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阴囊急症的诊治
- 2016年
- 提高临床医生对小儿阴囊急症的认识,预防阴囊急症的误诊。方法 分析91例阴囊急症患者的临床疾病资料,通过手术方式明确了引起阴囊急症的常见病因,根据病因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结果 9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睾丸附件扭转80例,将睾丸附件切除。睾丸坏死5例,将坏死睾丸切除。睾丸鞘膜囊内感染6例,术后给予抗炎输液治疗治愈。结论 早期手术探查应该是阴囊急症患者优先选择的治疗方法。
- 丁庆光刘冬霞庄博
- 关键词:儿童阴囊急症睾丸附件
- 小儿睾丸扭转16例诊治体会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总结16例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各年龄段患儿出现睾丸扭转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手术行扭转睾丸复位或行睾丸坏死切除术,部分患儿行健侧睾丸肉膜外固定术。结果:16例患儿均为单侧睾丸扭转,左侧睾丸扭转12例,右侧睾丸扭转4例。扭转坏死切除13例,睾丸扭转复位3例;健侧睾丸固定10例,随访未见健侧睾丸复发。结论:睾丸扭转以左侧多见,容易出现睾丸坏死,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挽救睾丸的有效途径。
- 丁庆光刘冬霞
- 关键词:小儿睾丸扭转腹痛
- 小儿急腹症误诊原因探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小儿急腹症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曾误诊的小儿急腹症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9例均出现腹痛和恶心等腹部不适表现,3例伴发热,1例呼出气体有异味。就诊初期误诊为急性阑尾炎6例,肠梗阻、卵巢畸胎瘤和卵巢囊肿出血并扭转各1例。误诊时间1 h~1周。5例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例经胸部CT检查确诊,1例经血生化检查确诊,1例术中确诊。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并肺炎及右侧睾丸扭转坏死各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脐尿管囊肿并感染、回肠先天性纤维肉瘤、左侧卵巢无性细胞瘤及卵巢黄体破裂各1例。经相应治疗后9例均恢复良好。结论临床上导致小儿急腹症误诊的原因在于常见病的罕见临床表现和罕见病的常见临床表现,全面熟练掌握可能引起急腹症的疾病谱是预防小儿急腹症误诊误治的根本。
- 丁庆光刘冬霞
- 关键词:急腹症睾丸扭转误诊阑尾炎肠梗阻
- 儿童消化道内多枚磁性异物的危害和临床治疗
- 2023年
- 探讨如何合理应对儿童吞食多枚磁性异物这一公共健康问题。方法 对1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干预方式等。结果 治疗并获得随访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1岁-8岁,平均年龄3.8岁,1-3岁7例,3-6岁3例,8岁3例。有明确吞食磁性异物病史7例,病史不详6例,手术治疗9例,胃镜治疗1例,自行排出3例,有消化道穿孔8例。结论 幼儿吞服多枚磁性异物对消化道危害极大,手术治疗的可能性较大,有必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积极预防。
- 丁庆光刘冬霞
- 关键词:消化道异物儿童
- 两种微创手术方式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和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两种微创手术方法,以利于临床进行合理选择。方法:对接受这两种手术方式之一的患儿进行随访,在切口大小、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治疗效果、术后复发等方面进行比较,将变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行手术且获得随访893例,下腹部小切口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方面较腹腔镜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该种手术方式不能排除对侧患病的隐患。结论:腹部小切口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更具有微创特点,腹腔镜在排除对侧患病隐患和治疗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方面更具有优势。
- 丁庆光李团光庄博黄德发刘冬霞
- 关键词:腹股沟斜疝微创治疗腹腔镜
- 婴儿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临床分析
- 2021年
- 目的探讨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新生儿回肠纤维肉瘤患儿的诊治经过,同时结合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4例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结果15例患儿中,男性9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2 d(1~150 d);消化道梗阻7例,消化道穿孔6例,消化道出血1例,无症状1例;病变部位分别位于十二指肠、回肠、空肠和结肠。所有患儿均行肿瘤所在肠管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术后1例行化疗,14例未行化疗,随访3~60个月不等,平均随访21.4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等异常表现。结论胃肠道先天性纤维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以消化道梗阻和穿孔为常见症状,行肿瘤的扩大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后可以不进行化疗,预后良好。
- 丁庆光刘冬霞
- 关键词:婴儿先天性纤维肉瘤胃肠道
-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诊治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析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方法随机将8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两组,分别行常规疗法和联合用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呼吸道感染患儿联合用药效果显著。
- 段艳飞刘冬霞
-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呼吸道感染疗效
-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预警指标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研究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预警指标。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儿科呼吸病区确诊治疗的22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病历资料,根据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将其分为普通支原体肺炎组(mycoplasam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组,120例)和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组(refractory mycoplasam pneumoniae pneumonia,RMPP组,10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独立预测指标,然后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找到各预测指标诊断价值最大的临界(cut off)值。结果两组患儿的WBC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492、-0.508,均P>0.05),RMPP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LDH)、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均高于MPP组,而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MPP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415、-9.632、-7.467、-10.106、-9.686,均P<0.05),将其纳入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B值=0.046、SE=0.023、OR=1.047、P=0.048),D-二聚体(B值=0.001、SE=0.001、OR=1.001、P=0.04),CD4^(+)/CD8^(+)比值(B值=-1.975、SE=0.961、OR=0.139、P=0.04)是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独立预测指标,CRP、血浆D-二聚体、CRP^(+)D-二聚体、CD4^(+)/CD8^(+)比值ROC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为0.876、0.905、0.901、0.872,故CRP、CD4^(+)/CD8^(+)诊断正确性中等,血浆D-二聚体、D-二聚体+CRP联合诊断的正确性较高。结论C-反应蛋白≥52.5mg/L、D-二聚体≥2750ng/ml、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1.375是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早期独立预警指标,其中D-二聚体诊断价值最大。
- 刘冬霞
- 关键词:难治性支原体肺炎肺炎支原体D-二聚体
-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TAT6)基因rs324015位点多态性与青岛汉族支气管哮喘(哮喘)患儿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青岛汉族113例哮喘患儿(哮喘组)、87例无血缘关系的汉族无变应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健康儿童(健康对照组)进行STAT6基因rs324015位点多态性分析;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方法进行基因分布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结果 1.健康对照组和哮喘组STAT6基因rs324015位点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具有群体代表性。2.哮喘组GG、GA及AA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15.9%、46.9%和37.2%,健康对照组儿童其分布频率分别为21.8%、59.8%和18.4%,2组间基因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45,P<0.05),且不同基因型患哮喘的危险性不一样,AA基因型与GA、GG基因型比较患哮喘的危险性明显增加[OR(AA/GA)=2.575,95%CI:1.290~5.141,P<0.01;OR(AA/GG)=2.771,95%CI:1.167~6.577,P<0.05];基因型GA与GG间,患哮喘的危险性无统计学差异(OR=1.076,95%CI:0.508~2.277,P>0.05)。哮喘组患儿G、A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39.3%和60.6%,对照组分别为51.7%、48.2%,2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8,P<0.05),且A等位基因携带者哮喘患病率是非携带者的1.649倍[OR(A/G)=1.649,95%CI:1.106~2.459,P<0.05]。结论 STAT6基因rs32401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汉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突变纯合子AA携带者患哮喘的危险性大,A等位基因为导致哮喘患儿发病的优势等位基因。
- 林荣军刘冬霞隋爱华
- 关键词:基因易感性
- 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危险因素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儿科住院的SRMPP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分为闭塞组和非闭塞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因素对于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预测价值。结果纳入SRMPP 110例,男60例、女50例,中位年龄6.0(4.0~8.0)岁,40例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水平升高和塑形黏液栓是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高水平的前白蛋白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D-二聚体升高、前白蛋白水平降低、塑形性黏液栓预测SRMPP并发闭塞性支气管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9、0.74和0.70。结论对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13.2 mg/dL、血浆D-二聚体水平≥1.85 mg/L、塑形性黏液栓形成的SRMPP患儿,需警惕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 刘冬霞金蓉林荣军
- 关键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