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生物学特性及与雌激素受体的关系被引量:6
- 1991年
- 应用细胞图像分析仪、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50例乳腺癌标本,同时测定其雌激素受体水平和癌细胞的分化程度,从中发现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越差,癌细胞雌激素受体水平越低,癌细胞核的面积却增大,异倍体肿瘤的细胞核面积明显大于二倍体肿瘤的细胞核,且S期细胞比率增高。作者认为系统地对乳腺癌标本进行图像分析,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及癌组织的分级和受体状态的测定,对判断乳腺癌的生物学形态和遗传特性提供了更为客观的依据,为指导临床辅助治疗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 邵志敏沈镇宙曹世龙刘尚廉韩企夏
- 关键词:乳腺癌生物学特性雌激素受体
- 22例坏死性肉芽肿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3
- 1995年
- 22例坏死性肉芽肿免疫组化研究陈忠伟,朱雄增,刘尚廉,傅秀珍坏死性肉芽肿又称为恶性肉芽肿或致死性中线肉芽肿,是一组由不同病因引起,主要发生在鼻和面部中线,表现为进行性坏死性肉芽肿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这一名称主要用于形态学上以凝固性坏死、多形细胞浸润和出...
- 陈忠伟朱雄增刘尚廉傅秀珍
- 关键词:坏死性肉芽肿免疫组化
- 甲状腺乳头状癌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临床及生物学意义
- 1995年
- 对105例甲状腺良、恶性疾病和24例正常的甲状腺组织采用了酶联法进行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乳头状癌,腺瘤、甲状腺肿以及正常的甲状腺组织的雌、孕激素受体阳性分别为58.3%和48.3%;31.2%和28.1%;30.8%和30.7%;20.8%和16.7%。乳头状腺癌的阳性率明显要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在乳头状腺癌中,小于45岁年龄组的雌激素受体的的阳性率明显要高于其它甲状腺病变。在乳头状腺癌中,小于45岁的年龄组的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大于或等于45岁的年龄组。雌、孕激素受体的阳性率和性别、病理分期,肿块大小,以及颈部淋巴结受累情况无关。二倍体乳头腺癌的雌激素受体阳性率要比异倍体肿瘤受体阳性率要高。
- 嵇庆海马东白刘尚廉唐锦霞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 滋养细胞肿瘤核仁蛋白组成区研究被引量:1
- 1994年
- 运用核仁蛋白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术检测了5例正常胎盘,1例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22例葡萄胎,10例恶性葡萄胎,2例胎盘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和19例绒癌,发现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AgNOR/核均数明显高于良性滋养细胞肿瘤(P<0.001),细胞滋养细胞中的AgNOR/核均数亦明显高于合体滋养细胞(P<0.001)。同时发现良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AgNOR颗粒分布类型也不同,良性病变以弥漫型为主,而恶性病变以颗粒型为主,表明主要用于细胞遗传学的AgNOR技术在肿瘤病理学上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郑颂国刘尚廉朱雄增
- 关键词:滋养细胞肿瘤AGNOR染色
- 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 1991年
- 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SCUC)极为罕见,在组织学上表现为宫颈组织有弥漫成片的小细胞浸润。近年来不少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论者证明,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SCUC均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本文报道了19例宫颈原发性小细胞未分化癌用八种抗血清作免疫组织标记,包括CLA、Leu-7、Keratin、S-100、Serotonin、NSE、desmin和myoglolin,目的是证明宫颈小细胞未分化癌亦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并且可用鉴别恶性淋巴瘤,无色素性黑色素瘤、横纹肌肉瘤、低分化腺癌和鳞癌。
- 刘尚廉张廷缪付秀珍杨玉妹许励王英
-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 21例神经母细胞性肿瘤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2
- 1992年
- 应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21例神经母细胞性肿瘤进行病理观察。对病理组织学分型,除了传统的节细胞样分化外,提出神经鞘细胞分化对分型和预后的意义。注意到有些肿瘤的组织切片有神经鞘样细胞为主的单向分化,制订了病理组织学分型的标志,并讨论瘤细胞分化、病理组织类型、浸润转移、原发部位与预后间的相互关系。
- 杨浩俊朱畅宁归良桢徐逸敏朱列伟刘尚廉奚政君华文
- 关键词:病理变化神经母细胞瘤
- 国产抗角蛋白单克隆抗体在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上的评价
- 1993年
- 本文应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单克隆抗角蛋白抗体HK_2、K_(174)和HK_5对53例各种类型恶性肿瘤进行了标记。结果显示31例未分化癌标记的阳性率大于70%,而10例非上皮性肿瘤除1例间皮肉瘤外全部阴性。在高或中度分化的癌中,HK_2和HK_5的阳性率均为100%,仅K_(174)为78%,表明国产单克隆抗角蛋白抗体在上皮性肿瘤,尤其未分化癌与其它分化差的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是一种较好的标记物。
- 徐薇苓刘尚廉王懿龄傅秀珍杨玉妹赵晓兰王代文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肿瘤
-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31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1
- 1990年
- 恶性混合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的特殊肿瘤,由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组成。根据肉瘤成分为同源性或异源性,可分为癌肉瘤和恶性中胚叶混合瘤两类,总称为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较子宫内膜腺癌和平滑肌肉瘤少见,预后较差。20年内,我院共收治31例,现报道如下。
- 张廷璆刘尚廉朱振东俞燕美王家祥许■
- 关键词:子宫癌恶性混合瘤临床病理
- 胎盘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被引量:2
- 1991年
- 人们对二型滋养层、细胞滋养层和合体滋养层以及相应的疾病,如水泡状胎块、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已有清楚的认识。近年来,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研究证实了还存在第三种中间型滋养层细胞(Inter-mediate cell,IT),它是正常胎盘的组成成份。
- 郑颂国朱雄增刘尚廉
- 关键词:胎盘部位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病理
- 应用RNA原位核酸杂交检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ER mRNA、PR mRNA表达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制备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 ,检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雌激素受体 (ER) m RNA、孕激素受体(PR) m RNA表达。方法 应用 RNA原位核酸杂交 (RISH)和免疫组化 (IHC)检测技术。结果 (1) 2 78例乳腺癌石蜡切片 ER m RNA、 PR m RNA阳性率分别为 6 7.3%和 6 1.5 % ,阴性率分别为 32 .7%和 38.5 %。 ER m RNA、 PR m RNA双阳性、双阴性分别为 5 4.3%和 2 5 .6 % ,ER m RNA阳性 PR m RNA阴性或 ER m RNA阴性 PR m RNA阳性率为 2 0 .1%。 (2 )RISH法的 ER m RNA、 PR m RNA阳性率分别为 6 7.3%和 6 1.5 %均高于 IHC法 ER、 PR的 48.9%和 41.2 % (P均 <0 .0 1)。 (3) ER m RNA与 ER、 PR m RNA与 PR的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 77%和 75 .9%。 (4 )杂交信号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分布可分为 ,柱状上皮的胞质的上下方、胞质内均匀或近胞膜、核周偏位和核内外分布。 (5 ) ER m RNA与 ER、 PR m RNA阳性率与组织学级别有关 , 级组中 ER m RNA的阳性率为 83.5 %分别高于 组中 6 2 .4%和 组中 5 4.5 % (P<0 .0 1) , 、 级组中 PR m RNA的阳性率为 6 6 .7%、 6 7.3% ,均高于 组中 5 0 .6 % (P<0 .0 5 )。结论 地高辛标记的 ER、 PR寡核苷酸探针和 RISH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 ER m RNA和 PR m RNA的分子?
- 陆良勇黄伟达刘尚廉杨广才陈成伟李晓燕蒋树娟魏英
- 关键词:乳腺癌石蜡切片孕激素受体ERPR寡核苷酸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