5例,中间支3例,左回旋支24例,右冠状动脉3例,近段血管粥样硬化40例(纵深型32例,浅表型8例)。结论能谱CT冠脉动脉成像能清晰准确显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与心肌关系、心肌桥的厚度并能够准确分型、壁冠状动脉的长度,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更有价值的信息。
关长旭宋瑞娟刘智君张凤翔
关键词:冠状血管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