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昌

作品数:6 被引量:20H指数:4
供职机构:邹平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衰
  • 2篇血管
  • 2篇血脂
  • 2篇瑞舒伐他汀
  • 2篇衰竭
  • 2篇他汀
  • 2篇伐他汀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心病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心衰患者
  • 1篇血管紧张
  • 1篇血管紧张素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 1篇血管紧张素转...

机构

  • 6篇邹平县人民医...

作者

  • 6篇刘伟昌
  • 2篇赵刚
  • 2篇窦晋景
  • 1篇李静

传媒

  • 2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的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缬沙坦联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并根据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应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用瑞舒伐他汀。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清晨和24h动态血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组内清晨和24h动态血压的平均SBP与DBP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TC,TG和LDL-C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HDLC水平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高血脂采用缬沙坦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临床效果良好,治疗费用低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刘伟昌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高血压高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对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体外培养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人VSMC,给予Hcy干预。5个不同浓度组Hcy分别为0、100、200、500、1000μmol/L,培养24 h,每个浓度设6个标本;同一浓度(1000μmol/L)分别培养0、6、12、24、48 h,每个时间设6个标本;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5个不同浓度和时间的细胞凋亡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凋亡率与Hcy干预浓度(0-1000μmol/L)和干预时间(0-48 h)存在直线相关关系(r分别为0.998、0.999,P〈0.01)。结论Hcy可以诱导人VSMC的凋亡,而且这一效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牛方清刘伟昌窦晋景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凋亡
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脂水平影响的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其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05,P<0.05)。治疗4周后,2组各血脂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确切,降脂效果好,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刘伟昌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老年冠心病血脂
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心衰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心衰患者中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89例心衰患者与50例健康查体者进行血浆NT-proBNP水平与hs-CRP水平定量检测,并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心衰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1,r=0.885)。结论:在心衰患者中,血浆hs-CRP升高的水平可以反映NT-proBNP的水平。
牛方清刘伟昌窦晋景
关键词: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心力衰竭
米力农联合大剂量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分析
2009年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大剂量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入选从2007年5月-2008年12月在邹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心衰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强心、利尿、扩血管、ACEI及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治疗。治疗组在ACEI、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扩血管治疗基础上,应用米力农50μg/kg iv,然后0.5μg.kg-1.min-1ivdrip qd,同时应用速尿400~600mg/d,每日2次静滴,7d为1疗程,观察30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大剂量速尿治疗难治性心衰短期效果明显,30d内再入院率更低。
牛方清刘伟昌赵刚
关键词:难治性心衰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药物干预效果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老年CHF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常规治疗组,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23例;B组(依那普利组,常规治疗+依那普利)23例;C组(美托洛尔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23例;D组(联合用药组,常规治疗+美托洛尔+依那普利)23例,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治疗3个月后,美托洛尔组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LVEDD、LVEDV明显低于美托洛尔组及依那普利组,而LVEF明显增高(P<0.01)。结论依那普利及美托洛尔双方不仅可以推迟左心室肥厚和重构,也可以改善预后。
赵刚刘伟昌李静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重构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