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乾伟

作品数:24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白酒
  • 5篇发酵
  • 4篇酿酒
  • 4篇酿造
  • 3篇多粮型
  • 3篇饲料
  • 3篇酒糟
  • 3篇果酒
  • 2篇森林生态
  • 2篇生产工艺
  • 2篇生态
  • 2篇生态特征
  • 2篇生态特征研究
  • 2篇酿造方法
  • 2篇浓香
  • 2篇枇杷酒
  • 2篇微波处理
  • 2篇香型
  • 2篇木霉
  • 2篇窖泥

机构

  • 24篇四川省食品发...
  • 3篇四川远鸿小角...

作者

  • 24篇余乾伟
  • 9篇谢邦祥
  • 9篇张翼
  • 7篇黄情饮
  • 6篇王超凯
  • 6篇张磊
  • 6篇胡靖
  • 6篇何斌
  • 5篇刘念
  • 5篇刘义会
  • 5篇彭奎
  • 5篇潘建军
  • 4篇常少健
  • 4篇张颖
  • 4篇蔡海燕
  • 2篇郭杰
  • 2篇余航
  • 2篇杜鹏程
  • 1篇李国红

传媒

  • 7篇酿酒科技
  • 4篇食品与发酵科...
  • 2篇四川食品与发...
  • 1篇广州食品工业...
  • 1篇食品机械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1990
  • 1篇198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角楼“森林生态酒”酿酒生态特征研究(二)——“森林生态酒”的工艺特色被引量:1
2020年
小角楼优质的水源、粮食、大曲、窖泥与独特的“6938”工艺的运用,良好的生态系统,成就了“森林生态酒”浓郁的地域特色。
杜鹏程彭奎余乾伟余乾伟潘建军周成俊潘建军张磊陈名辉王超凯张磊
关键词:酿酒工艺生态特征
再论浓香多粮型白酒的生产被引量:5
2003年
浓香多粮型酒的生产工艺特点为:发酵期长,酸高,淀粉高,水分、温度、糠壳适当。浓香多粮白酒充分发挥了各种酿酒原料的优势,为香、浓、甜、净、爽、味觉层次全面地提供了物质基础。以其特制的包包曲作糖化发酵剂,使酒体带有陈味,更加突出了主体香,酒体也更丰满;沸点量水有利于糖化,并可抑制杂菌,这也是乳酸乙酯含量比单粮型低的原因之一。(丹妮)
余乾伟
关键词:浓香型白酒多粮型生产工艺包包曲
一种用于馥郁香型白酒窖池的挂窖盒及挂窖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馥郁香型白酒窖池的挂窖盒,所述挂窖盒为一端开口且空心设置的直四棱柱体,所述开口位于挂窖盒的任意一个侧面;所述挂窖盒的两个底面分别设有与下一个挂窖盒相互配合的限位件,所述挂窖盒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本...
蔡海燕刘义会常少健李觅孙中理余航张磊彭奎王超凯张颖黄裕隆刘念潘建军余乾伟
“天时、地利、人和”与酿酒被引量:3
2013年
"天时、地利、人和"对于酿酒来说十分重要,其中"天时"即是强调季节、时效与气候等因素对于酿酒过程,如制曲、酒醅堆积发酵、基酒贮存等的影响;"地利"则是强调地势相关因素,如原料、水质等对于酿酒的影响;"人和"则重点说明人作为酿酒过程的具体操作者,在工艺的采用、设备的选择、酒体设计勾调等方面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只有协调处理好"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间的关系,才能酿造出优质白酒。(晓文)
余乾伟
关键词:天时酿酒
一种干型枇杷酒及其酿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型枇杷酒的酿造方法,该方法利用Saccaromyces cerevisiae和Lactobacillus buchneri对洗净去梗去核的枇杷进行第一步发酵和第二级发酵,第一级发酵温度为18‑21℃,发...
谢邦祥何斌胡靖余乾伟黄情饮张翼
文献传递
蔬菜饮料的研制与开发被引量:2
1990年
由于饮食科学的发展进步,取自动植物的各种浸汁制品得到开发,这些浸汁具有天然食品的风味和保健性,因而其用途不断扩大。蔬菜汁的出现为蔬菜今后加工技术开辟了一条新路。美国、西欧和日本都生产蔬菜汁制品,并已订出蕃茄汁和混合蔬菜汁国际标准。蔬菜汁含有丰富的营养,来源于自然,是婴幼儿和病人优选营养品;另一方面。
余乾伟
关键词:蔬菜饮料饮料
多粮型酒在川西的生产与实践被引量:7
2002年
多粮型酒以高粱、小麦、玉米、大米、糯米为原料 ,其配比分别为37 % ,15 % ,8 % ,21 %和19 % ,用曲量24% ,辅料糠壳用量20 %左右 ,入窖温度17~18℃ ,顶火温度32~40℃ ,入窖淀粉冬春20 %~22 % ,夏季18 %~20% ;入窖酸度冬春1.7以下 ,夏季2.4以下 ,60度酒平均出酒率41.5% ,优级品率50 %。其理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 ,多粮型酒的酸酯醛醇含量均较单粮型高 ,发酵时间85天左右 ,较单粮型60天长 ,出酒率亦高5 %。但综合成本较单粮型高1000元/t以上。(庞晓)
余乾伟陈志俊何伯军
关键词:白酒多粮型生产方法
生料酿酒技术刍议被引量:4
2002年
针对生料酿酒迅速普及,指出在宣传发展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对其几个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余乾伟
关键词:生料酿酒白酒
一种果酒调味酒调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酒调味酒调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各类调味酒预先加入若干高位调味酒添加器中;S2、确认整个调配系统已在上一轮调味酒添加操作中使用纯水冲洗干净;S3、从成品果酒罐阀阵将待添加调味酒的成品果酒输入至高...
张磊彭奎孙中理刘义会张颖余乾伟黄情饮张翼王超凯陈心雨胡兴望刘念谢邦祥常少健蔡海燕
文献传递
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升级 再续“十二五”酒业宏图
2011年
总结酿酒产业"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体现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按照酒业"十二五"规划的要求,通过技术进步与创新,进一步提升产业升级。
余乾伟
关键词:技术创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