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丽娟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胎儿
  • 2篇滋养细胞
  • 2篇细胞
  • 1篇性别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荧光原位杂交...
  • 1篇原位
  • 1篇原位杂交
  • 1篇原位杂交技术
  • 1篇孕早期
  • 1篇杂交技术
  • 1篇绒毛
  • 1篇绒毛组织
  • 1篇生殖
  • 1篇生殖道
  • 1篇胎儿细胞
  • 1篇胎儿性别
  • 1篇蜕膜
  • 1篇蜕膜组织

机构

  • 4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省计划生...

作者

  • 4篇刘丽娟
  • 3篇黄冰玉
  • 3篇李守柔
  • 3篇胡静
  • 1篇孟建平
  • 1篇张华美
  • 1篇张爱臣
  • 1篇宋杰
  • 1篇崔满华
  • 1篇高玉莲

传媒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第五届全国优...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0
  • 1篇1991
  • 1篇199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早期诊断胎儿性别和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研究
18、21、X、Y等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最常见染色体异常,占染色体异常的95%以上.如能在孕早期产前诊断其上几种染色体的异常,孕早期适时终止妊娠,降低各种病残儿出生,同时,避免给孕妇带来身心的伤害.经宫颈冲洗...
张爱臣李守柔宋杰胡静刘丽娟黄冰玉
关键词:原位杂交技术滋养细胞胎儿性别
文献传递
宫内节育器引起子宫出血原因的研究
1991年
对61例置器组及14例正常对照组的子宫内膜进行光镜、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的观察;并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子宫内膜组织的纤溶活性、上皮细胞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糖原含量的变化,探索子宫出血的原因。发现:IUD可引起子宫内膜表面立体结构及内膜超微结构的改变,上皮细胞变性,内膜浅层血管内皮细胞变性、甚至断裂形成裂缝,但无凝血现象;血管充血,且密度增加,内膜间质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内膜纤溶活性增强;增生期内膜上皮细胞酸性磷酶活性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减弱;分泌期内膜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减少且在腺体间的分布不均。以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置器后异常的子宫出血。
张华美李守柔刘丽娟黄冰玉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子宫出血
绒毛组织中腺苷脱氨酶活性的测定
1990年
为早孕产前诊断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缺陷病,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117例健康妇女人工流产绒毛组织中的ADA活性,Ⅰ,Ⅱ,Ⅲ级绒毛的酶活性分别为461.59+151.41,205.5+79.94,220.5+71.35(nMol/mg pro/hr),其中Ⅰ级绒毛的酶活性明显高于Ⅱ,Ⅲ级绒毛(P<0.05)。对该酶的有关动力学指标的研究表明,其Km值为12.74+0.32uM,最大反应速度是在第8分钟。由于该法简便,快速,所以为产前诊断ADA缺陷病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及数据。
孟建平凌晓阳郭秀珍单凤玺刘丽娟胡静杨宁
关键词:绒毛组织腺苷脱氨酶DEAMINASEADENOSINE蜕膜组织酶活性测定
孕早期套管拭子法经生殖道获取胎儿细胞产前诊断的研究
崔满华高玉莲黄冰玉李守柔胡静刘丽娟
“孕早期套管拭子经生殖道获取胎儿细胞产前诊断的研究”主要通过套管拭子的研制、经生殖道获取胎儿细胞最佳部位和最佳时机的选择、对获取的细胞性质的鉴定及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探索之后,用于临床有性连锁遗传病家...
关键词:
关键词:产前诊断滋养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