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能源
  • 7篇石油
  • 5篇能源转型
  • 4篇业绩
  • 4篇营业
  • 4篇经营业绩
  • 3篇低碳
  • 3篇天然气
  • 3篇资本
  • 2篇低碳转型
  • 2篇低油价
  • 2篇新能源
  • 2篇一体化
  • 2篇油价
  • 2篇排名
  • 2篇情报
  • 2篇周刊
  • 2篇资产
  • 2篇公司经营状况
  • 2篇公司排名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寰球工程...
  • 1篇华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北京石油机械...
  • 1篇中国石油工程...
  • 1篇中国石油国际...

作者

  • 24篇余岭
  • 4篇刘月洋
  • 4篇熊靓
  • 3篇吴谋远
  • 2篇殷冬青
  • 2篇林晓红
  • 2篇谢薇
  • 1篇杨烁
  • 1篇史卜庆
  • 1篇何春蕾
  • 1篇刘畅
  • 1篇郜峰
  • 1篇薛源
  • 1篇任重远
  • 1篇张章
  • 1篇康煜
  • 1篇赵国平
  • 1篇于晗
  • 1篇程健
  • 1篇安欣

传媒

  • 22篇国际石油经济
  • 2篇石油科技论坛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外石油公司能源转型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被引量:14
2022年
在油价回升和转型压力加大的双重影响下,国外石油公司转型战略和发展策略呈现与以往不同的特点和趋势。国家气候政策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首要因素,投资者是石油公司能源转型重要的内部推动因素,非政府环保组织是推动石油公司转型的重要外部因素,能源供给端和消费端变革是能源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方向指引。国际大石油公司是能源转型的引领者,但是不同类型的石油公司在转型战略和策略的选择上差异较大。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全业务链进行低碳化、零碳化变革和负碳化创新,国家石油公司多数仍是能源转型的跟随者和观望者。中国石油公司面临不同的转型环境,既要借鉴国外石油公司的经验,也要理性看待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之路。针对中国石油企业降碳减排面临的实际困难,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关键引导作用。石油企业应结合国内和国际减碳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计划。
余岭李春烁唐旭伟黄映嘉夏初阳
关键词:能源转型转型动因低碳化
国际油服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及思考被引量:6
2021年
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和哈里伯顿等国际油服公司积极求变、主动作为,纷纷确立新的战略定位和减排目标,在做强做优传统油服技术的基础上,将新能源业务领域作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坚持"技术为王"理念,逐步由传统油服公司向能源科技型公司转型发展。各公司坚信石油和天然气将继续在满足全球能源需求方面发挥必要作用,一方面推广高效能低排放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提供传统油气业务减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积极布局新能源前沿技术,加速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打造转型发展"双引擎"。从公司组织着手,三大油服公司利用技术优势,成立专门部门,在传统油服业务外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整合现有业务,变更组织架构,在公司业务部门中增加新能源业务开发职能。转型发展方式包括:在传统油气技术服务领域对高效低碳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在传统优势技术领域联合其他公司"深耕细作";在新业务领域实行"拿来主义",快速进入市场。
范旭强陈明卓余岭
关键词: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减排目标
国际大石油公司新型合资合作模式探析及启示
2025年
战略型合资企业正在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促进业务快速增长的新型合资合作模式。自2021年以来,战略型合资企业合作模式由油气上游拓展至新能源业务,成为国际大石油公司探索新能源业务商业化发展新模式,并正在改变着能源行业的竞争格局。以国际大石油公司典型案例为基础,分析其建立上游战略型合资企业和新能源战略型合资企业的特点,以及建立战略型合资企业可能存在的风险。建议中国石油企业一是优先选择在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战略性区域采用战略型合资企业模式;二是加强在技术引进、运营体系等方面的合作创新;三是充分发挥战略型合资企业独立运营的灵活性和适应当地市场环境变化的敏捷能力,母公司根据合资公司的发展情况灵活调整管控强度。
张建立赵益康余岭任重远李苏晓
关键词:商业模式
2016年主要国家石油公司经营状况与战略动向被引量:2
2017年
2016年国际油价继续低位震荡,全年呈前低后高走势,国家石油公司经营状况有所好转。2016年多数国家石油公司油气生产仍能保持稳定增长,虽然公司收入持续下降,但净利润明显改善,投资持续大幅下降。为适应低油价新常态,部分国家石油公司缩减资本支出预算,运用裁员、优化生产等多种手段降低成本,利用市场化、私有化等多种方式在资本市场融资,还有一些国家石油公司结合自身情况,改革公司体制,调整股权结构,积极探索新的盈利发展模式。
余岭熊靓曹仁波于晗安欣
关键词:低油价
中国石油海外项目共享管理模式实践——兼议跨国石油企业共享管理模式被引量:5
2014年
介绍中国石油PK公司和印尼公司共享管理模式及运营实践,探索跨国石油公司共享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基本框架和关键要素。认为中国石油在海外的项目管理仍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管理创新,在探索基本运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详细化的设计和研究,建立合规、管控有效和"谁受益、谁付费"的国际化、市场化运营管理思想,树立"管理过程创效"的新思维。
戴瑞祥余岭袁亚骞
关键词:中国石油共享管理管控模式
能源转型背景下国际大石油公司技术支持体系运营管理新趋势被引量:2
2021年
近年来为了积极推动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目标的实现,国际大石油公司更加注重发展低碳、清洁能源技术,加速油气全产业链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升级,以优化公司资产组合、变革组织结构、持续降低生产成本.它们建立层次清晰、各有侧重的全球技术支持机构;采用差异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强调技术支持集约共享;实施全球技术研发、支持和商务筹划一体化运作模式,实现技术服务创效;不断创新跨界合作模式和新技术培育机制,引领公司新领域和新业务的拓展方向;配套建立完善的业绩考核和人员管理机制,保证技术支持体系与公司战略方向一致.借鉴国际大石油公司全球技术支持体系运营管理模式和发展新趋势,建议中国石油公司构建分层分类且权责明晰的技术支持体系;技术支持模式以用户为导向,注重效益优先;构建全球网络化技术研发和支持平台;注重技术与商务一体化,提供全方位多途径的配套支持.
余岭陈雷彭正新夏初阳黄映嘉
关键词:能源转型技术创新
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2016年世界50家最大石油公司排名
2017年
2016年11月21日,美国《石油情报周刊》(简称PIW)公布了2016年世界50家最大石油公司综合排名(见表1),这是该刊连续第30年公布这一排名。
余岭张章
关键词:情报
我国需加快推行天然气热值计量计价改革被引量:16
2018年
按热值计价是国际天然气市场的通行做法。我国对天然气实行以体积计量为主的计价方式,存在多种问题:经济上显失公平,不利于天然气市场价格形成;掺混空气或氮气作假危害大,不利于天然气推广使用;不同品质天然气入网难,不利于推进油气管网公平开放。按体积计量计价的方式严重阻碍我国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在油气行业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的环境下,亟需加快实施天然气按热值计量与计价改革。当前我国已经具备实施天然气以热值计价的现实基础。在推行这一改革过程中,应加快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建立有效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方式;制定改革时间表,分类实施,逐步推进。
吴谋远殷冬青何春蕾余岭谢薇刘畅
关键词:天然气计量
资源国家石油公司发展近况被引量:2
2012年
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NOC)资源优势非常明显。2011年,在国际油价高位震荡、国际油气需求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资源国NOC的公司收入普遍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资源国NOC重视上游产能建设,普遍制定了开发本国油气资源的多阶段计划;加快发展天然气,结合自身情况设立开发项目;在增加投资开发传统油气资源的同时开始注重非常规资源的开发;进一步重视发展下游业务、延伸产业链,注重培育高附加值业务和开展多样化的国际合作;资源国NOC在进一步加强与IOC合作的同时,与NOC之间的合作日趋频繁。
余岭杨烁
关键词:国际油气合作产能建设天然气
新时期国际大石油公司价值增长的战略举措被引量:3
2019年
随着近期国际油价回暖,国际大石油公司以价值增长为核心,在坚持已有的降本增效手段之外,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战略举措.通过增加油气产量、化工品产量以及新能源业务,实现公司有效益的增储上产和可持续发展;通过降本增效,优化资产组合,提高运营效率和质量;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智能化应用,实现驱动模式的转换,开辟新的创效空间;通过大力推进共享、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国际大石油公司实现价值增长的典型做法值得国内石油公司借鉴.
吴谋远殷冬青林晓红刘月洋余岭
关键词:降本增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