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君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重大招标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9篇耐药
  • 27篇儿童
  • 17篇耐药性
  • 15篇球菌
  • 12篇沙门菌
  • 10篇基因
  • 8篇鼠伤寒
  • 8篇葡萄球菌
  • 7篇金黄色葡萄球...
  • 7篇黄色葡萄球菌
  • 6篇药性分析
  • 6篇伤寒沙门菌
  • 6篇鼠伤寒沙门菌
  • 6篇耐药性分析
  • 5篇药物
  • 5篇耐药基因
  • 5篇菌属
  • 5篇抗菌
  • 5篇分离株
  • 4篇临床分离株

机构

  • 44篇江西省儿童医...
  • 6篇南昌大学
  • 4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黔南民族医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45篇余晓君
  • 16篇段荣
  • 16篇陈强
  • 11篇柯江维
  • 8篇黄凯
  • 7篇王晔
  • 7篇朱春晖
  • 6篇周红平
  • 6篇彭焰
  • 6篇李岚
  • 6篇杨智辉
  • 5篇刘建梅
  • 4篇贾坤如
  • 4篇熊建球
  • 4篇胡晓彦
  • 4篇李红
  • 4篇吴春雪
  • 4篇胡龙华
  • 4篇周艳
  • 3篇周树平

传媒

  • 10篇实验与检验医...
  • 4篇江西医学检验
  • 4篇江西医药
  • 3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全国抗菌药物...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6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分析60例经临床及血培养证实为小儿重症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感染病案,其中金葡菌肺炎48例,脑膜炎5例,心内膜炎3例及单纯败血症4例。
杨智辉余晓君袁芹彭焰
关键词: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
鲍曼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儿童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的耐药特征,以便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依据当年度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抗菌药物的敏感性,WHONET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2017年共分离获得105株鲍曼不动杆菌,以血液标本为主(67株,63.8%),其次为痰液标本(19株,18.1%);大部分菌株分离自ICU病区(43株,40.9%),其次分别为肾内科和血液科(均为9株,8.6%),四年来平均耐药率最高药物依次为四环素39.0%、哌拉西林34.0%、头孢他啶33.3%、头孢吡肟32.4%、头孢噻肟31.4%、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7.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26.7%、左氧氟沙星20.0%、阿米卡星16.2%。且四年间多重耐药菌株比例以2015年最高达38.1%。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易引起院内感染,多重耐药株用药困难、病死率高,须引起临床重视。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利于延缓耐药株的产生及蔓延。
杜琴吴猛贤王晔黄凯余晓君柯江维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儿童
儿童血培养382株葡萄球菌的测定及耐药分析
2000年
段荣彭焰余晓君
关键词:儿童血培养葡萄球菌耐药性抗生素
儿童与成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携带PVL基因状况比较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从儿童或成人中分离获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菌株携带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的差异。方法分别对66株从儿童中及76株成人中分离获得的金葡菌菌株采用多重PCR,检测金葡菌16SrRNA基因、PVL基因和甲氧西林耐药决定分子A(mecA)基因;并同时检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的葡萄球菌盒式染色体mec(SCCmec)基因型及亚型。结果在66株从儿童分离的金葡菌株中,共检出7株mecA基因阳性,MRSA 7/66(占10.6%);而在76株从成人分离的菌株中,共检出39株mecA基因阳性,MRSA 39/76(占51.3%),成人菌株MRSA发生率显著高于儿童(χ2=26.73,P<0.01)。从儿童或成人中分离的金葡菌菌株PVL基因携带率分别为31/66(占47.0%)和6/76(占7.9%);从儿童或成人中分离的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MSSA)的PVL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9/59(占49.2%)和2/37(占5.4%),儿童与成人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从儿童中分离的2株携带PVL基因的MRSA菌株都属于SCCmecⅣ型,从成人中分离的4株携带PVL基因的MRSA菌株中,SCCmecⅠ型、Ⅱ型各1株,SCCmecⅢ型2株。结论从儿童中分离的金葡菌株携带PVL基因阳性率较成人高,携带PVL基因以MSSA菌株为主。
胡龙华熊建球周信云余晓君贾坤如胡晓彦章白苓桂炳东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人儿童PVL基因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细菌类型及其耐药情况观察被引量:3
2000年
陈强段荣刘建梅杨智辉余晓君彭焰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
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氨苄青霉素耐药基因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儿童流感嗜血杆菌(HI)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状况,并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对儿童痰标本及咽拭子中分离的55株HI菌株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TEM-1、ROB-1的编码基因,并进行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分离的55株HI有17株产生β-内酰胺酶,并对氨苄青霉素耐药,耐药率30.9%。未发现β-内酰胺酶阴性而对氨苄青霉素耐药的菌株。PCR法检测产酶HI中β-内酰胺酶基因TEM-1阳性率为100%,不产酶HI中无TEM-1阳性者。在32株菌株(17株产酶菌和15株不产酶菌)中未检测到ROB-1基因。结论流感嗜血杆菌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主要由质粒介导的TEM-1型β-内酰胺酶所致。
陈强余晓君周红平刘建梅杨智辉段荣张小玲章高平李岚朱晓华
关键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氨苄青霉素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
2012年至2019年肺炎克雷伯菌儿童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江西地区8年间儿童患者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预防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江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688株肺炎克雷伯菌,使用Whonet 5.6软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及对其临床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88株肺炎克雷伯菌在2012年至2019年各年度革兰阴性菌中的平均比例为6.2%,主要分离自外科病房(32.1%)、重症监护病房(19.6%)和新生儿病房(13.2%),以血液(46.5%)标本为主;产ESBLs株阳性检出率及耐碳青霉烯类菌株检出率分别为56.7%和21.8%。肺炎克雷伯菌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平均维持在50%以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高达54%;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出现明显变化,2012年至2014年耐药率在10.6%~19.5%波动,2015年出现明显上升,且2015年至2017年保持高水平耐药率在40.8%~46.3%。对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7.7%、7.7%和41.7%。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对常见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性。结论江西地区儿童患者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离率较高,8年间,耐药率发生较大幅度增加,菌株越来越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耐药情况严重,且CRKP检出率较高,应加强儿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院感防控。
周艳周树平彭军闵亮段荣余晓君柯江维
关键词:儿童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医院感染
2019—2023年江西省儿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江西省儿童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送检标本进行分离和培养,并对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采用BD Phoenix100MIC法结合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分离出941株铜绿假单胞菌,2019—2023年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为155、155、228、223、180株,其检出率分别为2.98%、3.26%、4.15%、4.27%、3.71%。分离菌株数量最多的科室是普外科,共分离715株(75.98%);标本来源以脓液为主,共499株(53.03%)。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对氨曲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平稳,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整体呈下降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儿童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本文了解其临床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最新的耐药性资料,以便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
梁振山杜琴应蕾王晔黄凯余晓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儿童
儿童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流行趋势及耐药变迁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儿童分离株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常规方法进行菌株分离,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依据当年度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标准判断抗菌药物的敏感性,WHONET 5.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至2018年共分离获得铜绿假单胞菌319株,药物耐药率较2000年至2001年相比,头孢他啶耐药率下降达47.2%,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耐药率下降在10%左右。2015-2018四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平均为14.1%。结论近年来我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明显下降;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可作为临床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王晔杜琴黄凯余晓君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儿童亚胺培南
侵袭性感染婴儿的B群链球菌血清学分布及相关耐药基因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侵袭性感染婴儿的B群链球菌(GBS)菌株血清学分布特点、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2017至2021年江西省儿童医院患儿无菌部位分离获得的GBS菌株。采用Phoneix-100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对菌株进行鉴定及抗菌药物最低抑菌浓度检测(MIC);D试验检测菌株对红霉素的耐药表型;普通PCR方法检测菌株的荚膜血清型及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基因。结果62株B群链球菌共检出4种荚膜血清型(Ⅰa、Ⅰb、Ⅲ、Ⅴ),以Ⅲ型最常见(51.6%),其次为Ⅰb型(33.6%)、Ⅰa型(12.9%)及Ⅴ型(1.6%)。GBS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3.9%、80.6%、69.4%和17.7%。红霉素耐药菌株ermB检出率最高(86.5%),Ⅰb型均为cMLSB耐药表型,均携带ermB、tetO基因。结论本地区婴儿GBS侵袭性感染以Ⅲ和Ⅰb型为主,不同血清型GBS菌株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Ⅰb和Ⅲ型较Ⅰa型表现出更高的耐药性。部分血清型与耐药基因呈明显相关性。
杜琴吴猛贤施桥发余晓君刘发娣柯江维
关键词:婴儿B群链球菌侵袭性感染血清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