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勇
- 作品数:48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病理实验室的空气污染及防护
- 本文分析了病理实验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防护措施,指出甲醛和二甲苯释放的有毒气体是主要的污染源,应做好防护。组织取材和痰分泌物处理时,要防止病毒性肝炎和结核菌的感染。
- 肖同浩任勇陈寿松陈昕薇梁励玮
- 关键词:病理实验室空气污染
-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叶丽姿乐岭任勇
- 大肠腺瘤及腺癌细胞凋亡与p53和bcl-2的表达被引量:5
- 2005年
- 目的探讨大肠粘膜癌变中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特征以及凋亡相关调控基因的表达。方法对60例大肠腺瘤.癌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P法检测PCNA增殖指数(proliferativeindex,PI)及bcl-2和p53蛋白的表达。另选大肠高分化腺癌和正常粘膜20例作为对照检测。结果①正常粘膜、腺瘤和腺癌的p53蛋白表达率为5%、33.3%和70%。三组间有显著的差异(P均<0.05)。②正常粘膜、腺瘤和腺癌的bcl-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15%、70%和65%.腺瘤和腺癌组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腺瘤与腺癌组间差异不显著(P均>0.05)。③大肠腺瘤和腺癌细胞的凋亡指数(AI)均高于正常粘膜(P均<0.01),bel-2和p53蛋白的表达率与细胞AI呈显著负相关(r_(?)=-0.66,r_(?)=-0.62)。结论凋亡和增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上述指标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早期判断人肠腺瘤癌变的重要参考指标。
- 任勇仲召阳陈寿松彭正银齐曼丽
- 关键词:大肠肿瘤细胞凋亡P53蛋白BCL-2蛋白
- 乳腺原发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 2002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为女性,39岁.左侧乳腺无痛、进行性增大包块三个月.左侧乳头外侧触及一质硬、境界较清肿块,直径约5cm包块,可触及腋窝淋巴结.行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 涂片见大量异型性明显的梭形、肥胖形瘤细胞,报告左侧乳腺恶性肿瘤,建议手术切除以明确诊断.后行左侧乳房改良根治性切除.
- 任勇陈寿松齐曼丽霍铮
- 关键词:乳腺肿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理解剖
- 冰冻切片病理申请单的规范书写与医疗安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冰冻切片病理申请单的填写状况,提高病案管理质量和医疗安全。方法通过检查1998年11月~2008年11月对某病理科冰冻切片病理申请单3816份,发现存在问题。结果有294份冰冻切片病理申请单不合格,不合格率为7.7%。结论冰冻切片病理申请单书写是否完善、规范,直接与病案质量和医疗安全有关。
- 肖同浩任勇陈昕薇梁励玮
- 关键词:病案质量
- 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肺癌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15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59例淋巴结转移灶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CR4表达。结果CXCR4在52.2%(60/115)肺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仅2例表达(10.0%)。59例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CXCR4高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4.7%(50/59)和83.1%(49/59),两部位CXCR4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而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CXCR4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4在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具有较高的同源性。CXCR4的表达对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非手术治疗选择靶点具有指导价值。
- 肖同浩任勇陈昕薇梁励伟
-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CXCR4肺肿瘤淋巴结转移
- 乳腺肿块63例可疑癌的针吸细胞学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探讨乳腺肿块细针针吸细胞学(FNAC)检查中可疑癌的诊断与临床病理关系。方法 总结1115例乳腺肿块FNAC检查中63例可疑癌的诊断标准及特点。结果 1115例乳腺肿块FNAC检查中,有328例获病理组织学对照,FNAC总正确率96.3%,总误诊率3.7%,假阴性率4.8%,潜在假阳性率1.7%。63例可疑癌占乳腺肿块的5.7%(63/1 115),正确率96.8%(61/63),误诊率3.2%(2/63)。结论 FNAC对可疑乳腺癌有较高确诊率。63例可疑癌中大多数为乳腺癌,良性病变少。
- 齐曼丽陈寿松任勇
- 关键词: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病理乳腺癌
- 额部硬化萎缩性苔藓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患者男,20岁。因右额部出现白色斑片半年,于2008年9月来我科就诊。半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右侧前额出现白色斑疹,无痒痛感,未予诊治。皮损缓慢增大,呈钱币状,并于表面出现黑色点状物.触摸有粗糙感。既往体健,否认有局部外伤史,家族史无特殊。
- 杨斌晏洪波吴宁余君贤任勇
- 关键词:苔藓萎缩性硬化性
- 增殖性红斑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47岁。因龟头反复出现红斑、鳞屑6年,于2010年3月16日来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龟头出现甲盖大红斑,轻度脱屑,瘙痒。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包皮龟头炎”,予抗过敏、抗真菌药物类外用治疗,瘙痒可缓解,但皮疹不消退,
- 余君贤杨斌吴宁晏洪波任勇
- 关键词:增殖性红斑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附10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及光镜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临床上以颅内压高为主要症状。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单一、异型、围绕血管呈套袖样排列,无滤泡形成。免疫组化:LCA,CD20或CD43阳性,CK,GFAP阴性,提示多为B细胞性。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需与其他颅内小圆形细胞肿瘤鉴别,光镜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可以确诊。
- 彭正银陈寿松肖同浩任勇陈昕薇
- 关键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理学检查光镜免疫组织化学